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五)灵通妙用 2.无通菩萨
发布时间:2024-07-26 02:18:51作者:地藏经全文网僧问郢州芭蕉山山圆禅师曰:「无神通菩萨为什么足迹难寻?」
(缘起于本体界,行者证入体性后,现无相之像,故菩萨不现神通,其足迹亦难寻。心是无形无相,菩萨常觉而不住,将何以寻找得到其足迹?)
师曰:「同道方知!」
(无神通菩萨,法身与虚空一体,亦即遍一切处,仅达此境界行者方知。)
僧曰:「和尚知不?」
(似有逾越,始有此一问。)
师曰:「不知!」
(既言法身无形,何人能知,何人能寻?)
僧曰:「为什么不知?」
(妄心何其重!追问到底。)
师曰:「汝不识我语!」
(不是诗人不对诗,与你说倒可不必! )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略称,我们知道所谓菩萨是觉有情之义。菩提萨埵分开来解释可以这么说,菩提者─觉、智、道之意;萨埵者─众生、有情之意。此处菩萨是何等境界,有觉未达等觉,有等觉未达妙觉。所以此处菩萨觉是觉了,不够彻底,悟是悟了,不是全悟、真悟,所以被译为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故菩萨不是完美的佛道人,是还有余习的人,只是要求未来能成佛的一个行者。
菩萨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三者心地上各有不同的修证,后两者有果位可证,菩萨道无果位可言,仅是要成佛果位的过程中,对于佛慧之修证而已。声闻乘者持戒清净,依师而修,规范自心达圆满清净境界,主要以佛陀所说的阿含经、四圣谛、四念处、四神足、五根、五力、八正道等义理,对于人、法二种法缚证得解脱,心通精合能现六种神通者。缘觉乘行者系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缘修十二因缘观,也依卅七道品而修习,更重要者以卅七道品中的七菩提分自悟得些许菩提觉慧,故名称上加一「佛」字,是为辟支佛、贝支迦佛(pratyeka-buddha)。对于辟支佛境界,《大智度》言缘觉者有二义:(1)出生于无佛之世,但以前曾服侍过佛因缘,在当世佛法未灭或已灭,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缘,自以宿世智慧得道。(2)佛者当自觉不从他闻,观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得解脱道,觉慧现起得辟支佛道果
。辟支佛行者亦具足六神通,并已具足些许智慧,唯无菩萨等智慧之大,当然菩萨更无有佛陀之智慧。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慧)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果地佛者(如释迦牟尼佛)是全不依他闻,而全盘自觉、自悟得成佛果位者,始能称之为果地佛,其智慧无量无边,知见无量无边,神通无量无边。菩萨者是修菩萨道(bodhisattva-caryā)者,菩萨道行者想未来要成佛者。当然菩萨过去世已修习过四圣谛、十二因缘观、卅七道品,今生修习四净虑、菩萨行,主修六度、万行,或登地菩萨的十度、万行,尽量要圆满自利、利他行,未来有一世当要成就佛果之道。故说菩萨道乃成佛之正因,成佛乃菩萨道之结果;欲成佛地、成就无上智慧者,必先行菩萨道。
菩萨圣位六十阶,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菩萨地、十如来地等六十。依《楞严经》圣教量言,破受阴尽者得十信始位,证得阿罗汉、辟支佛者得第十信位住,所以菩萨乘当从十住位开始,始称为行菩萨道。华严宗、天台宗等称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为三贤位,此等圣人可称为地前菩萨,以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及万行为主。行者一入十地菩萨位或金刚菩萨位,以修十度(上加方便、愿、力、智等四度)及菩萨利众万行为主。所以前者可称为小菩萨,后者是为大菩萨。
2.释题
