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卷第五
发布时间:2022-07-20 10:11:20作者:地藏经全文网白话佛经
白话大般涅槃经
常亲近同修 翻译
大般涅槃经卷第五
如来性品第四之二
这时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我并不赞同。因为诸佛世尊只有密语没有密藏。比如机器人,普通人虽然看见他能作出屈伸俯仰等等动作,却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内部的构造能让他们动作。佛法不是如此,能令众生都能知见。所以怎么能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呢?
佛赞叹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如你所说,如来确实没有秘密之藏。为什么呢?比如秋天的满月悬在空中,眼睛健康的人都能看到。如来之言也是如此。开发显露,清净无翳。愚蠢的人不能理解认为是秘藏,聪明人了达则不叫做藏了。
善男子。譬如有人攒了很多钱财,却非常吝啬不肯布施给救济贫穷的人。这样的积聚才叫秘藏。如来不是如此,如来在无边劫中积聚了无量的妙法珍宝。心中没有吝啬,常常布施给一切众生。怎么能说如来有秘藏呢?
善男子,譬如有人身体残疾,或许盲目或许缺手缺脚,因为羞耻而不想让人看见。因为别人看不见所以叫做秘藏。如来不是如此,所有正法具足无缺,让人看得见。如何能说如来秘藏呢?
善男子。譬如贫穷的人欠别人很多钱,因为害怕债主索要而把钱藏起来所以叫做藏。如来不是如此,不欠一切众生的世间法,虽然欠负众生的出世之法却并不藏匿。因为,常常把众生看作同一个儿子,为他们演说无上妙法。
善男子。譬如长者有很多财宝,只有一个儿子,非常疼爱,不舍不离。将所有的珍宝都展示给儿子。如来也是如此。将众生看作相同的孩子,没有偏爱。
善男子。比如世间人认为男女根(生殖器)丑陋鄙恶。就用衣服遮盖起来所以叫做藏。如来不是如此,永断此根,因为无根所以无所覆藏。
善男子。如婆罗门所有的言论,永远不想让刹利、毗舍、首陀等人知道。因为。因为他们的言论中有过恶。如来正法则不是如此,从头到尾都是至善。所以不能叫做秘藏。
善男子。譬如长者只有一子,时常挂念怜爱非常。来到学校希望儿子接受教育,因为担心学得慢,转回家中昼夜不停的教他学习半个字,却不教诲他毗伽罗论。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太小,没有能力接受。
善男子。假如长者教会儿子半个字,他儿子就能学会毗伽罗论吗?。迦叶回答:“不能,世尊。”佛问:“那么这个长者是对儿子所有秘藏吗?” 迦叶回答“不是的,世尊。因为孩子年幼所以不给他讲,而不是因为秘密所以吝啬的不说。因为如果有嫉妒、秘吝之心才叫做藏。如来不是那样,怎么能叫做如来秘藏呢?
