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禅宗法脉」之二祖 阿难尊者

发布时间:2023-09-17 02:20:04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禅宗法脉」之二祖 阿难尊者

第二祖、阿难尊者

(一)乘愿再来,助佛扬化

“阿难”是梵语,翻译为“庆喜”。为什么叫庆喜?因为阿难出世这一天,恰逢释迦牟尼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又是迦毗罗卫国和邻国作战得到胜利。因为这两种都是很吉庆的,那么他的出生也是值得庆贺,所以给他起了名字,叫“庆喜”。

阿难尊者,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父亲是白饭王。他的哥哥呢?就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专门就和佛作对,来反对佛。那么阿难尊者,就是拥护佛。所以古人说:“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一个就是护持佛法的,一个就是毁谤佛法的。这位尊者,他的到来就是为了助佛扬法,护持三宝的。

(二)面如满月,目似妙莲

文殊菩萨曾经这样赞叹阿难的庄严、多闻:“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在佛陀十大弟子中,阿难记忆最强,仪容俊秀庄严,令见者心生欢喜。在当时僧团中年纪最轻,聪明而多闻。不但佛陀喜欢他,更有大众缘,尤其深得女众的尊敬。

阿难尊者为什么能“面如秋满月,目似净莲华”这样相貌庄严?就因为他在往昔持戒精严,所以相貌像秋满月。什么叫秋满月?秋天的月特别圆满,也就表示阿难的相貌特别地圆满。难怪摩登伽女一见就被深深吸引。

他无量劫来持戒精严,所以戒法庄严──以戒法庄严自己,所以相貌那么圆满,清净无染,很清净的,一点染污也没有。他也精严毗尼,研究种种的戒律、种种的规矩、种种的善法,也就是种种不犯错的这种的法律。

阿难有大众缘,尤其深得女众的尊敬是有原因的,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的出家,就是经阿难再三向佛陀请求,才得允许,于是有比丘尼僧团的成立。

阿难有功于女人,所以女人也对他特别有缘,他是教团里里外外最受女人尊敬的人。有一次,阿难和大迦叶尊者同在行化途中,路过比丘尼的兰若,比丘尼总是先请阿难开示,然后再请大迦叶。由于阿难的慈心、善良,常常给他的修道带来许多的麻烦和障碍,如摩登伽女的诱惑,以致佛陀常单独对年轻的阿难说教,要他避开女难,远离爱欲,日后必是绍隆佛种的传人。

佛陀因为看重阿难的善良细心、知道进退、不违所教,属意他为侍者。当时,舍利弗、目犍连也都向阿难劝说,要他当佛陀的侍者。阿难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误解、讥嫌,提出三个希望,要目犍连转呈佛陀:

第一、佛陀的衣服,无论新旧,他决不要穿着。第二、如有信众恭请佛陀至家中供养,他决不要随侍前去。第三、不是见佛陀的时候,他不到佛陀身边。

阿难的品格,获得佛陀高度的赞许,当时阿难仅有二十多岁。在他侍奉佛陀二十七年的岁月里,他遵照佛陀的意旨行动,跟随佛陀到各处弘化。因为有这样的因缘,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难的心中。每天跟随着佛陀,阿难的女难减少了,同时也成为佛陀与诸比丘之间的调和者。

做了侍者的阿难,虽然不像舍利弗和目犍连那么活跃进取,但也不像大迦叶的保守传统,他的温和友爱,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随喜性格,不论在家、出家,甚至外道,也都曾受到他的感召。他曾协助佛陀挽回为了爱欲打算还俗的掘多比丘的心意,并且鼓励他修行,使他证果;也曾调和过僧团的争执,使争执不下的人复归于好。他曾在只园精舍和舍利弗论道;在巴连弗城和跋陀罗谈说各种问题;在俱睒弥国为诸比丘说修道的要点;在东园曾代替佛陀应比丘之请,前去说法;他赞叹目犍连的孝心,宣扬富楼那的说法。在教内教外,他对人的道情法爱,充份的表现出他已经尽了大弟子的任务。

(三)多闻总持,慧性圆悟

阿难尊者多闻第一,什么叫多闻呢?就是他看的书多,读的书多,记忆力好,一听见什么就忘不了。所以结集经藏的时候,是阿难尊者和一些大阿罗汉在一起,将经藏结集出来的。

那么他这种的学问、这种的记忆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就因为他生生世世都严持戒律,生生世世都守规矩。有什么证明他持戒律、守规矩呢?就由他相貌圆满证明。佛有三十二相,阿难就有三十相,和佛差两种相好。因为他持戒精严,所以也就相好庄严。他绝对不加丝毫造作,保持本来面目,所以相貌就那么庄严。

