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卷第七
发布时间:2022-11-04 09:48:31作者:地藏经全文网杂阿含经卷第七
一四一、本经叙说忧、悲、恼苦的起因在于有我见,圣弟子得到正慧之故,所以能解脱苦恼的束缚。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缚?贪着什么?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还未生起的忧、悲、恼苦会使它生起;已生起的忧、悲、恼苦,而又使它更增广加深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希望您能为众弟子们广为解说,众比丘听闻后,当会信受奉行。」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是因为有物质现象存在的缘故,所以有物质现象的生起;是被物质现象系缚,对它贪着的缘故,所以就于物质现象中认见有我。以致于未生起的忧、悲、恼苦,就会使它生起;已生起的忧、悲、恼苦,而又使它更增广加深。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子。众比丘啊!你们意见怎样?物质现象是常住不变的呢?还是变化无常的呢?」
比丘答说:「是变化无常,世尊!」
佛陀又问:「如果是变化无常的话,会令人觉得苦恼么?」
比丘答说:「是令人苦恼,世尊!」
佛陀接着说道:「就像这样,比丘啊!变化无常会令人苦恼,就是有苦恼的缘故,所以就有苦恼的事物生起,被它所系缚,执着于它,就在苦恼的事物中认见有我,以致于使未生起忧、悲、恼苦,就会使它生起;已生起忧、悲、恼苦,而又使它更增广加深。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子。
所以,众比丘啊!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无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远处或近处,那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质现象中、物质现象也不在我之中,这就叫正慧。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子。
如果又能对所见、所闻、所觉、所识、所求、所得、及心意所思惟的事物,随即觉知、随即观察,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这事物之中、这事物也不在我之中,这就叫正慧。
如果认见有我、有世间、有此世、有他世,有常住、永恒、不会变易的事物,然而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事物之中、事物也不在我之中,这就叫正慧。
如果又有所认见:没有此世的我,也没有此世的我所拥有的事物;没有未来的我,也没有未来的我所拥有的事物。那一切都不是我、不是我所有、我不在事物中、事物也不在我之中,这就叫正慧。
如果多闻圣弟子对这六根处,能够观察没有实体的我、没有我所拥有的事物,像这样观察的话,就可断除对佛的怀疑不信,断除对法、僧的怀疑不信,这就叫净信三宝的比丘了。
多闻圣弟子不会再造作身、口、意三业,而趋入于三恶道之中,即使偶有懈怠的时候,但圣弟子决定向正觉的道路迈进,最多在天界、人间各受生七次后,便能解脱生死轮回之苦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四一经注释:
1、「起、求、忆」:比对第一三五、第一三八经,应作「求、得、随忆」。
2、若复见有:此对第一三五、第一三八经,应作「若复有见」。
一四二、一四三、两经内容请参阅一四一经
一四四,本经叙说生起我、我所、我慢、系着的因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原未生起的我见、我所见、我慢、系着、结使的烦恼,就会使它生起;已生起的我见、我所见、我慢、系着、结使的烦恼,而又使它更增广加深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一四五、一四六、两经叙述如同前经,请参阅。
一四七、本经叙说有漏、障碍、烧燃、忧、悲、恼苦的起因。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如果还未生起有漏(烦恼)、障碍、烧燃、忧、悲、恼苦,而又使它更增广加深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四八、本经叙说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的起因。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三种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在世间不断地流转生起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四八经注释:
1、三受: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是环境不如意时,心中所生起的苦恼感受;乐受,是环境顺意时,心中所生起的快乐感受;不苦不乐受,又名舍受,即处于不顺不逆的环境时,心中所生起的不苦不乐感受。
一四九、本经说明三苦是由五阴生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三种苦恼(苦苦、坏苦、行苦)在世间不断地流转生起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四九经注释:
1、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心身受苦时所生的苦;坏苦,是偶现之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迁流不息,不得安定的苦。