佛说:“善哉善哉。善男子。如你所说。如果有嗔心、嫉妒、悭吝才叫做藏。如来没有嗔心、嫉妒,如何叫做藏?善男子。那大长者就是如来,所说的孩子就是一切众生。如来将一切众生看作相同的儿子。教育儿子就是指声闻弟子,所说的半字就是指九部经。毗伽罗论就是方等大乘经典。因为声闻没有智慧力。所以如来为他们说半字,即九部经典,而不为他们说毗伽罗论,即方等大乘。
善男子。上面讲的长者的儿子长大后有足够的学习能力了,如果若还不给他说毗伽罗论可以叫做藏。如果声闻具备能力,能接受大乘毗伽罗论。如果如来秘惜不给他们讲,那说明如来有秘密藏。但是如来不是如此。所以如来没有秘藏。像那个长者教会儿子认字然后再给他演说毗伽罗论。我现在也是如此。为诸弟子说完半字九部经,再为大家演说毗伽罗论:所谓如来常存不变
另外,善男子。譬如夏日起大云雷降注大雨。令播种的农夫丰收,不播种的却并没有收获。没有收获并不是龙王的过错,此龙王也没有所藏。我现在也是如此。降大法雨、大涅槃经。种善子的众生能得智慧的芽、果。没有善子的则无所获。无所获并不是如来的过错,佛如来确实没有所藏。
迦叶又说:“我现在确定如来世尊没有秘藏。可是佛所说的毗伽罗论,所谓佛如来常存不变。恐怕不是这样。因为佛曾经说过:
诸佛与缘觉 及以弟子众
犹舍无常身 何况诸凡夫
诸佛与缘觉以及众弟子尚且要舍弃无常之身,何况凡夫?现在又说常存无变。是怎么回事呢?。
佛说:“善男子,我为了给一切声闻弟子教授半字才说刚才的话。善男子,波斯匿王的母亲命终后,波斯匿王悲痛号泣不能自制而来拜见我。我就问他:大王,为何悲苦懊恼到这个程度呢?王说:世尊。国大夫人今天命终,假使有人能让我母亲复活,我会舍弃国家象马七珍以及身体性命都给他。我又说:大王,且莫愁恼忧悲啼哭,一切众生寿命尽了就叫做死。诸佛缘觉声闻弟子尚要舍弃此身何况凡夫。善男子,我为了给波斯匿王教半字而说此偈。今天为了给诸声闻弟子讲解毗伽罗论,而说如来常存无有变易。如果有人说如来无常,那人舌头怎么会不堕落呢?
迦叶又说:“如佛所说:
无所聚积 于食知足 如鸟飞空 迹不可寻
什么也不要积攒,对食物知足,像鸟飞在空中没有足迹可寻。这是什么意思呢?世尊。在此大众中谁能称得上无所积聚,谁又称得上食知足,谁又如飞行在空中无迹可寻迹呢?而他们去向何方呢?
佛说迦叶:“所谓积聚就是指积聚财宝。善男子。积聚有二种。一种有为,另一种无为。有为的积聚就是声闻行,无为的积聚就是如来行。善男子。僧也有二种。有为和无为。有为的僧叫做声闻,声闻僧者没有积聚,比如奴婢、非法之物、库藏谷米,盐豉胡麻、大小诸豆等。若有人说如来听任畜养奴婢仆使如是等物舌头就会卷缩。我所有的声闻弟子称得上没有积聚,又可称为于食知足。如果贪吃就叫做不知足,不贪吃就是知足。踪迹难寻就接近无上菩提之道了,我说此人虽然远去却没有所到达的地方。”
迦叶又说:“如果有为僧尚且没有积聚,何况无为僧?无为僧就是如来,如来云怎么会有积聚呢?积聚就是藏匿,如来凡有所说没有任何吝惜如何能叫做藏呢。迹不可寻就是涅槃,涅槃之中没有日月星辰、诸宿、寒热、风雨、生老病死、二十五有。离开所有忧苦和烦恼。如来住在这种涅槃中常不变易。因此因缘,如来来到此娑罗树间在大涅槃中入般涅槃。
佛告诉迦叶:“所谓大就是说他的性质广博。犹如有人的寿命无量所以称作‘大丈夫’,此人若能安住于正法中就称作‘人中胜’,比如我曾说的八大人觉经。可能为一人所具有也可能为多人所具有,如果一个人具备八种则最为殊胜。
所谓涅槃就是指没有各种疮疣之病。善男子。譬如有人被毒箭射伤,非常痛苦,遇到良医为他拔掉毒箭,敷上妙药,使他离苦得乐。此医生随后游走于大小城市中,有人有疮疣之病就去为他们医治。善男子。如来也是如此。成就了等正觉也就成为大医王。看到阎浮提的苦恼众生,在无量劫中被淫、怒、痴、烦恼、这些毒箭所伤,受大苦切。就为他们说大乘经作为甘露法药,这里的人治好了就再去其它有这些烦恼毒箭的地方,示现作佛,为他们疗治。所以叫做大般涅槃。大般涅槃也叫做解脱处,随便哪里有需要调伏众生的,如来就在那里为他们示现,正因为这种真实的甚深的义理所以叫做大涅槃。
迦叶菩萨又对佛说:“世尊。世间医师能疗治一切众生的疮疣病吗?”