阿难尊者虽然多闻第一,记忆力非常强,可是他只是学书,不用功修行;虽然他懂得那么多,都还是口头禅,没有真正有所得。所以在《楞严经》里,阿难是个当机众,因为他一向就是注重多闻,没有修定力,所以遇到摩登伽女的时候,就被迷住了。幸亏佛在祇园精舍知道了,从佛顶放光说《楞严咒》,叫文殊菩萨将咒往护,用这个咒去把他救回来。《楞严咒》的力量,能破一切外道邪术,所以当初阿难,就是佛用楞严咒把他救回来的。

阿难尊者修行得总持三昧;总持,就是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他有智慧之性,很圆融的,也悟道了。

(四)八种境界,不可思议

阿难尊者,他的记忆力非常好;不单记忆力好,而且定力也不错。他有八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第一、不受别请。《楞严经》里有一段叙述阿难受别请,而遇上摩登伽女把他摄到淫室里。之后是佛说《楞严咒》,叫文殊师利菩萨用这个咒,把阿难救回来。从此之后,他就再也不受别请了。因为以前他受别请,而发生这种危险。

第二、不可思议的境界,他不受佛的故衣。一般的比丘都欢喜穿佛穿旧了的衣服,最欢喜争着来求佛旧的衣服来穿,以为佛穿过的衣服,他们穿上就会增加智慧,灭很多的罪业,其实这都是一种贪心。阿难尊者他不求受佛的故衣,这是第二不可思议的境界。

第三、阿难尊者不见非时。怎么叫不见非时呢?就是不应该看的时候,他就不看;应该看的,他才看。那么也就是不合乎规矩的,他就不看;合乎规矩的,他才看。

第四、不生染心。染,就是染污的染。怎么叫不生染心呢?阿难尊者随着佛到天上去,或者到龙宫去,或者到阿修罗宫殿里去,看见天女,阿修罗女、龙女,生得非常美貌,但是他不生这个欲心,没有这种淫欲心生出来,所以这叫不生染心。

第五、阿难尊者知道佛入定的时候,入的是什么定,其余的比丘就不知道。所以这是第五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第六、阿难尊者知道佛在定中教化所有的众生,一切众生得到哪一种的利益,阿难尊者都知道,知道众生所得的利益。

第七、佛所说的法,阿难尊者完全都了解,都明白,这是第七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第八、阿难尊者他法不再问。他所听过的佛法永远记得,不需要再向佛来请问。所以阿难尊者有这八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五)结集经藏,万古流传

释迦牟尼佛还住世的时候,阿难尊者要求佛把以前他没听到的经典,再向他重复说一遍,佛答应了他。所以从佛一开始转法轮,到入涅槃所说的经典,他每一句都记得清清楚楚,因为他记忆力特别好。等佛要入涅槃,阿难又以四事请问佛,问到结集经藏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文字来代表。佛就说,应该用“如是我闻”四个字在经首。

佛陀涅槃后,大迦叶召开经典结集,阿难虽是多闻,但是尚未证悟,因此被摈斥在结集的石窟外

。大迦叶以长老身份教育阿难,数落阿难种种过失,以激励阿难奋发向上。终于在结集前半夜,阿难开悟证果,进入窟内,参与结集。阿难被大众推上狮子座开始诵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阿难将记忆中的大法完整背诵出来,所有在座的大比丘如同再一次接受佛陀的教诫一般,为之感动万分。

最初的经典《阿含经》,就这样结集与流传在世间。多闻的阿难,对佛法的流传与贡献无可替代;温文谦忍的性格,让人如沐春风,使后世的佛弟子永远怀念这一位圣者的风范。

(六)尊者转付,商那和修

释迦牟尼佛把正法眼藏交付给迦叶尊者,初祖就是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传给阿难尊者,二祖就是阿难尊者了;阿难尊者转付法于商那和修,所以三祖就是商那和修尊者。

(七)于恒河中,入灭如此

阿难老时深感“众生污垢太重,难以教诲。久留世间没有益处,可以赶快涅槃”于是传法之后就离开了摩揭陀国,前往吠舍厘国,来到两国的界河——恒河中间时,双方国王都派兵来抢,想让阿难留在各自的国家。阿难担心双方交战,就从船上升入天空涅槃,并化出烈火焚烧骨骸,骨骸又折断成两半,一半落在南岸,一半落在北岸。两位国王各得一份后回国建塔加以供奉。

他入灭时,不是就那么死了,而是涌身到虚空,在空中现十八变。证果的人,可以在虚空现十八变。这十八变是什么?就是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者身下出火,身上出水;或者在空中,又躺着,又坐着,又站着──就在虚空里边游行自在,现十八种的变化。这是罗汉的境界,差不多都有这样子。这时候,又刮风,又打雷,阿难尊者就入“风奋迅三昧”这种定,用三昧真火把自己烧了。

最后他的舍利被分成四份,一份就奉在忉利天宫供养,一份奉存到娑竭罗龙宫供养,一份奉给毗舍离王供养,一份奉给阿阇世王来供养,他们各建造宝塔来供养尊者的舍利。

西方二祖阿难尊者传法偈: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下期预告:【禅宗法脉】之三祖 商那和修尊者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