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禅与生命体悟

发布时间:2022-03-18 14:20:11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禅与生命体悟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应禅学社的邀请,我来给大家做一场讲座。

  禅,大家都有些了解,但是又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常常对禅有种很神秘的感觉。其实,禅是最朴实最贴近生活的,和我们生命的联系都很紧密。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下面我将对禅这个思想的发展变化的情况做个简单的介绍。“禅”是一个外来的概念,是从印度传过来的。“禅”是印度古代各种宗教修行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翻译成“思维修”——思维的修炼,也有人把它翻译成冥想。它的办法就是让你的思想专一,专注于一境,所以也可以翻译成“定”。有的时候我们也讲“禅定”。“禅”是音,“定”是意,翻译成“禅定”这个词就是把音和意结合在一起了。在印度古代,一些宗教家他们认为通过一种禅修的方法能够产生智慧和各种各样的神通。同时也能产生一种慈悲的心。所以,他们把禅修作为基本的修行方法。佛教发展起来之后,继承了这种禅修的方法,使它的内容慢慢的充实起来。把禅和智慧联系起来,通过坐禅来启发人的智慧,让人了悟人生。禅后来就成了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方法。

  我们知道,佛教有三个基本的学习和修行的方法,我们称之为“三学”:戒、定、慧。“戒”就是指各种各样的戒律,修行者通过戒律来自我约束。佛教认为,人生充满了苦和烦恼,因为人存在着三种心:贪、嗔、痴。佛教用“三学”来治服这“三心”。“戒”就是来对治“贪”的。贪一般指生理上面的一些欲求,基本戒律都是限制生理方面的追求的。比如说“五戒”,不酗酒、不偷盗等等,都限制了生理上面的贪欲。“定”是来对治“嗔”的,“定”也就是“禅”。“嗔”就是一种不平衡,嫉妒。把自己和别人一比较,看到别人在哪些方面比自己强,就不高兴,起嫉妒心。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定”,静下心来,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跟人家攀比。禅定能让你的思想专一,从嫉妒心中解脱出来,“慧”就是“智慧”,它是来对治所谓“愚痴心”的。“愚痴”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笨,用佛教的话说,它是一种“无明”。有“愚痴心”的人,他可能非常聪明,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愚痴”包含一种执著心,一种颠倒心。什么事情都分得很清楚,你的我的分得很明白,然后就喜欢争执。我们还可以说,那种认死理、钻牛角尖等等,都叫做“愚痴”。佛教所讲的智慧是用来驱除“分别心”或“执著心”的,驱除偏执,驱除钻牛角尖,让你明白世界是整体的,任何事情之间都相互紧密联系,不能简单地对立起来看。在“三学”里,“戒”是基础。而“禅定”是关键,因为前面讲过,禅的修行方法就是入定了之后,让修行者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从而发挥“智慧”。禅于是便成了原始佛教的一种求解脱的主要修行方法。佛教发展成大乘佛教之后,禅依然是求证佛道的主要方法。大乘佛教讲“六度”,或者说“六波罗蜜”。“六度”中的“禅度”也即“禅波罗蜜”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以上我给大家介绍了禅的本来意义。

  它还有很多具体的修行方法,包括打禅等等。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体验一下打禅。但是禅是不能随便乱坐的,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出岔子。禅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冥想变成了幻想,变成了幻觉,最后就要出问题。(笑)这不是我危言耸听,包括出家人,他们中就有因坐禅而变成神经病的。(笑)所以同学们平时简单地静坐是可以的,你如果真想体会禅的境界,体会禅的喜悦,那一定要有正确的引导才行。在坐禅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生理上、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和一些特殊现象,这是不希奇的。中国近代有个怪人,叫杨度,他很有意思,也很有学问。他是保皇党人,辅佐袁世凯。保皇失败后,他就跑到天津闭门学佛。他把自己在坐禅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和心得体会都记录了下来,并且体会到:坐禅不是去追求特异功能,而是去领会禅的根本精神。他认为,禅的基本精神就是无我,所以他曾提出,要建立一个无我法门。后来,他从佛教中走出来,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的党员身份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是周恩来总理给他证明的。他对佛教的体会——走进去,又走出来,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现在我们所讲的禅,常常是和中国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联系在一起的。下面我来讲讲禅宗中的“禅”是怎么回事。