一五○、本经叙说称、毁、讥、誉、利、衰、苦、乐等世间八法的起因。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人世的八法在世间不断地流转生起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一、本经叙说我胜、我等、我卑等见解起因于五阴的系着。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我胜他、我与他相等、我比他卑劣』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二、本经叙说有胜我者、有等我者、有卑我者等见解起因于五阴的系着。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有胜过我的人、有与我相等的人、有比我卑劣的人』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三、本经叙说无胜我者、无等我者、无卑我者等见解起因于五阴的系着。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没有胜我的人、没有与我相等的人、没有比我卑劣的人』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四、本经叙说有我、有此世、有他世的见解,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有我、有这世间、有其他世间,这些都是常住、永恒、不会变易之法,我们就如此的安住在其中。』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
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五、本经叙说我与大梵天,一切不二、不异、不灭的见解,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我与彼(彼,指大梵天)是这样子,一切没有两样、没有差别、常住而不灭。』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五五经注释:
1、「如是我、彼,一切不二、不异、不灭」:此即「梵我一元论」,彼,指「梵」,即宇宙我。乃印度正统婆罗门教思想的最高原理。在「阿 达婆吠陀」、「梵书」、古「奥义书」中,「梵」被视为万有的统一原理。相对于个人我原理之「阿特曼」(神我),「梵」意味着大宇宙的原理、宇宙我。其后,此二者又被视为同一而形成「梵我一如」之学说,成为后世贯串印度正统宗教、哲学的中心原理。此一中性原理的「梵」,后来渐被拟人化、神格化,而成为男性神祇「梵天」。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印度最高级的神,是印度教三位主神之一,也是世界的创造神,在佛教则为佛法的守护神,诸天之一。
一五六、本经叙说各种没有果报邪见,乃起因于对五阴的执取。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无施(没有布施的功德)、无会(没有祭典大会的功德)、无说(没有祝愿咒说的功德),无善趣、恶趣业报(善恶与业报无关),无此世、他世(此世与他世无关),无母、无父(正行、邪行都无果报),无众生、无世间阿罗汉正到正趣(没有死后再生的众生、没有证果的阿罗汉证悟往生正趣),也没有能在这一世或其他世而能圆满的彻见正法,自己知道能够以身做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七、本经叙说持宿命论的人,否定精进努力的果报,也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无力(自己任何能力都无效)、无精进(自己任何精进努力都无效)、无力精进(自己任何能力与精进努力都无效),无士夫方便(人们怎样运用方法都无效)、无士夫之精勤(人们怎样地精进努力都无效)、无士夫方便精勤(人们怎样运用方法去精进努力都无效)、无自作(自己的造作都不能改观)、无他作(别人的造作也都不能改观)、无自他作(自己与他人的造作,一样都不能改观);一切的人、一切的众生、一切的天神,怎样运用方法都无效、怎样有能力都无效、怎样有威势都无效、怎样精进努力都无效,都不能改变:已宿定的命运相续地转变,受到苦乐六道轮回的业报。』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八、本经叙说人们之所以生起断灭的见解,乃至于否定布施的
功德,也都是起因于对五阴的执取。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所有一切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死后便一切毁坏断灭,一无所有了。这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人们,身死命终的时候,属于地大的元素回归地大、属水大的元素回归水大、属火大的元素回归火大、属风大的元素回归风大,而我们人类平常能生起善恶作业的根性,此时也随空而转去。由弟子四人抬着担架,把死者抬往坟场去,甚至还未焚尸火葬,就可知道燃烧后的情状了,就只剩下如白鸽色的骨头残存。然而世上那些傲慢的愚夫却还认为布施会有功德;聪明有智慧的人,也还认为会有果报。如果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存在的话,那一切都是虚妄骗人的说法。无论愚夫或有智慧的人,所说的死后还有他世,其实都将毁坏断灭,一无所有了。』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五八经注释:
1、四大:指构成一切物质的四种要素,又名四大种、四界。即指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此四种元素之体遍存于一切物质,故称为大。依「俱舍论」卷一所述,地水火风皆非指世间人所谓的地水等,而是唯以身根能感触,「无见有对」,属触处所摄色者为四大。所谓四大,即:以坚性,能任持物者为地大;以湿为特性,能摄收物者为水大;以暖为特性,能成熟物者为火大;以动为特性,能增长物者为风大。此四大相倚而造极微,极微相聚而成色法。又以其能造,故名种;以其体宽广能通一切色法,故名大。
2、根随空转:根,有二义:一、指触境能生识之六根;二、指我人能生起善恶作业之根性。本经应指根性而言。空,虚空。根随空转,言我人死后,根性也随空转去,丝毫无存。