佛说:“善男子。世间的疮疣有二种。一种可治一种不可治。凡是可治的医生就能治。不可治的就不能治。”
迦叶又说:“如佛所说如来为阎浮提众生的治疗结束了。如果说治疗结束为何众生里面还有不能得到涅槃的人?如果不是所有的人都得到涅槃为何如来说治完了,要去他方?“
佛说:“善男子。阎浮提里面的众生有二种。一种有信另一种无信。有信之人能治。因为一定能得涅槃,没有疮疣之苦。所以我说治疗阎浮提诸众生结束了。无信之人叫做一阐提。一阐提者就不可治。除了一阐提其余都治好了,所以涅槃叫做无疮疣。
“世尊。什么叫涅槃?”
佛说:“善男子。涅槃就叫做解脱。”
迦叶又说:“所说的解脱是色还是非色?”
佛说:“善男子。既是色又不是色。所谓非色就是声闻缘觉的解脱。所谓色就是诸佛如来的解脱。善男子。所以解脱即是色又非色。如来为诸声闻弟子说的为非色。”
“世尊。声闻缘觉如果不是色,如何得住?”
佛说:“善男子。比如非想非非想天既是色又非色。我也说他是非色。如果有人刁难说:非想非非想天如果是非色如何能存在?而且还会离去、归来、进入、停止?这些道理是诸佛的境界,不是诸声闻缘觉所能感知的。解脱也是如此,即是色又非色,称之为非色。既是想又非想称为非想。这些道理也是诸佛境界,不是诸声闻缘觉所能感知的。”
这时迦叶菩萨又对佛说:“世尊。只希望如来哀愍我等,为我们进一步解说大涅槃行、解脱的道理。”
佛赞叹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真解脱叫做远离一切系缚。如果是真解脱就能离开所有系缚,则没有生也没有和合。比如父母结合就会生子。真解脱的人则不是这样。所以解脱叫做不生。迦叶。比如醍醐的性质清净,如来也是如此。不是因为父母和合而产生了如来清净的性质。之所以示现有父母是为了化度众生。真解脱就是如来。
如来的解脱无二无别。比如春天种下种子,种子得到温暖就会发芽。真解脱不是如此。另外解脱叫做虚无,虚无就是解脱,解脱就是如来。如来就是虚无,不是所作(造作)。凡是所作的都好像城阙楼阁一样无常变异。真解脱不是如此,所以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解脱就是无为法。譬如陶瓷工匠作的陶器终会被摔破。解脱不是如此。真解脱是不生不灭的。所以解脱就是如来。如来也是如此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不是有为法。因此叫做如来入大涅槃。不老不死是什么意思呢?老就是迁变:如头发变白脸上增加皱纹。死就是身体毁坏生命终结。解脱中没有这样的法,因为没有这些所以叫做解脱。如来也不会有头发变白脸上增加皱纹这样的有为法。所以如来没有老,没有老所以没有死。
解脱又叫做无病。所谓病有四百零四种病以及剩下的外来的侵损身体的病因。因为这里没有病所以叫做解脱。无疾病者就是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如来无病所以法身也没有病,如此无病就是如来。死就是身坏命终。此处无死就是甘露,甘露就是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如何能说如来无常?如果说如来无常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既然是金刚身怎么会无常呢?所以如来没有命终。如来清净没有垢秽,如来的身体不被胎胞染污。就像分陀利花本性清净。如来的解脱也是如此。这样的解脱就是如来,所以如来清净无垢。
另外解脱后不再有任何诸漏疮疣。如来也是如此,没有一切诸漏疮疣。另外解脱没有斗诤。饥渴的人看见别人饮食就想抢夺,解脱不是如此。解脱又叫安静。凡夫所谓安静就是指摩酰首罗,这样的说法是虚妄的。真正的安静毕竟解脱,毕竟解脱就是如来。
解脱又叫安隐。比如盗贼多的地方不能叫做安隐,清夷之处才叫安隐。此解脱中没有怖畏所以叫做安隐,所以安隐就是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如来就是法。另外解脱是独一无二的。所谓有等侣正如普通的王国都有邻国。解脱则不是如此。无等侣就是所谓的转轮圣王,没有任何国王可以和他相比的。解脱也是如此无有等侣。无等侣就是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转*轮王。所以如来无有等侣,有等侣的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另外解脱叫做无忧愁。有忧愁的比如国王因为害怕强大的邻国而烦恼。解脱则没有此事。比如破除怨结则没有忧虑。解脱也是如此没有无忧虑畏惧。无忧畏就是如来。另外解脱叫做无忧喜。比如有个女人只有一个孩子,远离家乡去服军役,后来母亲听到儿子战死的消息非常愁苦,而后又听说孩子还活着就非常欢喜。解脱中不会有这些事情。无忧喜就是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
另外解脱没有尘垢。比如春天太阳落山后日风会扬起尘雾。解脱中没有这样的事。无尘雾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比如圣王发髻中的明珠没有垢秽。解脱的性质也是同样的没有垢秽。无垢秽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比如真金之中不夹杂沙石才叫做真宝,有人得到会认为是财富。解脱的性质也如同那个真宝。真宝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
