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金刚经》里,佛解答的第1个问题,用了这10个字

发布时间:2023-09-20 02:18:12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金刚经》里,佛解答的第1个问题,用了这10个字

《金刚经》本身并不难读,只是有很多字句需要时间来悟解,才可体会。但如果是执着于文字,那又是一番解法,所以我们很多人读《金刚经》,各得要领,各有所悟。这或许就是《金刚经》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之一。

佛像

那么,在《金刚经》里,佛回答须菩提的第1个问题时,为什么要用到“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关键的10个字呢?这10个字隐含佛的什么深意呢?

这句话是佛在此经中的第一个答语, 是此经的解机语。

须善提的心因求觉悟面发,因发而起,因起而无处落,因无处落而悬空, 才惶惶然而无所依,急需一个可以踏实之处,才能令心安定下来。这就是须菩提此时所求。

菩提树下觉悟

佛告诉他不必寻求,也不必踏实,就以发为住,住之于发。 既然发的是觉悟心,那就住在这个要觉悟的发心上,安于这个要觉悟的发心上。

佛说的这句话,若能知之,便能行之,若知如此,便能如此, 须菩提当下即可不迷。

但这句话却难知。因为佛的这句话就点在须菩提的发心上,点在须菩提的昧处,因而也是一句正法眼藏。

须菩提其心尚味,因此未能一闻即知。 须菩提此时只觉发是心动,故不得安定,所以觉得这是不能住的。更令其迷惑的是,心发之时,不觉心发,已发之后,才知心发,但此时已发心成有,落于空有分别之境,于是感觉悬空无着。

手抄古经

佛说“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因为觉境不同,所以“如是”不同。因此“如是”也有两义:觉者如是,住于发心:味者如是, 住于悬空。

住于发心者,得其本觉:住于悬空者,得其悟机。因为我在空中,我才显我像惶不安,我才见我。若一切皆安,则悟机尽失。佛住于发心,所以为觉情者:众生住于定境,所以为注味者。

而由迷味到觉情,中间有一个过渡, 就是发心以离其原有定境, 所以才会觉得落空而不得其住。这就是须菩提此时的状态。

须菩发心离境,不能住境,又不能住于发心,于是悦然面无所依, 就在此时一人生觉悟的大机降临。

佛陀弟子

若寻安处而落,就又退回到众生俗态之中:若能安于无所安处,才能当机而悟。

须知众生求安,佛不求安。若以为佛的自然安详,是有所落处,所以才得平常心,这是众生的谬见。须菩提因习惯于有所落处,故尔落有,所以他才不安,才要向佛求安住之法

求安者落有,故必存两点谬见:

一是以为佛是有所安的。

二 是以为佛是有法得安的。

观音图

而佛的回答透露了佛机:佛说的是心,而不是安。本心自在,但明其心,何求其安?因而这句话已经回答了须菩提之问,并且一语答毕。

须菩提未能言下即明,因而佛后面所说的话,都是在围绕这句话作解释。 由此一问一答,就可以看到须菩提与佛的境界差别。须菩提生心落有,因此问的是安,不是心;佛见本心而无所着落,因此为他指的是心,不是安。

但欲明佛意,就需要对佛的这句话有深刻的体会与理解,才能以心印心,心领神会。

经书

这里有一个最关键、也是最难解的问题,此处历来含糊,不得明指。这就是:如何住,才能得“如是住”?

住者,觉也,觉乃为住。故觉为实,住为名。觉之即住,不觉则不住。所以“如是住”,即如是觉,觉如是。如是觉,觉什么?即觉此心。唯此心为是。故觉此心,即住此是。何为如?如者,心发也。何为是?是者,是心也。何为住?住者,心觉也。所以“如是住"之义,就是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所谓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觉悟心,就是发心自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觉之本源,觉之止境,觉之完善:亦即觉至本觉,觉至本心,觉至真性。

手抄经书

所以佛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 其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发心觉,即当觉发心, 这才是真正的无上正等正觉。因为有发心觉而觉发心,才完成了发心党。那以及心觉只是觉悟的一半,是觉悟的开始:觉发心则是觉悟的完成,是觉悟的回归。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义为自觉本心。但这是自觉之名,所以佛说“如是住”,即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著提”之实。

须菩提因知其名而发心,但因执着于名相,而未悟其实;所以佛说“如是住",即为其指实,此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实指,以令须菩提于发心觉悟时,即住此觉心,方为由名而得实。

“发阿耨多罗三藐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点:

经文

一个是发,另一个是住。发就是生觉,住是觉生。 心生觉而觉自生,方为无上正等正觉。 为什么要发心呢?

因为发心即是生觉,心不发则不生,不生则不觉,不觉则无觉悟可成,亦无佛可成。土石无心,不能觉悟; 生命有心,才可觉悟。

有心必然发心,不发心即同无心。发心有住, 则住于境相;发心自觉,则自住本觉。所以发心而无住,即佛说“应生无所住心”;发心而自觉,即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发心觉悟,未必觉悟,因为生此欲得觉悟之心,即落于觉悟 与不觉悟之分别,即已非觉悟,此为觉悟之名。

佛像

若生此觉悟之心 而自觉此心,则为本心自动而自觉,而不落于觉悟与不觉悟之分 别相,即为觉悟,此为觉悟之实。因此才可以称为觉悟,即名实相符,名实如一。

故生而不觉,生即自非:生而自觉,觉生自是。不觉是非,乃有是非,实非真是,故名是非:自觉是非,即无是非,实为真是,故名如是。如知也:是,本也:住,还也如是住,知本还也而和本还,亦 优心所以“如是住”,即如是觉“如是降伏”,即如是安心 发而自觉本心,为“如是住”: 心发而于自觉本心为“如是降伏”。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佛对须苦提的第一次作答, 并且是直答,因面为此经法眼,至为关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