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如何忏悔、忏悔的意义和忏悔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4-09-15 02:18:55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如何忏悔、忏悔的意义和忏悔的重要性

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誓不再作。

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谓修将来之善果,改已往之恶因,是名忏悔。

“业不重不降娑婆,情不深不生娑婆。”?如果我们不是曾经累世造过很多恶业重罪的话,是不可能感召来到这三界火宅的。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维摩诘所说经》中说:“自身尚缚,欲解他缚,无有是处。”如果自己业障未净,那根本谈不上利益众生。所以要“远罪净身心,誓断诸恶业”。

《止观》曰:“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金光明经》云:‘所谓金光,灭除诸恶,千劫所作,极恶重罪,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众罪,悉皆灭尽,我今已说,忏悔之法,是金光明,清净微妙,速能灭除,一切业障。’

《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

《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

《忏悔五法》比丘忏悔罪时行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礼大比丘足。说所犯之罪名。

《普贤行愿品》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金光明经》中云:“千劫所造无边业,一次作忏亦得净。”

一、佛教忏悔一词意义追索渊源

佛陀释迦牟尼---世尊在《业报差别经》中讲到:“复有业作而不集。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

我们如果做了恶事,造了恶业,但是后悔了,对于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恶果十分恐惧,深深自责,发誓以后不造。这样果报就是做而不集,业果最终不会聚集显现,这一“作而不集”其实讲述的就是忏悔。

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到东汉末和三国时期开始扩大其影响,经魏晋南北朝期间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中的磨合,至唐宋,在精神领域,终于成为与儒、道既对立又互补的鼎足而三的思想文化体系。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作为其宗教理论和宗教活动的一个部分,“忏悔”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也日益扩大。

众所周知,“忏悔”乃汉译佛经中一个中外合璧的词语,“忏”为梵文“忏摩”的音译,“悔”则为“忏摩”的汉语意译,“忏摩”的原义为有意或无意地触犯了别人而请求原谅。梵语中另有“提舍那”一词,意为“说罪”,即通过检讨自己的过失以求消除罪孽。在初期的汉译佛经中,将二者混而为一,省略称之为“忏”,又因为请求原谅与检讨过失皆出于自责,而自责与“悔”的心理情绪相通,故于“忏”后又附之以意译之“悔”。这样,“忏悔”就具有了自己承认并对人发露所犯罪过以求容忍宽恕之义。“忏悔”在佛教的宗教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佛教教规规定,信徒皈依佛门之前,必须首先忏悔往业,然后方可为僧团所接纳。出家修行后,若有过犯,应随犯随悔,至少应于每半月集会诵戒时,予以悔净

二、如何忏悔

有生死就有轮回,在我们无法计算的轮回中,自己造作了无数的恶业。龙树菩萨云:一切痛苦皆由恶因而来,一切安乐皆由善因而来。因为这些数不清的身语意三恶业,阻止了纯净的菩提心从心底生起,我们要求得解脱的道路就会障碍重重,忏悔是此时此刻唯一的办法。

忏悔有理忏与事忏,佛教讲“一切唯心造”,一念善则善,一念恶即恶。理忏的道理就是“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空,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心空则罪消,但此理过于高妙,没有特别的佛教修养功夫和深厚的慧根及善根不能得。佛教通常所说的忏悔是事忏,事忏乃是按一定的修忏法以忏除罪业(心、事两方面)的佛教活动。汉地通行的忏法有两类:一类是集诸经法义,忏悔罪过;一类是依天台教义,修习止观的行法。

