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 盛衰三多

发布时间:2024-12-23 02:21:19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三牲”式建筑被搬上楼顶?  ●绣楼如何束缚大户***春心?  ●五间九架的过厅有什么讲究?
  “满室祥光凝五福,一堂瑞气庆三多。”这是太谷三多堂内,如今尚存的楹联之一。三多堂,取意“多子多福多寿”,可谓处处图吉祥,事事求顺意,但这座历经24代人、记录了太谷曹家历史的大院,在历尽繁华之后,还是于上世纪30年代走向沉寂和平淡。  太谷县三多堂,又称曹家大院,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三多堂,实际上是当年曹家大院“福”“禄”“寿”“喜”四院中仅完整保留下来的“寿”字院。虽然仅存一座院,但其以“寿”字布局、“三牲”镇风水、绣楼锁春心、过厅五间九架等奇特的建筑风格,尽显昔日奢华,实为中国民宅之奇葩。
三多之“多”

  夏日的晋中盆地,干燥炎热,7月3日的太谷县城,晴朗少云。沿着金谷大道穿城而过,继续向南大约5公里,拐入该县北洸村,一座房屋连片、楼阁巍峨的大院,便出现在记者面前。太谷县古有“金太谷”之称,处于金谷大道南边的这座大院,正是延绵24代、一度被称为中国金融中心的当年晋商首富曹家的所在——三多堂。

  晋商巨贾,大多出自晋中盆地的太谷、祁县、平遥一带,但其中,富足时间持续最久的,当数曹家。曹家从明末到民国26年(1937年),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度在国内外设立商号640余座,遍及大半个中国,直至日本东京、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等地,资产达到了1200万两白银。

  曹家祖上,来自太原的花塔村。据说明洪武年间,曹家始祖曹邦彦尚居住在太原。一天,他推着独轮车,走村串巷来到太谷县北洸村时,天色已晚,而北洸一带没有客栈。这时,好事者便推荐他到以闹鬼出名的村中一处大院借宿。没想到,曹邦彦入住一夜后,不仅没有像人们说的不死则疯,而且还花大价钱买下了此院。

  曹家“不喜营利,耕作于村东”,历13代以种地为生。明末清初,曹家第十四代曹三喜不甘于小家殷实的现状,在50岁之时,仍单身北上闯关东,由佣工一直做到了租种土地的大户。此后,由他之后的24代儿孙不断光大产业,由种菜、养猪、磨豆腐渐渐发展成皇家都不得不求上门“借债”的巨富。

  “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作为晋商代表的曹家,也不例外。明末清初,曹家在东北经商起家后,一面继续在各地设立商号,一面在老家北洸扩大旧宅。曹家第十六代曹兆远给七个儿子各起一个堂名,每个堂出资10万两白银,建成了总管理机构“曹七合”。其中,五门之院取名“德善堂”。

  “德善堂”正是“寿”字院。除此之外,曹家大院内院中有院的豪宅还有“福”“禄”“喜”等。道光年间,曹家第十八代时,五门又起堂名“承德堂”“承善堂”“承业堂”,三院合称“三多堂”。也就是说,三多堂只是曹家众多深宅大院中的一座。

  走出三多堂,回头再望,只见院后主楼上,分别有一座榭厅。远远看去,仿佛三只动物徐徐走来,越看越逼真。工作人员郝瑞萍谈道,此三榭厅,东边像牛,中间为猪,西边则是羊的造型。据说当年,曹家建宅之时,曾请风水先生给“压阵”。风水先生考虑到建院时北面靠山南面傍水的“依山傍水”之势最佳,曹家大院北面却是一马平川,为此,便建议曹东家:在大院的主楼建牛、猪、羊三个亭子做“三牲”祭品,这样“方可保祖辈昌盛”。

  一栋绣楼锁春心

  三多堂坐北朝南,东、南、北三面临街,南面是大院的正门。由南向北,整个大院由大门、甬道、楼院、过厅、主楼、偏院组成。

  三多堂南面的大门有两个,均为拱形,东西排列。大门两旁,30米长的廊檐斗拱,用12根红漆圆柱支撑着。遇到节日或迎宾时,12盏大红宫灯悬挂其上,宾客沿廊檐鱼贯而入。但今天的三多堂,游客要进入院内,需走东门,当地人以此门顺祝宾客“紫气东来”。

  采访中,太谷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侯安钢谈道,三多堂外观为一体,里面却是院中有院。三院中,东院原为曹家四门“流青堂”所有,中院是五门“三多堂”所建,西院则是七门“五桂堂”。历经数代,曹家五门的“三多堂”一直因经商有方当家,到光绪年间,四门、七门将东、西两院也转卖给了五门的“三多堂”。