3、舆床第五:舆,扛举。床,指抬举尸体的担架。第五,宋、元、明三本皆作「弟子」。舆床弟子,指为抬举担架的弟子。但佛光阿含藏注释本经「舆床第五……妄说」引巴利本经文说:「巴文意为第五人(四人?)将死者(置)于床(或长凳)上,抬往墓地,可知骨成灰白色,祭祀物变灰。所谓布施,是愚者所施设,皆为空虚(无益),凡是说(死后)有之语者,为妄谈戏论。」此经亦见于南传长阿含沙门果经中,此处作「人以担架为第五」,并对此补充注释云:「『第五为担架』者,是四个人抬一担架以搬运尸体,故第五搬运者是担架。」解释稍有不同,可参阅。
一五九、本经叙说「众生烦恼,无因无缘」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众生所生起的烦恼,是没有原因,也没有助缘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五九经注释:
1、「众生烦恼,无因无缘」:意为「烦恼非恶行因果」之邪见。
一六○、本经叙说「众生清净,无因无缘」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众生所获得的清净,都是没有原因,也没有助缘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六○经注释:
1、「众生清净,无因无缘」:意为「清净非善行因果」之邪见。
一六一、本经叙说「众生无知无见,无因无缘」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众生的无知无见,是没有原因,也没有助缘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二、本经叙说执取五阴而生邪见、邪说,但不明记内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三、本经叙说七身常住不变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认为七身不是被造作出来的,也不是被能造作的事物造作出来的(即没有造作者);不是被变化出来的,也不是被能变化的事物变化出来的(即没有变化者)。不能杀坏、不能移动、极为坚实,是那七身呢?就是所说的地身、水身、火身、风身、乐身、苦身、命身等七种。这七种身不是被造作出来的,也不是被能造作的事物造作出来的;不是变化出来的,也不是被能变化的事物变化出来的。不能杀坏、不能移动、极为坚实,不会转移、不会改变、彼此也不会相逼迫。无论是福、祸或有福有祸,无论是苦、乐或有苦有乐,或者是有人砍断别人的头等情况,在这世间中也都不会互相逼迫。无论是生命或色身,在这七身当中,可以容许刀剑出入,也不会危害到身命,因为在这七身当中并没有什么杀害,也没有杀害的人;没有什么系缚,也没有系缚的人; 没有什么想念,也没有想念的人;没有什么教导,也没有教导的人。』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四、本经叙说各种恶行并无恶因缘,也不会遭恶果,及各种善行也不能作福的邪见,都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自己作或教他人作,自己截断或教他人截断,自己煮或教他人煮,自己杀或教人去杀;伤害众生,取他人财物,行邪淫,明知而说妄语,饮酒;穿凿墙壁,坏断锁炼,偷盗抢夺,拦路抢劫,危害村庄,毁坏城市,残害人民。用极锐利的剑或轮铅(以铅块为轮)去断斫,把人截断做成大肉块的堆聚,像学这样的恶行,那也不是什么恶的因缘所致,也不会招来什么恶果。在恒河之南杀害人而去,在恒河之北又作起祭典的大会而来,像那样并不是有什么福、恶的因缘,也不会招来什么福、恶的事。布施予人、调伏诸恶业、护持他人、利益于人的作法、与人同利等,对于做这些行为,也是不能作福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六四经注释:
1、「作、教作……复道害村、害城、害人民」:这些都是指邪恶的行为造作而言。其中「复道」一词,复,是「伏」的意思,言埋伏于路旁伺机抢劫,即拦路抢劫的强盗行为。
2、作大会:指举办祭典大会。
一六五、本经叙说众生经过定量生死往来后,可得究竟苦边,在此之间无论如何修行,都是徒劳无功的邪见,也是起因于执取五阴。本经外道所说诸内容,大多不可解,或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境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在这一百四十万主要诞生的生命形态中,又有六万个生命形态,六百个生命形态。造作了五业(眼、耳、鼻、舌、身业)、三业(身、口、意业)、二业(或即指身、口业)、一业(身或口业)、半业(意业)。有六十二种修行方法。经过六十二中劫、一百二十种地狱、一百三十种能感觉的众生、三十六种尘染的众生界、四万九千种龙家、四万九千种金翅鸟家、四万九千种邪命外道家、四万九千种外道中出家、七种有想的胎生界、七种无想的胎生界、七种阿修罗、七种毗舍遮(噉精鬼)、七种天、七种人、七百个海、七种有梦欲界、七百种有梦欲界、七种高山深崄、七百种高山深崄、七种觉界、七百种觉界、六种种族、十增进、八种大士地位,在这八万四千大劫期间,无论愚笨或聪明的人,一定要如此往来经历,才能彻底地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在这当中没有沙门或婆罗门会这样地说:我经常持守戒律,受持各种苦行,修持一切清净的梵行,使未成熟的业让它成熟,已成熟的业就舍弃,但业的升起或沉沦,却仍不可知。因为在这期间,苦乐是经常持续着,生死也有定量; 就好比把线球拋到空中一样,那线会渐渐坠下,到了地面自然停止。同样地,在这八万四千大劫期间,生死会有定量,也同是这样子。』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六五经注释:
1、生门:指诞生的生命形态。
2、内劫:即中劫。
3、泥黎:地狱。
4、百三十根:根,指能感觉的众生。
5、三十六贪界:汉译南传大藏经作「尘界」,即污染的众生界。
6、七想劫、七无想劫:汉译南传大藏经作「七想胎、七无想胎」。
7、七百海:汉译南传大藏经作「七池」。
8、六生:汉译南传大藏经作「六种族」。
9、八大士地:汉译南传大藏经作「八人地」,指八种人间的地位。
10、缕丸:即丝球、线球。
