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界火宅中化热恼得清凉
发布时间:2024-08-30 02:21:47作者:地藏经全文网由于受到吹袭台湾超强热带气旋的影响,这两天香港气温上升至入夏以来最高点,14区空气污浊爆表,昨天35度,今天37度(7月9日);盛夏毒暑,热恼难耐,感觉就好像进入了一间着火的房子——「火宅」里一样;试问谁人不想快快地逃离?
这不禁令人想起了佛经中的一首偈:「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意思就是说,我们所处的、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就像住在被烈火吞噬的火它中,充满各种难以忍受的苦楚,情状十分恐怖,令人畏惧。其中常有生、老、病、死等种种忧患,像烧得炽热、旺盛的火焰一般,没有片刻止息的时候。实在非常恐怖可怕。但是由于众生没有智慧,所以毫无警觉,每天生活在其中,醉生梦死,以苦为乐。
三界无安 犹如火宅
何谓「三界」?「三界」,是迷妄的有情众生,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体验、感受和认识所分的三个阶级或范畴,分别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五欲或俗语所谓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则是只有自我执着,而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着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止息,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意识,维系着对于「我」的执着。
以佛法来说,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三界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是都属于「迷界」,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为圣者所厌弃。若以一般人的认知,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若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已经是安乐的境界了,为什么还说是火宅?因为住在「定」中的人,人间的种种烦恼、社会的困扰,自然的灾害等等,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到了解脱。但事实上,如果「我」执仍在,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仍然还会受到人间种种恶劣环境的干扰,仍然有着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就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中,不知自己很快即将有丧失宝贵生命的危险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中所说的「火宅喻」里面说到:
从前有一个大长者,财富无量,一日,他的宅舍起了大火,长者忙着救火,但儿子们却在火宅内玩耍嬉戏,既不知也不觉;长者为救诸子出离火宅,于是便用种种的方便,在火宅外大声疾呼,叫唤孩子们速离险地。可是他们依旧充耳不闻、视若无睹,毫无警觉之心。为了劝诱这些无知的孩子们,出离火宅,就告诉他们说屋外有他们最欢喜坐的车子,有羊车、鹿车及牛车;等他们奔离火宅之后,长者会各赐一辆大白牛车。贪玩的孩子听说有更新鲜、有趣的玩意,这才冲出火宅,免于被大火吞没。
此譬喻中,「火」,比喻五浊、八苦等;「宅」,比喻三界;指出三界的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迫而不自知,不得安稳,犹如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羊车、鹿车、牛车,是藉以譬喻声闻乘、缘觉乘、佛乘这三乘解脱之法。儿子比喻众生,长者比喻佛。
出离五浊 勤求解脱
因此,三界即是「五浊恶世」;「五浊」又称「五滓」。据《悲华经》卷五、《法苑珠林》卷九十八的说法,五浊即指:
(一)劫浊,减劫中,人寿减至三十岁时饥馑灾起,减至二十岁时疾疫灾起,减至十岁时刀兵灾起,世界众生无不被害。因此,世界即是成住、坏、空,里面并不究竟,人在其中也不究竟。
(二)见浊,正法已灭,像法渐起,邪法转生,邪见增盛,使人不修善道。
(三)烦恼浊,众生多诸爱欲,悭贪斗诤,谄曲虚诳,摄受邪法而恼乱心神,心不能安定。
(四)众生浊,又作有情浊。众生多诸弊恶,有非常多的烦恼、欲望,不孝敬父母尊长,不畏恶业果报,不作功德,不修慧施、斋法,不持禁戒等。如是带来诸多的烦恼。
(五)命浊,又作寿浊。往古之世,人寿八万岁,今时以恶业增加,人寿转减,故寿命短促,百岁者稀。人的寿命减短,烦恼增多,所以世界称为「五浊恶世」;五浊之中,以劫浊为总,以其余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二者为浊之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二者。
所以说,「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因为三界迷苦的领域有如大海的无边无际,因此三界又称苦界、苦海。一般常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便是劝人出离三界,勤求解脱涅盘之乐。是故同经〈化城喻品〉中又说:「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意思是劝导三界的有情众生,切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早日出离。
文殊菩萨的故事——本来清凉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与清凉?