  这三座大院的门前,蹲着两个石狮,叫“双狮护门”,取“双狮富门”的谐音。

  “十三上楼、十四嫁,十五生个胖娃娃。”曹家三多堂男人们四处经商,足迹远涉国外,但庞大家族中的女子,只能深锁闺中,压抑一颗跳动的春心。沿着甬道,经过厅进入后院的主楼,旁边的偏院显得低矮了许多。这便是昔日曹家***的绣楼了。据说当年,曹家的***们少年时代,尚可来去于各个庭院之间,与兄弟姐妹为伴,可是一旦到了十三岁的“成年”,不论如何被父母娇宠,都得进入绣楼,在此一呆就是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直至出嫁。

  攀着只能容得下一人的木质楼梯,记者在侯安钢等的带领下,一步步拾级而上,来到了绣楼顶部。进入楼中,记者才发现,就连整个后楼本该视野最开阔的顶部,也被重重建筑遮挡。两面是高耸的榭厅,前面是深深的大院。

  二层楼的绣楼内,厢房为***们贴身女佣的居所。绣楼的扶栏墙上,保存有完整的各式砖雕,有“喜鹊登梅”“六合同春”“竹报平安”等。此处的绣楼,就夹在西主楼和中主楼的中间,而且后缩几尺。低楼后缩,据说也有寓意,即“女子无才便是德”。颇有讽喻意味的是,就在前些年,一部叫《胭脂霸王》的电视剧在此拍摄,该剧讲述了天生神力的女孩雷儿,从深深的大院里走出成长为名震一方的霸王镖师。然而,当年曹家的大***们,却只能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窝在小小的房间内,学着女红,一次次在睡梦中描绘自己的意中人。

  奢华过后说“三多”

  曹家的发迹开始于曹三喜。这位曹家的功臣在东北一改种地的传统,将产业越做越大后,于康熙初年将生意交给了儿子曹玉台、曹玉番打理。

  东北的生意,在曹玉台、曹玉番的苦心经营下发展迅速。康熙后期,曹玉台的儿子曹兆远、曹玉番的儿子曹兆鹏等,家族“企业”越做越大,在当时的关外七厅均开设了店铺。在家乡太谷,曹家则设立了总号,榆次、太原等地设立有分号。到乾隆初年,曹家彻底由地道的农民变成了享誉全国的巨商大贾。嘉庆八年,曹氏家族内兄弟分家,各立门户,财产按照人口均分。兄弟分家后,东门曹兆远将财产分为7份,分给七个儿子,便有了各立堂名的“曹七合”。不久,因曹兆远三子曹士俊带资过继给叔父曹兆鹏,“曹七合”从此更名“六德公”。

  曹家曾经的实力和奢华,从三多堂过厅的堆金沥粉大梁的建构可见一斑。太谷县文物旅游局副局长李希军引述有关史料谈到,当时按照规定“庶民庐舍不逾三间五架,禁用斗拱彩色”,“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曹家东、西楼宅大院中的过厅,却是五间九架和五间八架。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步入东、西过厅,只见厅内方砖墁地,极为讲究。看着厅内横梁最粗的四根大梁,工作人员介绍,这四根大梁,本来全部用金粉作底色,再在上面雕绘有彩画。曹家当年将《红楼梦》故事彩绘其上,人物山水,惟妙惟肖。曹家不惜代价,雕梁画栋,堆金沥粉,可见其富有和显贵。但遗憾的是,这些金粉和彩绘,在日寇侵华期间,全部被日军刮掉侵吞

  曹家的显贵,通过如今摆放在大院的各种珍稀文物也可见。曹家据说有12大珍宝,但现在仅存的只有金火车头钟。据说其中,太谷人热衷传说的翡翠玉白菜,也曾经实有其物,工作人员提到该物,说现在存放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内。

  金火车头钟,由黄金、白金、乌金、水晶组合制成,重达42.25公斤。如此精致的金火车头钟为何能到曹家手中?太谷县民间的说法,该物本藏于宫中。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时,慈禧太后等仓皇西逃。途经太谷时,慈禧囊中羞涩,曾向曹家借了一笔巨款。返回京城后,皇室已是亏空严重,慈禧太后便将价值连城的法国贡品金火车头钟赐予曹家,以示还债。

  太谷曹家,从曹三喜东北以苦力经营起家,到曹克让及其子之时衰落,历经24代。据太谷县有关部门提供的《晋商史料研究》中记载,1919年到1931年,在国内外政局的演变中,曹家还是最终走向了衰败:1919年,苏联十月革命后,曹家设在莫斯科、恰克图、伊尔库茨克和蒙古库伦的商号,因为币制改革,损失白银百余万两。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三省,曹家商号均被侵没,至此,曹家在东北的“企业”全部消亡。

  东北原是曹家的发家致富之地,那边“企业”的相继消亡,很快将关内、太谷等地各号也相继拉垮。再加上此时时局动荡,物是人非,各号“掌柜”乃至伙计等趁机移花接木,各饱私囊,曹家一路走下坡,从此辉煌不再。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