一六六、本经叙说「风不吹、火不燃」等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风不能吹拂、火不能燃起、水不能流动、箭不能飞射、怀妊不产、乳而不哺,日月或出或没,或明或暗,是不可了知的。』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七、本经叙说大梵天为自在造作的唯一主神,是众生父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这大梵天王能随心自在的造作自然界,是一切众生之父。』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八、本经叙说色就是我,无色就是我等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虚名;非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虚名;是物质现象也是非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虚名;非物质现象也不是非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虚名。我是实有存在,其余都是虚名;我是虚无不存在,其余都是虚名;我是既存在又不存在,其余都是虚名;我是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其余都是虚名。我是只有一种想法、有种种想法、多种想法、无量想法;我是一向快乐、一向痛苦、或有苦有乐、不苦不乐,其余都是虚名。』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六九、本经叙说与前经相同,只是「虚名」与「妄想」一词之别而已。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妄想;不是物质现象、不是非物质现象就是我,其余都是妄想。我是实有存在,其余都是妄想;我是虚无不存在,其余都是妄想;我是既不是实有存在,也不是虚无不存在,其余都是妄想。我是只一种想法、有种种想法、只些微想法、有无量想法;我是一向快乐、一向痛苦、或有苦有乐、不苦不乐。』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七○、本经叙说世间常等四种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我们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有常、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世间一切事物是既有常也是无常、世间一切事物不是有常也不是无常;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实有存在、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无不存在、世间一切事物是实有存在也是虚无不存在、世间一切事物不是实有存在也不是虚无不存在;生命(指神识或一般所说的灵魂)就是身体、生命与身体相异;如来死后还存在、如来死后就不存在、如来死后是既存在也不存在、如来死后不是存在也不是不存在。』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七一、本经叙说世间我常等四种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世间一切事物和我都是有常、世间一切事物和我都是无常、世间一切事物和我是既有常也无常、世间一切事物和我是既非有常也不是无常;我的苦恼是有常、我的苦恼是无常、我的苦恼是既有常也无常、我的苦恼是既非有常也不是无常;世间一切事物和我都是自己所造作、世间一切事物和我是别人所造作、世间一切事物和我既有自己的造作也有别人的造作、世间一切事物和我是既非自己所造作也非别人所造作,而是非自己非他人毫无原因的造作;世间一切事物和我的苦恼是自己所造作、世间一切事物和我的苦恼是别人所造作、世间一切事物和我的苦恼是有自己也有别人的造作、世间一切事物和我的苦恼是既非自己也非别人毫无原因的造作。』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一七二、本经叙说若无五欲的娱乐,就是见法般涅槃等邪见,都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如果能够没有五欲的娱乐的话,这样就能在现世中,获得涅槃寂静的境地了;如果能够离弃五欲、五盖邪恶不善法,有觉、有观,远离贪欲而生起喜乐,进入初禅……甚至到第四禅,这就是第一义般涅槃了。』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七二经注释:
1、五欲:有二义:一、指对色、声、香、味、触生起的贪欲;二、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这里是指第一种说法。
2、「若离欲、恶不善法,……离生喜乐」;欲,指五欲;恶不善法,指五盖。觉、观、喜、乐皆为禅支,加定的话,就叫「五禅支」。五禅支意涵如下:一、觉,或译作寻,寻求推度之意,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但在南传「阿毗达摩论」里,它精确地代表把心投入,或令它朝向目标的心所。对于修习禅定,觉的特别作用是对治昏沉睡眠盖。二、观,或译作伺,是细心思维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是于「觉」之后,保持此心继续专注于目标。觉有如投向花朵的蜜蜂;观则有如在花朵上方嗡嗡作响的蜜蜂。禅那中的「观」能暂时制止疑盖。三、喜,是喜欢或对目标有兴趣之意,属于行蕴。南传佛教把修定当中升起的喜分为五个层次∣∣小喜,能令体毛竖直;剎那喜,有如闪电;流喜,有如拍打海滩的大浪,一阵阵流遍全身;上升喜,能够令使身体升起;遍满喜,有如洪水注满山洞般遍布全身。禅那之喜是最后一种喜。喜禅支可制伏瞋恨盖。四、乐,此禅支是心的乐受,属于受蕴。此乐是脱离欲乐而后生,所以称为精神之乐,或非世俗之乐。它能对治掉举与恶作(散乱与追悔)。五、定,又作一境性、一心支。此心所是所有禅定的主要成份与必要因素。其作用是紧密地观察目标,这是禅那的特征。但它并不能独自执行其作用,它需要其他四禅支配合运作,各执行其作用:觉把相应法投入目标;伺则维持它们于目标;喜激起对目标的欢喜;乐体验禅那之乐。(参考南传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3、第一义般涅槃:第一义:即至高无上的真理。本经指有些邪见者,认为修行达到色界的四禅天,就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涅槃境地了。