唐朝有一位相国裴休,字公美,是河东人氏。他的学问极为渊博,通诸子百家之学,曾参学于黄檗禅师,复饱经圭峰禅师的教化,退隐以后,遂专志禅学,默契无生之理。
据传,裴相国于孩提时,曾遇到一位奇异的僧人,对他说道:
「到清凉寺来,我会送你三颗舍利子,并有一封简书要留给你。」
那封信是用天竺文字写的,没有人懂得其中的意思,裴休就把它随手放在竹筐子里面。
后来他长大成人了并做了官,参学于黄檗、圭峰两位禅门大德,乃志心于佛道,对于世上的功名利碌看得很淡,而且时时想要脱离尘缘俗网。有一天,他在整理旧信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当年这封旧书简,于是就呈递给了圭峰禅师。
圭峰禅师令寺中的印度僧人翻译为汉文,成一首偈。
偈曰:「大士涉俗,小士真居,欲求佛道,岂离红尘?」
裴休看了偈文,心中暗喜,原来志求佛道并不一定要绝弃尘累啊!于是他打消了抛弃功名的念头,向道之心反而较从前更为热切。
他曾为圆觉经作序,提及:「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
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从文字中,可知他的卓越见解与睿智。
广德年间,河东节度使李诜奉旨进谒五台山请观国师入京,
李诜回到京城以后,裴休问他:「节度使!您奉了圣旨作清凉山之游,此行快乐吗?」
「到处都是风沙,有什么快乐可言的呢?我实在是受到禅家的虚诞不实拖累了啊!我听说清凉山是圣者文殊大士驻锡之处,风火不侵,到了那儿,热恼痛苦都会消除的。可是我五月间到达清凉山以后,猛烈的风沙飞扬着,暑热扑身,使得我从仆的儿子患热症死了,而山里面的僧人们,又常常殴打诤讼,像这样的过咎,真是数也数不清!哪里像传言中所说的那么清凉无恼呢?」李诜答道。
裴休马上对他说:「错了!您这番话错了!您怀着热恼的心,想入清凉之境,就好比披上了麻袋想要越过火堆一样,怎会不燃火上身呢?须知所谓清凉的境界,不在外有,不离当下所处的地方,也不是任何外在之物所能遮挡得住的,非冷非热,无形无碍,风吹不入,雨淋不湿,不是用眼可见、用耳可听闻的。所以说,真正的清凉,劫火不能烧,毘岚之风也不能坏,无热复无灾,就是清凉的境界。这实在不是分别思量所能契入的啊!而您持着『有』的心来到了清凉山,
就好像蚊子去叮铁牛,苍蝇投入火堆,这不是很可悲的事吗?」
听了裴休用心良苦的一番说话以后,李诜问道:
「那么我还能在清凉山见到文殊菩萨吗?」
「文殊就是大智,智慧广大,能从生死烦恼此岸到达清凉涅盘彼岸,证得离心念的妙智,也只有离开一切妄念的智慧,才可契入文殊大士的境界。所谓大智光明,即是清凉不变,清凉不变,也是大智光明,并不是有两样不同的东西。您想文殊进入您的心:当离心意识,绝修证之路,不要以眼入,乃至不要以意入,要以无生入(有生即有灭、生灭是分别),无相入,无我入,无人入,无一人,无多人,无间入,无人入。这样子契入,即使银山铁壁,都可穿透无碍,到了妄心去尽,求个人的人,也了不可得(已无个人的我执),到了这个地步,才知清凉本具,不是今天才契入的啊!」
李诜听了以后,恍然大悟地说道:「现在听了您这一番话,我心里面顿时觉得清凉无比了哩。」于是辞谢而退。
结语
由此可见,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境随心转,环境就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心随境转,则人心浮动,环境便会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自然太平,那么处处都能见到世外桃源。
因此,佛法教我们要「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清净心,即无垢无染、无贪无瞋、无痴无恼、无怨无忧的清凉自在、纯净喜悦的心。「拥有清净心的人,失意事来能治之以忍,快心事来能视之以淡,荣宠事来能置之以让,怨恨事来能安之以受,烦乱事来能处之以静,忧悲事来能平之以稳。」以清净心看世界,有大因缘时,就做点大事;有小因缘时,就做点小事;没有因缘时,就做自己的事。生活中其实没啥事,一辈子也就这回事。如此,定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
「以欢喜心过生活」,「欢喜心」就是懂得转苦为乐;人生的境遇不可预料,心智却可以转化外在的环境;心有正念,自然一切欢喜;欢喜心是积极融入外境,保持对世界充满希望的活泼心情,时时能发射和接受幸福的信号。因此,有了「清净心」和「欢喜心」,自然能够化除世间种种热恼,平安自在,从而获得清闲、清净与清凉!
(转载自宽运法师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