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的当家和尚叫住持,道观的当家道长叫什么?说出来你肯定不信
发布时间:2024-12-23 02:21:10作者:地藏经全文网寺院的当家和尚叫住持,道观的当家道长叫什么?说出来你肯定不信。有些道观的当家道长为什么也称“住持”或“方丈”?
在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当家和尚被称为“住持”或“方丈”,那么,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其道观或道院的当家道士又如何称呼呢?如果老黄告诉你,我国的有些道观或道院的当家道士也被称为“住持”与“方丈”,你信吗?不管你信不信,这都是真的——
比如,道教的全真派,将掌管道观或道院中的大小事务的当家人、负责人也称为“住持”与“方丈”。除了道教的全真派之外,正一派中的少数道观或道院也设有“住持”与“方丈”,其职责权限与全真派的住持相同,是道观或道院的实际当家人。
作为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逐渐形成今天的体系。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时,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尚未形成,但道家思想早已成熟。在佛教传入中国两三百年之后,民间的黄老之术,结合道家思想,发展成为道教。
隋唐前后的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女称女冠、女真。至今,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对在家修持的人,称为“火居道士”,以区别出家道士。
早期道教道士的位阶是同军事、行政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如张角的太平道,十余年间徒众发展到数十万人,为方便管理,遂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在此,“方”相当于将军。再如张鲁的五斗米道,道士最高位阶为师君,其次为治头大祭酒或祭酒,最低为鬼卒。
随着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消失,加之各朝代文化的影响,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以及担任的教职,配以相关的称谓。其中“方丈”一词就是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称“住持”。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
“住持”本为汉传佛教名词,其本义为“安住之、维持之”,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持僧。而“方丈”本为禅寺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也成为“方丈”得名的原因之一。
如《维摩诘经》载,“身为菩萨的维摩诘居士,其卧室一丈见方,但能广容大众。”受此影响,唐代的百丈怀海建立住持制度后,方丈专指住持的居室,后转申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之尊称,因而,“住特”又称“方丈”或“方丈和尚”
。而“方丈”本为道教传说中的海上神山,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故称“方丈”(“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史记·封禅书》)。
道经中说:“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 道教全真派引申了方丈这一词的内涵:“方方一丈之地内无杂念者,乃高人。”因此,道教全真派的当家道长也称“方丈”。
从“方丈”与“住持”的诞生与演化来看,植根于中华大地的汉传佛教与本土道教之间,就是在相互影响中共同发展的,“方丈”与“住持”之名,到底是谁抄谁的,已经不重要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