孙劲松:《金刚经》的福德观
发布时间:2024-10-03 02:21:35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金刚经》的福德观
◎孙劲松 香港佛教联合会
《金刚经》在中国佛教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很多善男信女都把《金刚经》作为日常功课,每日诵读。经中反复声言“受持读诵”此经的功德广大无边,一些信众认为读《金刚经》福报很大,可以保佑家人平安等等。那么,《金刚经》的福德观究竟是甚么样的呢?
一、佛教对于众生本性与福德的根本认识
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以真心为本、皆具如来智慧德藏,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我们可以用是否证得真心将众生分为迷、悟二界,迷界是未悟之凡夫所住之世界,包含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及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而悟明真心的众生则入悟界,即三界而超三界,在唯识五位中包含见道位、修习位的菩萨与究竟位的佛,五代时期的高僧永明延寿在《宗镜录自序》中云:“唯一真心,达之名见道之人,昧之号生死之始。”
在佛教看来,凡夫众生在无量劫以来迷失真心,造作诸善恶等业,轮回六道、流浪生死、处于烦恼大苦海中。而佛教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能够找到自己的真心、本来面目,并转依真心自性清凈性,自觉觉他,以六度万行广利众生,直至觉行圆满,无有止境。
而寻找真心的方法无外乎福、慧二业。发明本心、体达智慧之业,称为智业,而以此求得“智慧”、发明“本心”为目的的功德业称为福业,两者相辅相成。也就是说,祇有以证得真心实相为宗旨的种种善行才能成为“福德”,这也就是《金刚经》中所说的“福德性”,是“真福德”。那些凡夫众生以一般人认识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上一生行善、下一生富贵”等观点所行的有相布施,被称为有漏福德,祇能得到人天福报,不能脱离六道轮回。永明延寿在《万善同归集》卷中云:“不为助道但求福门,似箭射空如人入暗,果招生灭宁越心尘。……或是贪利供养,嗔心持戒,憍慢作福,胜他布施,无殷重心,非广大意。若如是行,难招凈业,不可错会圣意,断自凡情,起断灭心,灭菩提种。”
二、《金刚经》中对人天有漏福德与“福德性、真福德”的对比
1、真福德远胜有漏福德
在《金刚经》中,多次强调了真正以证得真心为宗旨的真福德(福德性)要大大的优越于人天福德。如《经》云: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在这一段经文中,提出了“福德性”的概念,意在区别人天有漏福德与以发明本心、自觉觉他为目的之“真福德”。《经》中反复强调了用无量无边的珍宝布施的人所得之福德不如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大。因为他们种下的是有漏之因,祇能在当世或来世得人天福报之果。而《金刚经》中论述的正是觉悟真心之法,真正的发心受持读诵此《经》,就具备了“真福德”、“福德性”,为了寻觅真心本来面目、寻得般若智慧而种下正因,或当世、或后世,终究会萌发菩提之果,破除无明,契入真心。
2、真福德相对于有漏福德是“质的转变”而非“量的增加”
《金刚经》云:“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凈,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此处明确地指出了真福德(功德)的成就即是通过受持读诵此经而信受真心本性清凈,证得真心实相,而非一般的人天福报。《金刚经》所论述的真福德比之于人天有漏福德殊胜,是从质变的角度来说的,不是从量变的角度来说的。是说真福德的菩提种子可以长出菩提果,不是说读诵受持此经者的人天福报比布施无量珍宝的人还大。很多善男信女看到《金刚经》中所述读诵受持经中的一四句偈语,其福德胜于无量无边的珍宝布施,就以为读诵《金刚经》可以保佑平安、可以升官发财得富贵等等,这是一个误解。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想得到人天福报,还是多种世间善业、修路搭桥、布施服务,以期将来善有善报。祇是念诵经典,不能依经信受、行持、觉悟,并想以此求得人间富贵,这无异于缘木求鱼。《金刚经》云:“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那些沉溺于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乐于行有漏福德、人天福报等小法的人,是不能听受读诵《金刚经》的,即使是拿到了书本,照着背诵,也不是信受和行持《金刚经》,不明白“福德性”,也得不到真正的福德。若想获得出世间智慧的真福报,就要真正的受持读诵《金刚经》,不在乎世间得失,发心亲证真如,使自己能上契诸佛本妙觉心,不与六道同一悲仰。