比如瓦瓶破裂发出难听的声音。金刚宝瓶则不是如此。解脱也不会破裂。金刚宝瓶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所以如来身不可坏。发出爆裂声音的如同蓖麻子盛夏之时放在烈日下曝晒就会发出震爆之声。解脱中没有如此之事。如同金刚真宝之瓶梅有破裂之声。假使有无量百千之人一起击打他也不会损坏。无破裂声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如同贫穷之人欠负他人钱物,被人抓住枷锁策罚受尽苦毒。解脱中没有这等事情没有负债。犹如长者有无量亿数的财宝,很大的权力,不会欠别人的东西。解脱也是如此,有无量法财珍宝,势力自在、无所负债。无所负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
另外,解脱叫做无逼切。比如春天开始变热夏日食物发甜(这个不知道意思对不对)冬日感觉寒冷。真解脱中没有这些不如意的事。无逼切者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另外譬如有人饱食鱼肉之后又喝了牛奶,这人就离死不远了。真解脱中没有这等事情。此人如果得到甘露良药就能解除所患。真解脱也是如此。甘露良药比喻真解脱,真解脱者就是如来。如何是逼切和不逼切呢?比如凡夫骄傲自大,心想一切众生谁都不能害我。就靠近蛇虎毒虫之类。要知道此人就会死于非命。真解脱中没有这些事。不逼切犹如转轮王,所有神珠能伏蜣螂等九十六种毒虫,有人闻到此神珠香的就能消除各种毒害。真解脱也是如此,能远离二十五有。毒害消灭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
另外,不逼切如同虚空,解脱也是如此。虚空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而逼切则如在干草附近点燃各种灯火,非常容易失火。真解脱中没有这等事情。另外不逼切譬如日月不逼迫众生。解脱也是如此,对众生没有逼切。无有逼切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就是如来。解脱者又叫做无动法。比如相互怨恨的亲戚,真解脱中则不会有。另外不动就如同转轮王,再没有其它圣王作为亲友,如果还有亲友是没有任何道理的。解脱也是如此,再没有亲友,如果还有亲友也没有任何道理。圣王无亲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法。
另外所谓无动,譬如浅色的衣服容易被染色。解脱不是如此。另外所谓无动比如想找到有臭气和青色的婆师花是不可能的,解脱也是如此,想让解脱有臭气以及各种色相也是没有道理的。所以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又叫做稀有。譬如水中生出莲花不是稀有的,而火中生莲才是稀有,有人见到会感觉欢喜。真解脱也是如是。凡是见到的人都心生欢喜。稀有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法身。另外所谓稀有,譬如婴儿从没有牙齿到牙齿渐渐长大,最后从牙床里长出。解脱不是如此,没有生与不生的概念。
另外解脱叫做虚寂,没有不定时。所谓不定,比如认为一阐提究竟无法转变,犯了重禁的人能不成佛道的想法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如果在佛的正法中,心中得到净信,那时就立刻消除了一阐提。如果又能作优婆塞的,也能断灭一阐提罪,犯重禁的人灭除此罪后就能成佛了。所以如果说他们毕定不能转移不能成佛道是没有道理的。真解脱中没有这些灭尽之事。另外,所谓虚寂,是属于法界的。跟法界之性相应就是真解脱(此句翻译不知是否合理),真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一阐提如果尽灭之后就不能叫做一阐提了。什么才叫一阐提呢?所谓一阐提是指断灭一切所有善根的人,其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乃至不生一念之善。真解脱中没有这些事,因为没有此等事所以是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不可量。比如堆积起来的谷物可以算出其数量。真解脱则不是如此。比如大海不可度量。解脱也是一样的不可度量。不可量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又叫无量法。比如众生有很多业报,解脱也同样有无量的业报。无量之报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解脱又叫作广大。比如大海之大无与伦比,解脱也是如此无与伦比。无与伦比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最上。譬如虚空最高无比。解脱也是最高无比。最高无比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无能过。譬如狮子所住之处一切百兽都不能超过。解脱也是一样没有什么可以超过。无能过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无上。譬如北方是所有方向中最上的,解脱也是同样的无有上。