一七三、本经说明种种「我正断」的邪见,是起因于执取五阴。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到底是有什么存在的缘故,所以才会有什么的生起呢?是被什么所系着?在何处察见有我呢?以致于使众生会作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如果我这由粗糙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的色身毁坏断灭,便一无所有了,这就叫「我正断」;又如在欲界的我毁坏断灭,死后便一无所有了,这就叫「我正断」;又如在色界的我死后毁坏断灭,便一无所有了,这就叫「我正断」;如果得入无色界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我在那儿死后毁坏断灭,便一无所有了,这就叫「我正断」。』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像这样地广为解说,经文内容次第都如同前面三经一样。
第一七三经注释:
1、正断:正确的断灭。
2、欲界:三界之一,即有色欲与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四大部洲,下 至八大地狱等,都属欲界的范围。
3、色界:三界之一,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而无男女诸欲,故名色界。色界范围包括初禅至四禅等,一共十二属天。
4、空入处:即空无边处,是无色界第一天之名。是在人间修空无边处禅定,厌形色之身,思无边之空,作空无边之解的修行人,死后所生之处。「大毗婆沙论」谓其寿二万劫。
5、识入处:即识无边处,是无色界第二天之名。由于憎厌第一天(空无边处天)之空无边,乃依转心缘识所加行之定而得之果报。「大毗婆沙论」谓其寿为四万劫。
6、无所有入处:即无所有处,是无色界第三天之名。系由厌弃空无边处的虚空无边,与识无边处的三世流动无涯际,故修无所有处定而感得此天之果报。此天一如其定,怡然寂静,不起诸相。「大毗婆沙论」谓其寿六万劫。
7、非想非非想入处:即非想非非想处,是无色界第四天之名。此天为三界最高处,生于此处的 人,没有下地粗想的烦恼,故叫非有想,又叫非想,但不是没有细想的烦恼,故叫非无想,又叫非非想。外道错认此处为真的涅槃处。
一七四、本经叙说五阴为无常法,故应断除。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那现象是变化无常的话,就应予以断除,断除那现象后,因为正法增长的缘故,便能得到长夜的安乐。什么现象是无常的呢?就是物质现象是无常的,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无常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一七五、本经叙说过去的五阴是无常法,故应断除。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对于过去无常的现象,应当予以断除,断除那现象后,因为正法增长的缘故,便能得到长夜的安乐。什么是过去无常的现象呢?过去的物质现象就是无常的现象,过去的欲求也是无常的现象,那些现象都应当予以断除。断除了那些现象后,因为正法增长的缘故,便可得到长夜的安乐。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像这未来、现在、过去现在、未来现在、过去未来、过去未来现在等法,若是无常法的话,同样地,也应加以断除。
一七六、本经叙说为断无常法,当求访大师。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为了断除无常之法的缘故,所以应当去求访大师。什么是无常之法呢?我说物质现象就是无常法;为了断除这无常法,应当去求访大师;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要像这样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七六经注释:
1、「如是过去…:过去未来现在当求大师,八种经如是」:意谓像这过去……过去未来现在当求大师等法,有八种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2、「种种教随顺……正忆念,一一八经亦如上说」:意谓自「种种教随顺」以下至「正忆念」等法, 每一法各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3、「如断义,如是知义……舍义亦如是」:意谓如「断义」的经文一样,像「知义」……「舍义」等五法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一七七、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故应勤求大师。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要殷勤求访大师。是为了断灭什么无常火的缘故,所以要殷勤求访大师呢?我说就是为了断灭物质现象的无常,所以要殷勤求访大师;也是为了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要殷勤求访大师。」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断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同样地,有八种「救头燃譬经」,都如上述一样地广为解说。就如「求大师」的经文一样,像这求种种教、随顺教等法,经文也都如上述地广为解说。就如「断义」的经文一样,像这知义、尽义、吐义、止义、舍义、灭义、没义等法,也是这样的说法。
第一七七经注释:
1、头衣:有二种解释:一作帽子;一作头发和衣服,巴利本即作此解。
2、增上欲: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欲,希求、欲愿之意。增上欲,是指强烈的欲愿而言。
一七八、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当随修内身身观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为了断灭无常的缘故,应当随顺修习对自己身体的观察。到底什么法是无常的呢?我说物质现象是无常的;为断灭那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随顺修习自身的观察。像这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无常的;为了断灭那精神现象无常的缘故,应当随顺修习对自身的观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经文所述无常一样,像这过去色也无常,未来色、现在色、过去未来色、过去现在色、未来现在色、过去未来现在色等也都是无常,为了断除那些无常的缘故,应当随顺修习对自身的观察。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同样要这样地去观察。
如「随顺内身身观住」有八种经文一样,像这外身身观、内外身身观、内受受观、外受受观、内外受受观、内心心观、外心心观、内外心心观、内法法观、外法法观、内外法法观住等十一法,每一法各有八篇经文,也都如上述。
如为断无常之义,要修习四念处一样,像这为了知义、尽义、吐义、止义、舍义、灭义、没义之故,所以要随顺修习四念处,也如上述。
第一七八经注释:
1、内身身观住:指对自身之深刻观察,又作身念住、身念处。
一七九、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随修内身身观住,经意与前经相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要随顺修习自身的观察。怎样叫为断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要随顺修习对自身的观察呢?我说物质现象是无常的,为了断灭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要随顺修习对自身的观察;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无常的缘故,为了断灭精神现象的无常,所以要随顺修习对自身的观察。」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七九经注释:
1、「如无常,如是过去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意谓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经文叙述相同。
2、「如内身身观住八经,如是外身身观八经、内外身身观八经如上说」:意谓如「内身身观住」有八篇的经文一样,像这外身身观有八篇经文、内外身身观有八篇经文,都如上述。
3、「如身念处二十四经,如是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二十四经如上说」:意谓像「身念处」的二十四篇经文一样,同样地,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等法,也有二十四篇经文如上述。
4、「如当断无常九十六经,如是当知……当没,一一九十六经亦如上说」:意谓如「当断无常」有九十六篇经文一样,同样地,当知……当没等七法,每一法各有九十六篇经文,也跟本经说法相同。
一八○、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断已生之恶不善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已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就应当把它断除;要生起欲愿精勤修习,收摄散乱的心,并且使它不断地增长。到底是为了断除什么无常法的缘故?为了断除什么已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的缘故?所以才要生起欲愿方便精进,收摄散乱的心,使它不断地增进呢?我说就是为了断除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也是因为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常,应当把它断除的缘故,所以已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要使它断除,生起欲愿方便精进,收摄散乱的心,使它不断地增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一八○经注释:
1、「如无常经,如是过去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八经,亦如上说」:意谓就如「无常」经文所述一样,同样地,过去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有八经也如上述。
2、「如已生恶不善法当断故,如是未生恶不善法令不生……摄心增进,八经亦如上说」:意谓就如已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应当断除的缘故;同样地,未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使它不会生起……收摄散乱的心使不断增长等法,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3、「如当断无常三十二经,如是当知……当没,一一三十二经,广说如上」:意谓如「当断无常」之三十二经,同样地,当知……当没等七法,每一法也有三十二经,都广说如上。