据佛教史载,最早的忏法是刘宋时代出现的药师行事。《药师忏》是一种专为消灾延寿的法事,现在所通行的《梁皇宝忏》是梁武帝萧衍根据大乘佛教的经义,召集京邑大德法师,专为讨论僧人是否应实行断肉制而定出。佛教原实行禁食“荤”制,“荤”是专指大蒜、葱这类气味浓烈、富于刺激的食物,“荤”与“肉”是两种概念。印度佛教实行乞食制,而印度的素菜类种植也比较贫乏,僧人沿户行乞,所食物品随人施舍而定,只要不是亲眼见到被杀,或专为“我”而杀的肉类,僧人乞得皆可食。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人行乞制度逐渐改变,且汉地特产丰富,有条件实行断食肉制。提倡吃素,更能体现佛教的慈悲利生精神,所以,僧人素食,经梁武帝的提倡,自然被佛教界接受而在汉地流行,并成为一种制度确定下来。除《梁皇宝忏》外,现在比较通行的还有《万佛名忏》和《慈悲水忏法》《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三十五佛忏悔》也属同一类忏悔法。

修习止观的忏法创始于智顗大师,该法有比较严谨的组织程序,总有十条:一、严净道场;二、沐浴净身;三、以三业(身、口、意)供养;四、奉请三宝;五、赞叹三宝;六、礼拜;七、忏悔;八、行道旋绕;九、诵经;十、坐禅正观实相(诸法之究竟)。后世天台宗学者依循这个组织形式,编制了多种忏法,如《往生净土忏愿仪》、《大悲忏法》、《地藏忏法》等。这类忏法的本旨是借礼赞行忏以安定身心,通过诵经、坐禅正观诸法实要(究竟),如是周而复始的修行,以期悟入佛道,证得圣果。

三、七种忏悔心

忏悔的时候,有所谓的七种忏悔心,借由这七种心,一方面对自己产生深刻而强烈的提醒作用,一方面也能唤起利他的慈悲与智慧的空观。

首先是“大惭愧心”,世间上的人,一天到晚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怎么样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乐,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头不停地追逐美味,身体不停地追逐妙触。人们很少能够去考察生命的内在,只知道随着欲望而忙碌。由于一味地执着外境,结果迷失了自己,这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迷己逐物”。因此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失落、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缘故。唯有对自己的言行生惭愧心,才能进一步有忏悔的意愿。

其次为“恐怖心”,知道自己所造的罪业深重,知道业果的报应不爽,而生起担心命终堕入恶道的恐怖心,这种怖畏心,能提醒自己随时随地注意身口意三业。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所种的业因,是自种因,自受果。而现前身口意三业时时造作的业因,又正是自己未来应受的果报,前因后果,循环不断,也没有丝毫差错,即经中所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不少领域的人们在丧失了因果正见的,科技的发展并没有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导致无有正见的人心迷失、道德沦丧、社会动荡、家庭破裂。嗔心的放纵,因果业力使得世界有共业的地方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暴力枪杀频频发生,人们居无宁日食无安日;贪心的放纵,使得上行下效,人们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不顾一切地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于五欲之中的人们开始饱尝难以尽述的苦难:风雨不调、污染严重、灾难频仍,天下之大已经难以找到一方纯洁的净土;没有了亲情的抚爱和传统美德的熏陶,现代孩子只能任随社会的污流毒蚀幼小的心灵;杀业的泛滥、性欲的放纵,带来了癌症、爱滋病等可怕的绝症,人们的身心健康普遍受到了威胁;吸毒的瘾君子们被毒品摧残得成了人间活生生的饿鬼。有了恐怖心,也就能产生“出离心”,知道生死流转的恐怖与无奈,并能因此对这种流转之苦产生出离心。

但是只知道自己出离是不够,还要能希望众生也远离这种流转之苦,这就是“菩提心”。

发起无上菩提心,慈悲对待一切众生,不分亲、疏、厚、薄,也不论对方是否对自己有害或有益,都平等没有差别,这就是“冤亲平等心”。

而我们之所以能从三界火宅中得救度,最要感恩的是佛菩萨的慈悲智慧以及诸大善知识的指引,因此在忏悔业障的同时,也应生起“感恩心”。

最后,则应以佛法的究竟义来看忏悔,知道罪性本空,一切都是因缘而生、颠倒妄执而起,“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空,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一方面仍能积极忏悔罪业,一方面在忏悔之后,放下心中的挂碍,以清净心继续精进修行。