无有上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解脱又叫作无上上。譬如北方对于东方而言是无上上(可以理解为无上之无上)。解脱也是如此没有上上,无上上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解脱者又叫作恒法。譬如人天身体毁坏命终止这其实是恒而不是不恒。解脱也是如此不是不恒的。非不恒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坚实。比如佉陀罗栴檀沆(没找到相关资料)之水其性坚实。解脱也是如此性质坚实,性坚实的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不虚。譬如竹苇的茎中间空疏。解脱不是如此。要知道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不可污。譬如墙壁没有粉刷的时候,蚊虻就在上面休息游戏。如果涂上彩画雕饰,蚊虫闻到彩香就不愿在上面停留。这种不住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解脱又叫作无边。譬如城镇都有边界,解脱不是如此,而是如同虚空一样没有边际。这样的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不可见。譬如空中无法发现鸟的足迹。这种难见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者又叫作甚深。因为声闻缘觉所不能悟入。不能入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所谓甚深是诸佛菩萨之所恭敬。譬如孝子供养父母的功德甚深。功德甚深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解脱者又叫作不可见。譬如有人看不见自己的头顶,解脱也是如此,声闻缘觉所不能见。不能见者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无屋宅。譬如虚空没有屋宅,解脱也是如此。说屋宅是比喻二十五有。没有屋宅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又叫不可取。如阿摩勒果(类似胡桃的干果),人可以取来拿着。解脱却不可取持。不可取持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不可执。譬如虚幻的东西不能执持,解脱也是同样的不可执持。不可执持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是无有身体。譬如有人体生疮疣及各种痈疽癫狂干枯。真解脱中没有这些病。无如是病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解脱又叫作一味。比如牛奶只有一种味道,解脱也是如此只有一味。一味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清净。如同水中无泥就会澄静清净。解脱也是一样的澄静清净。澄静清净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又叫作一味(此一味不是上面的一味,请从比喻中体会)。如同空中之雨一味清净。一味清净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除却。譬如满月的天空没有云彩遮挡。解脱也是如此没有遮挡。没有遮挡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者又叫作寂静。譬如有人的热病痊愈身体终于得到寂静。解脱也是一样的身体得到寂静。身得寂静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就是平等。譬如野外的毒蛇鼠狼都有杀心。解脱却没有杀心。无杀心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所谓平等又譬如父母平等地对待他们的孩子。解脱也是如此的平等。心怀平等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叫做无异处。譬如有人只住在上妙清净的屋宅中再没有其它住处。解脱也是一样没有异处。无异处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解脱叫做知足。譬如饥饿的人忽然遇到鲜美的食物就贪得无厌的进食。解脱不是如此,好像进食乳糜吃饱后再没有其它需要。再无所须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断绝。比如有人被捆绑着忽然截断束缚得到解脱。解脱也是如此断绝一切疑心结缚。这样的断疑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到彼岸。譬如大河有此岸和彼岸。解脱不是如此虽没有此岸却有彼岸。有彼岸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默然。譬如大海的波涛汹涌声音嘈杂。解脱不是如此。如此的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叫作美妙。譬如众药之中夹杂了呵梨勒,味道就会非常苦。