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与方法—以《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为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23-07-11 10:13:25作者:地藏经全文网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与方法
──以《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的“慈悲喜舍”观为基础的初步探讨
◎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王惠雯
本文主旨拟在探究“觉之教育”的实践原则,透过《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的“慈悲喜舍”观之阐释,期能为现代的教育方法安立一根本的理念依据,以及实际的方法步骤。
身为一位教师,肩负载道之责,除了需要具备传授知识的技巧,更应怀持高尚的人格精神理念,将教育的功能充份开展。以“教育”为一整体来看,牵涉到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或体制等等方面的复杂互动关系,依于不同的基源问题,将形成不同的教育理论。
“觉之教育”的理念基本上即含摄整体的教育理念,特重阐明“觉”的义理、本质、方法(觉义、觉性、觉法)。其实践的理念原则并不需特别预设宗教-神性的立场,而是由“人”本身做为起点而开显完美的人格成长。在教育实体中,因“觉”的开显作用,将能充份实现教育的功能-因人设教、因教而成,师、生、法三方面共融成一互相成长的实体。
然而,圆满实现此一教育理念的可能性,其基础主要有赖于教师的自觉性。 台湾近年来教改之风盛行,但仍未发展出成熟稳健的体制。每年皆有无数的施教者与受教者在校园中穿梭来往,明显的,“人”应当是教育中的实存主体,因而“先明其人而后施其教、先成其人而后成其教”是较具实效的基础思考模式。
在《维摩诘经》中主要阐明大乘佛法的义理-以“心净、众生净、国土净”为诉求,说明菩萨随发菩提心,则有纯净意乐,乃至能有清净有情,以严净佛土。进而有清净法教、清净妙慧智行、清净自心及妙功德。(玄奘译本)太虚大师认为:维摩诘居士“自居师位,教化他人,盖以净佛国土,须由教化众生而成故”,此净佛国(化他)和华严入法界品所说的证行法身(自行),实则同一佛法。[1]由此可见其特重教育概念的阐发。
一般咸认为佛教教育强调平等、慈悲、随机教化,和中国儒家传统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原则相似。或是认为佛教传统上重视出世间法的教导,并不强调世俗知识的传授,因而质疑: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恐无法培育出国家社会所需的“全人”(全方位的在世存有者)。事实上这是出于对于佛教教理的片面了解所致;从大乘佛法以及人间佛教的观点,现实生活中的清净佛国能够成就,也应该成就。透过自觉觉他的教化理念,共成严净国土,开展世间的殊胜价值意义,正是“觉之教育”的发展目标。
为了明了上述理念开展的可能性基础,本文拟先探究《维摩诘经》中的慈悲喜舍观,包括:以大乘空观观众生,如何衍成无住而生一切法的义理,并理解慈悲喜舍行的实践原则;再思考“觉之教育”理念的安立,及其在现代教育发展中进一步实践开展的可能性。
一、《维摩诘经》中慈悲喜舍的教育观
(一) 经中他品所述的慈悲喜舍概念[2]
1.修集慈悲喜舍之善法,以成就众生土,成就严净佛土:
<佛国品>中包含经文之序分,是经宗分之全部纲格,[3]其中标举出菩萨和有情众生之间的关系,应当知其根机为何,与其同处以教化,善于安立众生,使其蒙益:
菩萨摩诃萨三万二千。皆为一切众望所识。…善知有情诸根胜劣。…常思示现诸有趣生。为大医王善知方术。应病与药愈疾施安。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大正14,页557c~558a)
佛陀(世尊)强调成就众生即是成就佛果,成就有情土即是成就佛土:
尔时世尊。告众菩萨。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所以者何。诸善男子。一切菩萨随诸有情增长饶益。即便摄受严净佛土。…菩萨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虚空。唯为有情增长饶益生净功德。即便摄受如是佛土。摄受如是净佛土者非于空也。(同上,页559a)
