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凝心人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

发布时间:2024-06-16 02:21:34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凝心人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

四祖道信融合《楞伽经》和《文殊说般若经》,制立“入道安心要方便”,为传统的楞伽禅带来了新禅风。五祖弘忍继承了四祖道信的衣钵,发扬和光大了四祖的禅法,被人称为“东山法门”。因其兼收并蓄,对于参学者又是“根机不择”,所以,弘忍之后,“东山法门”演变为多宗多派。

玉泉寺

但是,真正继承和发扬了“东山法门”主旨的只在神秀一系的北宗

。《楞伽师资记》记载“则天大圣皇后问神秀禅师曰:所传之法,谁家宗旨?答曰:京薪州东山法门”。五祖弘忍也承认“东山之法,尽在秀矣”。

玉泉寺

禅宗自初祖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法以来,都是注重于“心”的,也即是《楞伽经》中所说的“诸佛心第一”。从初祖的“壁观安心”说,到四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门》及五祖的《修心要论》都与“心”有关。

玉泉寺

四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门》中列举“五事”:“一者知心体”,“二者知心用”,“三者常觉不停”,“四者常观身空寂”,“五者守一不移”,这是道信禅法中“观心”的五种方便,重在“守一不移”。

玉泉寺

五祖继承“守一不移”说,并发展为“守本真心”,认为“守此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人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神秀师事弘忍五祖六年,对“守本真心”说深有体会,更发展为“一念净心”说,如神秀大师的《大乘无生方便门》中的“一念净心”,与“壁观安心”、“守一不移”、“守本真心”是一脉相承的。

玉泉寺

神秀大师在《大乘无生方便门》中开五种方便门:一、总彰佛体,亦名离念门;二、开智慧门,亦名不动门;三、显示不思议解脱门;四、明诸法正性;五、了无异自然无碍解脱门。前一是明体,后四是显用。此五方便门是根据道信的“五事”中的“知心体”、“知心用”而成立的,神秀大师也说,我之道法总会归体用二字。

玉泉寺

神秀大师把四祖的方便法门与经教会通起来,发展为“拂尘看净,方便通经”,成为北宗禅的一大特色。“东山法门”是戒与禅合一,《楞伽经》与《文殊说般若经》合一,念佛与成佛合一。北宗禅门从仪式到禅法都采用了这三种内容。北宗禅在传禅之前,就需先授菩萨戒,再传禅法。

玉泉寺

神秀大师的“五方便门”即会通了《华严经》、《法华经》、《维摩经》、《思益梵天经》、《大乘起信论》等五种经论。《大乘无生方便门》中记载的传禅:“和(尚)击木,一时念佛。”“和(尚)言:一切相总不得取。

玉泉寺

所以《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看心若净,名净心地。莫卷缩身心,(应)舒展身心,放旷远看,平等尽虚空看。”这体现了北宗禅对“东山法门”的“念佛”方便的继承和发展。

玉泉寺

依《楞伽经》建立起来的达摩禅是主张渐修的。达摩“为二祖说法,只教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人道”(《景德传灯录》)。四祖的“五事”也是渐修的最好证明,如“常觉不停”,“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人身于法界之中”,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人道安心要方便门》)

玉泉寺

五祖的“东山法门”也是提倡渐修。如《修心要论》曰:“依《无量寿观经》:端坐正身,闭目合口,心平观,随意远近,作一日想守之。”“努力会是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自然与佛平等不二。”神秀大师一系的北宗禅依旧保持了这种朴素的渐修禅风。

玉泉寺

神秀的禅法是“住心观净,常坐不卧”,“趣定之前,万象皆闭,发慧之后,一切皆如”。后来神秀大师的弟子普寂、降魔藏禅师等也主张“凝心人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相传为神秀大师所作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偈颂,更能表达北宗禅的渐修法门。

玉泉寺

不过,北宗禅也有主张“顿悟”的一面,如神秀的“一念净心,顿超佛地”与南宗所谓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毫无两样。

玉泉寺

弘忍之后,光大“东山法门”的应是神秀一系。神秀在当时京洛一带弘禅,盛极一时,“两京之间,皆宗神秀”,连武则天也向他行弟子礼,神秀被尊为“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神秀寂后,他的弟子普寂、义福也大受推崇。

玉泉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