解脱不是如此,他的味道如同甘露。味如甘露比喻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解脱能消除各种烦恼。譬如良医调配药剂,善于治疗各种疾病。解脱也是如此,能消除烦恼。除烦恼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无迮。譬如小屋子不能容纳多个人。解脱不是如此,善于容纳接受。多所容受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作灭除诸爱不杂淫欲。譬如女人多诸爱欲。解脱不是如此,解脱即是如来。如来没有贪欲、嗔恚、愚痴、憍慢等结。另外,解脱叫做无爱。爱有二种:一种是饿鬼爱,一种是法爱。真解脱远离饿鬼爱。因怜愍众生所以有法爱。法爱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离开我和我所。这种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法。另外,解脱即是灭尽(此处灭尽针对贪欲而言)并且离开所有的贪欲。如是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法。
另外解脱即是救护。能解救一切恐惧。解脱即是如来,如来者即是法。另外解脱即是归处。如果有归依如此解脱,就不用再求其余归依了。譬如有人依恃于国王不再需要求其它的依靠。虽然依持国王确依然动转。可是皈依解脱就不会有动转了。无动转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法。另外,解脱叫作屋宅。譬如有人在旷野中行走会有危险。解脱不是如此,没有危险。无险难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是无所畏惧。比如狮子王不会惧怕其余百兽。解脱也是如此,不惧怕任何魔众。无怖畏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没有迮狭。譬如窄路不能容纳二人并排行走。解脱不是如此,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解脱没有逼迫,譬如有人因害怕老虎而堕井。解脱不是如此,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没有逼迫,如大海中舍弃毁坏的小船而得到坚牢的大船。乘之度海到达平安的地方,心中快乐。解脱也是一样能令人心中快乐。能得快乐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能拔除各种因缘。譬如因乳得酪、因酪得酥、因酥得醍醐。真解脱中没有这些因缘。没有这些因缘的就是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能降伏骄慢。譬如大王轻慢于小王。解脱不是如此。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法。另外,解脱能降伏各种放逸。所谓放逸多半都由贪欲引起。真解脱中没有这些。没有这些名相就是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能消除无明。比如上妙的酥可以除去各种滓秽,所以叫做醍醐。解脱也是一样,消除无明滓,而生真明。如此真明即是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做寂静,纯一无二。如空旷处的野象独一无二没有伴侣(此处翻译恐有不当)。解脱也是如此独一无二。独一无二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解脱叫做坚实。如同竹苇的茎干空虚可是种子坚实。除了佛如来,其余人、天都称不上坚实。真解脱能远离一切‘有’流。如此的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能觉悟而增益自身。真解脱也是如此,如此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叫做舍弃诸有。譬如有人吃饭后又呕吐出来。解脱也是如此舍弃诸有。舍弃诸有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做决定。比如婆师花的香气七叶中都没有。解脱也是如此,解脱即是如来(此喻不解)。解脱又叫水大。譬如水大胜过其余诸大,能润一切草木谷子。解脱也是如此能润一切众生。如此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做为入。如果有门户就能进入其道,在金性之处就可以得金。解脱也是一样如果在门户处修无我则能进入解脱。如此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叫做为善。譬如弟子跟随老师,闻教奉行就叫做为善。解脱也是如此,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做出世法。超越一切法。比如所有味中酥乳最好。解脱也是如此,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做不动。譬如风不能吹动门坎。真解脱也是如此。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叫做无涛波。