本公案名为「无通菩萨」,意即无神通的菩萨。菩萨当然以追求智慧为主,向成佛大道迈进,有无神通是与境界有关,小菩萨无神通,大菩萨以自力现神通,或以咒语神变代替神通。现在是末法时期,佛弟子谈到神通就敬而远之,其实真修行者心清净后是有神通的,譬如说古代的阿罗汉、辟支佛们,他们大部分都是有神通的。反观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业障深重,道业不专入,不肯下心、苦心修学,就一意想要神通,那是本末倒置。所以我们要有自知之明,若一个人心不清净,戒律不守,未达漏尽,而能有所谓的真神通(非小通、善境界等),那真是着魔 ,着魑魅、魍魉了。
谈到菩萨有多种分类,依悟解浅深菩萨有十种内涵,即:种性(gotra)菩萨、入(avatīrna)菩萨、未净(a- uddhā aya)菩萨、净( uddhā aya)菩萨、未熟(a-paripakva)菩萨、熟(paripakva)菩萨、未定(a-niyati-patita)菩萨、定(niyati-patita)菩萨、一生(eka-jāti-pratibaddha)菩萨、最后身(carama-bhavika)菩萨。凡夫本有凡夫性,未得净心但有菩萨心者称为菩萨种性;发心修学者称为入菩萨;已入而未达净心地者称为未净菩萨;入净心地者称为净菩萨;净者未入毕竟地者称为未熟菩萨;入毕竟地者称为熟菩萨;熟者未入定地者称为未定菩萨;已入定地者则称为定菩萨。熟菩萨又有分二种:(1)一生,乃次第得无上菩提菩萨。(2)最后身,乃此生得无上菩提菩萨。
进一步说明菩萨德性,可分在家与出家菩萨,会退转菩萨(vivartya鞞跋致)与不退转菩萨(avinivartanīya阿鞞跋致),生身菩萨(未断烦恼者)与法身菩萨(断烦恼、得六神通者),生死肉身菩萨与法性生身菩萨,大力菩萨与新发心菩萨,顿悟菩萨与渐悟菩萨,智增菩萨与悲增菩萨等种种分类。对于小乘行者回心入菩萨位(渐悟之菩萨)而言,从「不还」与「阿罗汉」回心者,由于断欲界之烦恼,故为智增菩萨;从「预流」与「一来」回心者,则为智增或悲增菩萨。所以对于十信位(小乘行者)菩萨称为新发意之菩萨,可说是住前信位相之菩萨与假名之菩萨等。
依据法相宗所说,言及智增与悲增菩萨,在有关「八地」以前菩萨之分类时,直往菩萨(顿悟之菩萨)尽伏俱生起烦恼障之现行,立即受变易身,成为智增上菩萨;至第七地之满心伏尽后,受分段身,成为悲增上菩萨或大悲菩萨。修行人依其种性可分为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等六种性,仔细分各修行境界,心地有如下十种性,即:(1)凡夫性,包括不修行与天界不学佛法之天神等。(2)信行性,听闻善知识之教,而如是信受奉行之三贤位。(3)法行性,信奉佛说及善知识之教而修行之四善根位(暖、顶、忍、世第一)。(4)八忍性,即具有八忍见道位。(5)须陀洹性。(6)斯陀含性。(7)阿那含性。(8)阿罗汉性。(9)辟支佛性。(10)佛种性。
上述第四之八忍者,谓于「见道」观四谛,而生无漏之忍,共有八种。未成佛道前,都要依忍辱波罗蜜度到彼岸,就是所谓八忍者,其中前四种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谛,即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等四法忍;后四种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谛,即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等四类忍,合共八忍,由八忍成就八智,所以忍者是智之因,智者是忍之果。以此八忍正断三界之见惑,故为无间道,见惑既断,观照分明,则发八智,即得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等,是为解脱道法门。
菩萨所修之行,称作菩萨行,有关菩萨之一切法则仪式,称为菩萨之法式,以达佛果为目的之教,称为菩萨乘,其经典称菩萨藏。《梵网经》等即述菩萨应持之菩萨戒。
无神通菩萨一定是心还不净,心性未能通合,所以无法生起神变事,当然这是指小小菩萨而言。或有菩萨修空观、无相观、无愿观等三三昧,先要求得解脱智慧,所以还未学习或不善现于神变事,当然就无神通可言。世间四禅行者能学得五神通,圣道阿那含能得五神通,圣道阿罗汉能成就六神通。再就以十住位菩萨而言,二治地住就能常随空心,净八万四千法门,得清净妙心,即能智俱明了,游履十方而无障碍了,可说神足通无碍。所以十住位后菩萨都应有神通了,那大菩萨更不用讲了。