一八一、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当修习「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欲三摩地断行成就如意足』。应当断灭什么现象的无常呢?我说应当断灭物质现象的无常,应当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无常,所以要修习『欲三摩地断行成就如意足』。」就如经文的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修欲定」的经文一样,同样地,对精进定、意定、思惟定等法,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就如「当断」的三十二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三十二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一经注释:
1、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又作「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简称「欲如意足」,或「欲神定」,为「四神足」之一。原系一种禅定,修此禅定则能如意开发神通。欲是希求,谓由欲乐圣道所获得的三摩地(即三昧,定之意),故名欲三摩地;又修习「四神足」时,为要求断除所有烦恼,为圆满成办三摩地,有八种断行,又叫作八种胜行,即欲、策
励、信、安(轻安)、念、正知、思、舍(行舍)。成就三摩地的断行,所以叫作「断行成就」。出世间法最胜自在,叫它作「胜行」。修习「四神足」,能得能证出世间法,所以叫作「神足」(瑜伽义)。或者所有思求、所欲愿,一切如意,所以叫作「神」;能引发神,所以叫作「足」(婆沙义)。或者「神」是说诸神灵胜妙的功德,这「四神足」为诸神灵妙德所依止,所以叫作「神足」(俱舍义)。又据「大智度论」卷十九说,能获得四种定以摄心,可使智力定力相等,所愿皆得,所以叫做「如意足」。
一八二、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信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相信正道及助道法的信根。到底是要断灭什么无常法呢?我说应当断灭物质现象的无常,应当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无常,所以要修习相信正道及助道法的信根。」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的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信根」的八篇经文一样,像这修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四法,有八篇经文如上述。
就如「当断」的四十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四十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二经注释:
1、信根:为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之一。所谓信根,就是要相信正道及助道之法,如此便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所说正道即指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助道即指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
一八三、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信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应当修习由信根增长的信力。到底是要断灭什么无常法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由信根增长的信力呢?我说是为了断灭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由信根增长的信力;也是为了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要修习由信根增长的信力。」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有八篇的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信力」的经文一样,像这修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等法,有八篇经文如上述。
就如「当断」的四十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四十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三经注释:
1信力:为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慧力)之一。五力与五根相对,是五善根的更进一步增长。谓五善根虽生,然恶犹未破,所以便须修习,令根增长,至根成恶破为止,所以叫作「力」。信力,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止诸烦恼,不被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一八四、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念觉分。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要修习时时观念正法的念觉分。到底是要断灭什么无常法的缘故,所以要修习时时观念正法的念觉分呢?我说是为了要断灭物质现象的无常,所以要修习时时观念正法的念觉分;也应当要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无常,所以要修习时时观念正法的念觉分。」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的经文,有八篇经文都如上述