因此,增长饶益有情以生清净功德,即是摄受与其相应的佛土。此一基础则是奠定在知一切法空而摄受佛土。然而应当了知:不离众生得净国;虽解于空,不可但以空而得。[4]因此,需修善行。
经中提到宝性赞叹佛陀所具之平等慈愍心:
八法不动如山王,于善不善俱慈愍,心行如空平等住,孰不承敬此能仁。(同上,页558c)
佛由于体悟一切法空,所以内心能够平等如虚空,于善、不善者皆平等慈愍饶益。菩萨修持净功德,发起相应善心行,即摄众生来生其国。如修“慈”等四无量心,亦能为严净佛土:
四无量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常住慈悲喜舍有情来生其国。(同上,页559b)
以下在<方便品>中则提到如来身为无量善法所集成:
诸仁者。…。于如来身应起欣乐。所以者何。如来身者。无量善法共所集成。从修无量殊胜福德智慧所生。从修无量胜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所生。从修慈悲喜舍所生。…诸仁者。如来之身功德如是。汝等皆应发心求证。汝等欲得如是之身息除一切有情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同上,页561a)
2.慈悲喜舍的意义:
在<菩萨品>中提到慈悲喜舍的内容,即是平等心、忍疲苦、悦乐法、断爱恚四者: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悲是道场。忍疲苦故。喜是道场。悦乐法故。舍是道场。憎爱断故。(罗什译本,大正14,页542c)
慈是妙菩提。于诸有情心平等故。悲是妙菩提。于诸疲苦能忍受故。喜是妙菩提。恒常领受法苑乐故。舍是妙菩提。永断一切爱恚等故。(玄奘译本,大正14,页565b)
3.以解脱心悲愍众生使离系缚:
在<文殊师利问疾品>中,维摩诘居士告诉文殊菩萨应观诸病非真非有,当于有情发起大悲:
妙吉祥。有疾菩萨应自观察。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一切有情所有诸病。亦非真非有。如是观时不应以此爱见缠心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唯应为断客尘烦恼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同上,页569a)
所以者何。菩萨若以爱见缠心。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即于生死而有疲厌。若为断除客尘烦恼。于诸有情发起大悲。即于生死无有疲厌。菩萨如是为诸有情。处在生死能无疲厌。不为爱见缠绕其心。以无爱见缠绕心故。即于生死无有系缚。以于生死无系缚故即得解脱。以于生死得解脱故即便有力宣说妙法。令诸有情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同上)
菩萨发慈悲心不以爱见烦恼心缠绕,而是为断烦恼,以求解脱之心使自、他得离系缚。因为目标明确(为求解脱),故不以爱欲烦恼心之故而流转生死。然又因为悲愍生死轮回中的有情众生,以求断除客尘烦恼,所以能不厌生死。由此可见大乘佛法的所强调的菩萨慈悲之道,并不是出于贪爱心。然而实际上要从慈爱心中析离、不杂贪爱心,并不像概念区分一样轻而易举。
为化导有情众生,圆满成就菩萨行以严净佛土,<观众生品>即特从大乘空观的角度加以阐释。
(二)<观众生品>中慈悲喜舍观之义理分析(智、悲、行)
1.大乘空观-明众生无自性空
为成就严净佛土,菩萨应当:
正观一切有情,譬如幻师观所幻事。(大正14,页572c)
应正观察一切有情。所以者何。诸法本空真实无我无有情故。(同 上)
就像有智慧者,观察水中月、镜中像等之无常生灭的幻象,毫无实性。又如观察第五大、第六蕴等丝毫没有存在可能性者。观梦悟之后,梦中所见之虚。一切诸法空性、无我、无众生。
以真实智慧观察,即是大乘空观的看法。正因为透视众生的空无自性,始能毫无厌倦的利导众生。[5]太虚大师以天台三观之说,阐明此一空性之理:
此章为如幻非有观,亦名从假入空观,…。谓有情世间、器世间,皆为和合、相续、假相而成,妄执为实。凡修行人,便当观此假相为空,以遣其执。幻师喻众生自心,幻人喻变造诸相,虽有业用,但知空寂。[6]
然而,诚如<佛国品>中所说,“如是知一切法皆如虚空,…摄受如是净佛土者非于空也”,应当观有情众生如幻非实,遣执之后需进而修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但一般人的思维心,不易理解如何可能采取“无众生实性”的观念同时,已将对象遣除,却又能依之而修善法,进而成就众生土与佛土?究竟实与空之间应当如何如法观之?