【七种忏悔心】 [出慈悲水忏] 。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二恐怖心谓我等既是凡夫。身口意业常与罪相应。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应堕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苦。如此实为可惊可恐可怖可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三厌离心谓我等汉观生死之中。虚假不实。如水上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犹如车轮。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是不净。甚可厌离。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四发菩提心梵语菩提。华言道。谓欲得如来身者。当发菩提心救度众生。于身命财无所吝惜。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五冤亲平等心谓于一切众生无冤无亲。起慈悲心。无彼我相。平等救度。当以此心普为忏悔也。六念报佛恩心谓如来往昔无量劫中。为我等故。修诸苦行。舍头目髓脑等。如此恩德。实难酬报。我等欲报如来恩者。须于此世勇猛精进。不惜身命。广度众生。同入正觉。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七观罪性空心谓我罪性本空。无有实体。但从因缘颠倒而生。当知罪性不在内外。不在中间。本来是空。罪亦何有。若能运此心观。即是真忏悔也。

四、四力忏悔

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深明因果,知道种恶因,必受恶报。因而从言行上,甚至在起心动念处,严防种错了因,就避免受恶报。而凡夫不畏因果,平时纵贪嗔痴,犯杀盗淫,大胆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做,直到恶报现前,才恐惧后悔,已毫无用处。我们学佛的人,应学菩萨修行,一方面净化身心,检点言行,处处止恶防非,不再种恶因;一方面时时为众生设想,多做利人的事,广种善因。这是我们应当遵循的利己利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光明大道。要想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也必须从这里做起。

学佛,其最基本的一条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认为,行善是功德的积累,成佛的基础,罪恶则导致众生的生命轮回之苦。罪恶的生起,在于众生的“无明”。无明就是不明存在的本质,生命的究竟,所以也叫“惑”。此惑能生诸业,而导致各种相应的果报。众生的“惑”主要表现为贪、嗔、痴三个方面,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戒恶,既要断除过去所造的种种恶业,又要斩尽那些造恶作业的心念,所以佛教要求学佛者应有一种惭愧心、警觉心。

忏悔是消业、去灾和功德积累的前提,应该接受的果报,必须承担。如依四力忏悔,则可以使重业减轻,轻业变无,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首先是忏悔净出罪力。应该醒悟到从无始以至今生,因为贪嗔痴慢所犯下的一切罪业和这些过失招致的可怕业果,在三宝前要诚恳地发露,不要有一丝隐瞒,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造作,把痛苦的种子从心里拔除。所谓人命呼吸间,要思维人生无常,遭罪无义,死后诸般可怕之事,珍惜这个可以忏悔业障的殊胜因缘。

其次是依止力。三业不净,轮回的痛苦就不可避免,只能在六道之中头出头没,因此必须要在生前寻求救护者、寻求清净所依。经典告诉我们佛陀具有圆满的功德,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佛法,能避除一切众生的畏惧痛苦,给予究竟安乐;并且一切菩萨也是我们的依止对境,也能清除我们的罪障。依止力就像中毒的人寻找良医为其救治,我们一旦对恶业生起了厌患,明白自己所造恶业的可怕,也需要有对治的良医好药。此处以总依三宝。

第三是对治力。通过发露并找到所依以后,要尽快的闻思修佛法,调伏烦恼积集资粮。认识到有机会修学正法,解救自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丢失谁能给我们大无畏的心境,如何能脱离生死之苦呢?我们没理由再懈怠放逸。对治力的修法很多,有皈礼诸佛、持念佛号、读诵大乘经典、信解空性、观念百字明等咒语,塑像造塔供养等等。经中提到:修忏悔也是一种积集资粮的方便,不但不失坏善法,而且能增长善根。如此看来对治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文章来自佛教知识百科有改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