比如大海的水,涛波汹涌。解脱是如此,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如同宫殿(怀疑此处缺字)。解脱也是如此,要知道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做所用。比如阎浮檀的黄金有很多用处,没人说黄金不好。解脱也是如此没有坏处。无有坏处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叫做舍婴儿行。比如大人舍弃小孩的行为举止。解脱也是如此舍弃五阴。除舍五阴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解脱叫做究竟。如囚犯释放后,洗浴清净然后回家。解脱也是如此毕竟清净。毕竟清净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做无作乐。所谓无作乐,就是因为吐出了贪欲嗔恚愚痴。比如有人误喝了蛇毒,为了除毒所以服用吐药。吐出蛇毒后就没有危险,所以身心安乐。解脱也是如此,吐出烦恼各种结缚之毒,身得安乐叫做无作之乐。无作之乐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叫做断四种毒蛇烦恼。断烦恼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解脱又叫做离诸有。灭除一切苦获得一切乐。永断贪欲、嗔恚、愚痴。拔断一切烦恼根本。拔除根本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叫做断一切有为之法,出生一切无漏善法。断塞这些道,所谓若我、无我、非我、非无我。只断取着却不断我见。我见就叫做佛性。(此处,我是究竟义之我)佛性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另外,解脱叫做不空空。所谓空空就是说一无所有。无所有就是外道尼犍子所认为的解脱。可是这些尼犍子其实并没有解脱所以叫做空空。真解脱不是如此,所以叫做不空空。不空空就是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另外解脱叫做空不空。如水、酒、酪酥、蜜等瓶,就算没有水、酒、酪酥、蜜的时候,也叫做水瓶或者其它瓶。而此瓶不能说是空还是不空。如果说空则不应有色香味触。如果说不空,其中又没有水酒等实物。解脱也是如此,不可说色以及非色,不可说空以及不空。如果说空,则不应有常乐我净。如果说不空,那谁来受用此常乐我净呢?所以不可说空以及不空。所谓空就是没有二十五有和各种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正如瓶中无酪则名为空。所谓不空,就是指真实的常乐我净,不动不变。正如那瓶的色香味触,所以叫做不空。所以用解脱比喻那瓶子。另外,瓶子遇缘可能会被破坏。解脱却不可破坏。不可破坏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解脱又叫做离爱。比如有人敬爱释提桓因、大梵天王、自在天王。解脱不是如此,如果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无爱无疑。无爱无疑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如果说解脱还有爱疑,是没有道理的。
另外,解脱能断除各种贪。能断一切相、一切系缚、一切烦恼、一切生死、一切因缘、一切果报。如此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一切众生恐惧生死各种诸烦恼所以受三归依。比如群鹿害怕猎人。为了逃离而一次跳跃则比喻为一归。三跳则喻为三归。因三跳逃离猎人所以能受用安乐。众生也是如此,怖畏四魔所以受三归依。因三归依而得安乐。受安乐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涅槃。涅槃即是无尽。无尽即是佛性。佛性即是决定。决定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如果涅槃、佛性、决定、如来是一回事。为何要说三归依呢?”
佛告诉迦叶:“善男子。一切众生怖畏生死所以求三归依。因三归所以知道佛性、决定、涅槃。善男子。有的法是名一义异(名词一样意思不同)。有的法是名义俱异(名字和意思都不同)。所谓一义异。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虚空也都是常。这叫做名一义异。所谓义俱异。佛名为觉、法名不觉、僧名和合。涅槃名解脱、虚空名非善又名无碍。这叫做名义俱异。善男子。三归依也是如此。名词和意思都不同,怎么能是一回事呢?所以我告诉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不要将供养我当作供养僧。如果供养僧则能得到具足供养三归。摩诃波阇波提就回答我说:‘众僧之中无佛无法。怎么能说供养众僧。则能得到具足供养三归?’我告诉他:‘你听从我的话就是供养佛。为求解脱就是供养法。众僧接受就是供养僧。’善男子。所以三归不是一回事。善男子。如来有时将一说为三,有时将三说为一。其中的道理是诸佛境界,不是声闻缘觉所知道的。
迦叶又说:“如佛所说,毕竟安乐叫做涅槃是什么意思呢?涅槃舍身舍智。如果舍弃了身智,那么谁来受用快乐呢?”