就如「念觉分」的八篇经文一样,像这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等法,每一法都各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当断」的五十六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五十六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四经注释:
1、念觉分:为七觉分之一,七觉分是修习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择法觉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二、精进觉分|即以勇猛心,
力行正法。三、喜觉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四、轻安觉分(除觉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五、念觉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觉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七、舍觉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一八五、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正见。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正确的知见。到底是要断灭什么无常火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正确的知见呢?就是为了要断灭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正确的知见;为了要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正确的知见。」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如「正见」的八篇经文一样,像这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法,每一法都各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当断」的六十四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五十六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五经注释:
1、正见:为﹁八正道﹂之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八正道是:正见、正思(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精进(方便)、正念、正定,是八条圣者的道法。
一八六、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苦集尽道四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有人已被火烧到头发和衣服了,你应当怎样去救他呢?」
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啊!这时应当生起强烈的欲愿,殷勤运用各种方便善巧及时抢救,把火扑灭。」
佛陀告诉比丘说:「人们的头发和衣服遭火烧燃还可暂忘,可是无常的盛火就应当把它除尽断灭掉。为了断灭这无常盛火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苦集尽道四谛。是为了要断灭什么无常法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苦集尽道四谛的呢?我说是为了断灭物质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苦集尽道四谛;为了要断灭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无常的缘故,所以应当修习苦集尽道四谛。」就像这样地广为解说,乃至于……。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无常」的经文一样,像这过去无常、未来无常、现在无常、过去未来无常、过去现在无常、未来现在无常、过去未来现在无常等法的经文,也如上述。
如「苦集尽道」的八篇经文一样,像这苦尽道、乐非尽道、乐尽道等法,每一法都有八篇经文,也如上述。
就如「当断」的三十二篇经文一样,像这当知、当吐、当尽、当止、当舍、当灭、当没等法,每一法都有五十六篇经文,也都如同上述。
第一八六经注释:
1、苦集尽道:此即四圣谛,又作苦集灭道。苦谛,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人生的真相;集谛,是说明人生痛苦是怎样来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于凡夫自身的愚痴无明,和贪欲瞋恚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的不善业, 结果才会招集种种的痛苦;灭谛,是说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归宿的真理;道谛,是说明人要修道才能证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种,主要是指修习八正道。此四圣谛括尽了世、出世间的两重因果。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一八七、本经叙说为断五阴无常,应修习无贪法句。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