当然,读诵受持《金刚经》也并非与世间福报毫无关系,若能在真正信受佛道、发愿行菩萨道之后,受持者自然胸襟开阔、世间善行自然流布,世间的人天福报也会如影随形。《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句就指出了真正信受、行持此经的人,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世俗果报、消除堕恶道的罪业,进一步还可获证菩提。但这一果报是无心得之,并非有意求来。
三、要行无住相布施,方具备真福德
1、相似真福德与真福德
以迥向菩提、发明真心为旨归的真福德,也可以分为“相似真福德”与“真福德”,对那些刚发心信受佛道的众生,虽然努力想要做到不住一相的布施,但是由于还没有亲证“真心”无住相的体性,是不可能完全达到这个境界的,其祇能依照想像去“无住相”,最终还是落于相。但是,由于其发心纯正,还是可以逐步淡化贪欲,可以作为助道的福德资粮。当其亲证自心的无分别、不住相的体性以后,转依自心清凈性,广行布施而无住于相,这就进入了真福德之门,也就是《金刚经》反复强调的“无住相布施”了。
2、真心的体证是具备真福德的关键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其真心应无所住而生”。真心是含藏万法,于一切现象界和合而存在的,大乘经典常用“波”与“水”来比附真心与万法的关系,波有起伏流动,有大有小、有生有灭、有增有减,但是其本体“水”并没有增减、也没有生灭。水是波之根本,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水”与有生有灭、有增有减的波是和合并存的。
真心既然含藏万法,它就必定没有任何一个对立面,也就不会住于任何一处。证得菩提的众生,在明瞭自性清凈、真心无住、真心离一切诸相的道理之后,转依真心自性的清凈性,反复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之心行于财布施、身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无畏布施,一般理解为让众生远离畏惧的心理,其深层含义则是帮助众生“依般若波罗蜜多”,达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的觉悟境界)等等,在反复不断的救护众生的实践中,广行六度,从理的体证达到事上的圆满,八万细行逐渐具足,逐步提高觉悟的境界,这就是真布施与真福德。
3、真福德源于无住相布施
《金刚经》反复强调菩萨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而行于布施,祇有这样才有真的福德。经云: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由此可见,菩萨要以契合真心体性的无住相的方式行菩萨道,其行为可以增进菩提,就是真福德。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与真心的体性相违背,落于凡夫的布施行善境地,就是有漏的人天福报,也就不具备“真福德”。
在《金刚经》的最后,如来又反复强调,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此《经》的正确方法与福德。经云:“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指出,行法布施,为人演说的关键是甚么呢?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就是读经的人要体证《经》中所阐明的真心如如不动,离动静二相的体性,因为一切有相的有为法本来就是有生有灭、如梦幻泡影的虚妄法,本无一相可得。在明瞭不取于相的真义之后,依此真心的体性,将有为作无为,自然而然为众生行法布施,就可以积累助道的真福德。
4、福德本无,菩萨不受福德
真心的本性既然是无住的,一切现象界的万法并无实在的体性,那么福德也是无相,若对福德有执着之心,就与真心无住之体性相悖,就没有体证真心,其福德也就沦为人天有漏福德,不能成为“助道”的真福德。所以,祇有依无挂碍本心之体性,体认福德本无,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这样就可以积累增益菩提之“福德”。所以,经云:“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5、福慧不二福慧相辅相成
在《金刚经》中的“福德”是依亲证真心的菩提智慧所发起的“行”,两者的关系是一种体用关系,即体即用,和合不二、相辅相成。在菩提智慧的引导下,福德之行可达到不住相布施等的真福德境界;而真福德的八万细行又可以逐步深化菩提智慧。大乘佛教认为,证悟自心祇是明白自性清凈而又为烦恼所染,烦恼菩提不二,其后仍需要生生世世广修六度万行,断尽烦恼、所知二障随眠,圆满具足一切种智的智慧功德。此即《经》中所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近年来,以求财、求贵、获取人天福报为目的的佛教信仰者有增多的趋势,期望以求利、求福之心读《金刚经》等佛经、办法会获得广大福德,这明显误解了《金刚经》的福德观,从根本上偏离了佛教的教育目的,这也是笔者不揣冒昧,撰写这篇小文的一个原因。敬请诸方贤达批评指正!■
撰文孙劲松 香港佛教联合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