佛说:“善男子。譬如有人吃饭后,心闷于是到外面呕吐。吐完后回来,同伴问他:你还难受吗?他回答说:现在舒服了。如来也是如此,毕竟远离二十五有,永得涅槃安乐之处。不可动转,无有尽灭。断一切受叫做无受乐。如此无受叫做常乐。如果说如来有受乐,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所以说毕竟乐即是涅槃。涅槃即真解脱。真解脱即是如来”
迦叶又说:“不生不灭是解脱吗?”
佛说:“如是如是。善男子。不生不灭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
迦叶又说:“如果不生不灭是解脱。虚空之性也无生灭,那么虚空应是如来。如同如来之性即是解脱了?”
佛告诉迦叶:“善男子。并不是这样。”
迦叶问:“世尊。为什么不对?”
佛说:“善男子。比如迦兰伽鸟及命命鸟的叫声清妙,与乌鹊的叫声一样吗?”
迦叶说:“不是的,世尊。乌鹊的叫声万万比不过命命鸟的叫声。迦兰伽鸟的叫声微妙,外貌也不同。如来为何将其和乌鹊相比呢?无异于介子和须弥山相比。佛与虚空也是如此。佛声可以比喻迦兰伽鸟的声音,不可以比喻乌鹊的声音
这时佛赞叹迦叶菩萨说道:“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明白了非常难以明白的道理。如来有时因各种因缘所以用虚空比喻解脱。那解脱即是如来。一切人天都不能与真解脱相比。而此虚空实在不能与其相比。为了教化众生所以用虚空这无法相比的名相来比喻。要知道解脱即是如来,如来之性即是解脱。解脱与如来无二无别,这不是比喻。善男子,如果没有无可比的东西就不可以引喻。有因缘才可以引喻。比如经中说面貌端正犹如满月。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可能跟脸相同。雪山也不等同于白象。善男子。不可以将比喻看作真解脱。只为了教化众生才作比喻罢了。用各种譬喻让众生了解法性,比喻都是如此。
迦叶又说:“为何如来有两种说法呢?”
佛说:“善男子。譬如有人拿着刀剑,用嗔恚心要加害如来。如来颜色和悦,没有恚恨。此人能因为坏如来身而犯下逆罪吗?”
迦叶回答:“不能世尊。因为如来身不可坏。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没有身聚只有法性。法性之性理论上是不可毁坏的。此人如何能坏佛身呢?只因为他的恶心才造成无间的罪。佛因此因缘引用这些譬喻让众生明白真实的法则。
这时佛赞叹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我所要说的你已经说了。另外,善男子。譬如恶人要害他的母亲。他住在田野的谷堆下面。母亲为他送饭,此人看到生加害之心而开始磨刀。母亲发觉就逃入谷堆中。此人拿刀绕着谷堆到处砍。砍完后非常欢喜,认为已经杀了。他母亲随后从谷堆中爬出回到家中。此人犯了无间罪吗?”
迦叶说:“不,世尊。这并不能确定的说。为什么呢?如果说有罪,那么他母亲身体应该损坏。身如果没有损害如何说有?如果说无罪,他已经认为杀了,而心怀欢喜。如何说无?此人虽然不具足逆罪,却也是逆罪。佛因此因缘引用这些譬喻让众生明白真实的法则。
佛赞叹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因此因缘我说了种种的方便譬喻,用以比喻解脱。就算用无量阿僧祇的比喻,实际上也不可以与之相比。也许有因缘可以用比喻说明,也许有因缘不可以比喻说明。所以解脱成就如此无量功德趣向涅槃。涅槃如来也有如是无量功德。因如此等的无量功德成就圆满所以叫做大涅槃。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我今天才知道如来所至之处为没有穷尽之处。如果无尽也就知道如来的寿命也会无尽。”
佛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今天能很好的护持正法。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希望断除烦恼各种结缚的。也应当如是护持正法。”
大般涅槃经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