对天台大乘空观的理论来说,以空遣执,是之所以采取空观的意义。遣执之后需再由空出假,由假达于中观。因此,<观众生品>中即进一步藉文殊菩萨提问:如何在空观的基础上加以修学四无量心。
2.慈悲喜舍行:
在佛教中对于慈悲喜舍所采取的基本看法是与乐、拔苦、随喜、平等心,[7]而《维摩经》中则说平等心、忍疲苦、悦乐法、断爱恚。在<观众生品中>则提到为有情说如斯法令其解了、将一切功德善根回施有情、饶益有情欢喜无悔、平等饶益不望果报:
妙吉祥言。若诸菩萨。如是观察一切有情。云何于彼修于大慈。无垢称言。菩萨如是观有情已。自念我当为诸有情说如斯法令其解了。是名真实修于大慈。(大正14,页572c)
妙吉祥言。云何菩萨修于大悲。无垢称言。所有造作增长善根。悉皆弃舍施诸有情一切无吝是名菩萨修于大悲。(同上,页573a)
妙吉祥言。云何菩萨修于大喜。无垢称言。于诸有情作饶益事欢喜无悔。(同上,页573a~573b)
是名菩萨修于大喜。妙吉祥言。云何菩萨修于大舍。无垢称言。平等饶益不望果报。是名菩萨修于大舍。(同上,页573a~573b)
以上的慈悲喜舍观是从“布施”的观点来说,[8]包括法施、法供养、饶益有情、平等及无住施。其中有关慈的部份说明较详,总共提到二十九种行慈的方法。[9]总结即在于真实慈,所谓“菩萨通达一切众生如幻,法性究竟空寂,…因为这样行慈,深达诸法幻生,无有法的自性,…既无能教的菩萨,亦无所化的众生。”[10]其中即包含自利、利他所需成就圆满的诸种菩萨行原则,以及断证之德与觉行等。大抵融合对于法性之了知的真实慧与行慈相应所开展的实践。
至于悲与喜、舍则只略述,太虚大师认为:以广显略,以略摄广,见慈为根本自心;能明乎慈,即明乎悲、喜、舍矣。[11]
3.无住为本立一切法:
欲除一切有情烦恼。当何所修。曰欲除一切有情烦恼。当修如理观察作意。又问。欲修如理观察作意。当云何修。曰欲修如理观察作意。当修诸法不生不灭。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又问。善不善法孰为本。曰以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曰倒想为本。又问。倒想孰为本。曰无住为本。妙吉祥言。如是无住孰为其本。无垢称言。斯问非理。所以者何。夫无住者。即无其本亦无所住。由无其本无所住故。即能建立一切诸法。(同上,页573b)
太虚大师认为:“无住为本”,谓真如不守自性妄动──非真如不守自性,因无明妄动,瞥尔一念,自离自性。总之,根、身、器界种子之相,皆由八识显现。但八识所由能显现此根、身、器界种子之相者,又实依无住(即真如不守自性妄动),与真如(即具有恒沙无量妄染之真如)二者为本耳。依无明为不觉义,依真如为觉义。此经虽显此种种不净之法,是在善修者反之从真如为本,则又皆为种种净法。此段为全经示行之径路。[12]
(二)慈悲喜舍观的特色
综观以上可见《维摩诘经》的慈悲喜舍观系以大乘空观为主要的理念基础。因为成就佛国净土,须以成就有情众生为介,因此修行者应以自心净,进而达众生净、国土净。和小乘及藏传佛教对于四无量心的探讨相较,[13]《维摩诘经》中并未特别显明其“修学次第方法”,[14]但其所示的教学理念值得进一步加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