大菩萨神通无量,称为摩诃萨埵(mahā-sattva)、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一般称为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众生、法臣、法王子。在经典中所举出菩萨之异名有:开士(菩提萨埵)、大士(摩诃萨埵)、尊人(第一萨埵)、圣士(胜萨埵)、超士(最胜萨埵)、上人(上萨埵)、无上(无上萨埵)、力士(力萨埵)、无双(无等菩萨)、无思议(不思议萨埵)等。
3.语体文解
僧问郢州芭蕉山山圆禅师曰:「无神通菩萨为什么足迹难寻?」
有日一僧问郢州芭蕉山山圆禅师说:「无神通菩萨为什么足迹难以追寻?」真是菩萨者似应悟得法身,真菩萨已破色身、打破黑漆桶者法身活起,似应无有「神我」之相,一般低层次禅修者,当然不能窥知其形相与心念,所以说足迹难寻?若无色身菩萨具足空体法身相,也无有神变事,当然其足迹难以查寻得到。
按语说:「缘起于本体界,行者证入体性后,现无相之像,故菩萨不现神通,其足迹亦难以追寻。心是无形无相,菩萨常觉而不住,将何以寻找得到其足迹?」我等要体会佛、菩萨的存在与否,不是以有相见如来、菩萨,而是要以心感来体知如来、菩萨之体性。灵性高者普觉万物含灵,佛之法身无所不在,菩萨亦当如是。
禅师曰:「同道方知!」
山圆禅师回答说:「已证得此境界的同道方能知悉其踪迹!」佛、菩萨当能遍知有情、无情众生,当然亦能体知任何菩萨足迹、心念。一般行者何能知其境界与能力,所以同道方能知悉。我等虽不能知道,但深入经藏,亦能知道一些端倪。
按语说:「无神通菩萨,法身与虚空一体,亦即遍一切处,仅达此境界行者方知。」佛、菩萨、无色身众生等,若没有修到佛、菩萨的境界,是不能遍知十二类众生相或其心念。有形众生有天眼者能见,但不见得全部都能见;无形众生若没达佛、菩萨境界者是不能知悉的,所以说同道方知。再以心念而言,天神不知须陀洹心念,须陀洹不知斯陀含心念,斯陀含不知阿那含心念,阿那含不知阿罗汉心念,阿罗汉不知大菩萨心念,大菩萨不知佛心念。所以说同道方知,若不同道者有两种情况,一者证得上位者能知下位者之心,但下位者不知上位者之心,祇有同道能知同道之心念、形相等,或知其下位者之心念与形相。
僧曰:「和尚知不?」
此僧不知明细,大胆又问说:「和尚您知道其它菩萨行者之足迹吗?」此僧亦是太肤浅,不知真实境界,又喜欢探讨超出自己层次的问题。按语说:「似有逾越,始有此一问。」学佛法精神在于「一切法不可说」,经云:生、不生均不可说。儒家亦言:知者谓知,不知者谓不知,是知也。不知者不用强问,为何不用强问,有关修行境界若已超出自己所能体会的,强问也白问,纵使人家好心回答,你还是不能了知其实境。
禅师曰:「不知!」
山圆禅师回答说:「不知!」一切法不可说,禅师修证境界亦不可说,若有所说真是着了法执,非是悟道之人。佛法真悟得后,均不可说。法生、不生都不可说,所以才有六种不可说:生不可说,不生不可说,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
按语说:「既言法身无形,何人能知,何人能寻?」佛、菩萨能知众生心形,纵使已入灭佛都能被知悉。现依理推测,禅师对某些菩萨足迹应可知,当然某些也许真不知。所以禅师实言不知,但此处其义是复杂、多义的不知。
僧曰:「为什么不知?」
此僧不能理解,又问:「为什么不知无神通菩萨的足迹?」禅师知也不可说知,不知也不代表真不知,实是禅师难于落于语言,此僧也真妄想执着太甚。按语说:「妄心何其重!追问到底。」一般太肤浅者喜欢探讨超出自己所修、所知范围的问题,这种人修学佛法较会无所成就者,因善于用心意识,而不用体性空来悟道。一般学子默默潜修者,才能成为大器,成为佛教的栋梁。
禅师曰:「汝不识我语!」
山圆禅师不得不再加一句真实语:「你根本不知我所说不知的义涵!」既然什么法都不可说,随便答不知,你真以为「不知」之意是为不知,禅师故作不知状,以免坏了自己的修证。
按语说:「不是诗人不对诗,与你说倒可不必!」禅宗道人常言:不是诗人不对诗,非遇剑客不呈剑。两者不对盘无话可说,同道者是不将语、默对,所以同道又不用说,总归一句话:一切均不可说。
(2005.10.24.撰于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