  禅本来是印度古代宗教常用的一个修行方法,不同的宗教修行的具体方法不一样。佛教中显教和密教的坐禅方法还是有差异。禅宗之所以能称为“宗”,在这里,禅已经不是普遍的一个修行方法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已经摆脱了禅的外在形式,而着重于把握禅的内在精神。所以他们称这种禅为“最上乘禅”。禅宗的祖师们根据修行者修行所达到的不同的程度,把禅分为不同的层次。唐代著名佛学家宗密对禅做了分类,分为五种:第一类叫做“外道禅”,'所谓外道就是不属于佛教,这种禅是其他的宗教也可以用的修行方法;第二类叫做“凡夫禅”,凡夫就是普通人,没有异端信仰的人;第三类叫做“小乘禅”,“乘”是一种运载的工具,“小乘”只能渡自己到彼岸去。“小乘”这个概念带点贬义,我们现在不常用,只是沿用历史上的说法。被“大乘”称之为“小乘”的,是一些部派佛教。佛祖释加牟尼创立佛教经过一百多年后,内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和分歧,于是就分裂成了二十个部派。分裂前的佛教我们称之为原始佛教,分裂之后的我们称之为部派佛教。部派佛教中的一部分后来发展成了大乘佛教,有一部分淘汰了,还有一部分跟大乘相对的上座部佛教现在还存在,主要存在于东南亚地区,包括我国云南的傣族地区,也称作南传佛教。第四类叫做“大乘禅”,它基本符合大乘佛法的观念。禅宗认为仅仅达到大乘禅还是不够的,因为大乘禅中对佛法还有不同的理解。第五类叫“最上乘禅”。自心本来清净,原来就没有任何烦恼,自心本来是无漏之心。(在佛教中无漏与有漏相对。有漏常常指有烦恼,而无漏之心就是没有漏洞,没有烦恼,很圆满。)无漏之心本来自足,众生和佛没有两样。只有能悟到这些,才是“最上乘禅”,比一般的“大乘禅”要高一个层次。禅宗“最上乘禅”的核心是要把握大乘佛法一切皆空的道理。

  佛教最根本的理论,我常常说,只有两个字:“苦”和“空”。佛教教义建立在“一切皆苦”的基础上,它体悟到: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的众生都是苦。释迦牟尼当年出家,就是因为看到人有生、老、病、死这些苦,他感觉到人生整天都在苦.佛教要解决苦的问题。那么“苦”是怎么来的呢?“空”的理论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本来一切都是“空”的,我们却看成是“实”的:本来一切都是虚幻的,我们却看成是实在的。这样,就产生了“苦”。“空”就是在分析人们会产生这样颠倒的认识的原因。原始佛教,包括小乘佛教的时候,人们对于“空”还仅仅是一个局部的认识。刚才讲过,人因为把不实的东西看成实在的,并且去追求,去执著,所以会“苦”。既然这样,通过修行的办法,包括禅这种修行方法,把看到的一切都“看空”,这样就不会去追求它,不会去执著它,就没有欲望了。所以说,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追求的都是这种“离欲”的解脱。他们解脱以后所达到的果位是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的“阿罗汉”或者叫做“罗汉”。我们到寺庙里都可以看到,有的是十八罗汉,有的是五百罗汉等等。这些“罗汉”都是断除了种种欲求的人.断除了欲求,也就断除了对事物本身的认识。这是从主观上,从主体上把事物看“空”,忽略了事物的外在现象。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没有慎重地考察外在现象的“空”与“实”。而大乘佛教所提出的“一切皆空”,不仅仅指主观,还包括一切外在现象,这些外在现象不仅仅指物质现象,还包括精神现象、理论及学术方面,都是“空”的。佛教中有个“法”的概念,它有多重含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含义是指一切的现象,包括物质的现象、精神的现象和理论学术的现象;它还包括宗教设计的终极目标——彼岸世界在内。在部派佛教和原始佛教中讲“人空法不空”。

  为什么一切现象都是“空”呢?下面讲讲佛教的缘起理论。简单地讲,缘起理论认为事物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条件凑合在一起才出现某种特定的事物或现象。比如说,一个花瓶就需要几种条件凑合在一起:泥、水、工匠来捏成花瓶。组成事物的这些条件就叫做“因”和“缘”。因缘也分主要次要,主要的我们称为“因”,次要的我们称为“缘”,也称作“助缘”。既然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成的,那么因缘聚则事物存在,因缘散则事物消失。根据这样的理论来推论,一切事物就都没有一个恒常的、独立的本性。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没有自性。佛教有“三法印”之说,印就是印记、印章。佛教的三个标志是:“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架寂静”,前面两个讲一切法皆空,最后一个是说佛教追求的涅槃的境界。“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聚合而成,因此没有自性,这就叫“无我”;因缘有聚就有散,不可能永远聚在一起,因此不可能恒常,这就叫“无常”。无恒常性说明了事物是不可能永恒的。这就说明了“空”的理论。

  因缘合成。大因缘由小因缘合成,小因缘由小小因缘合成。因缘就这样往细分,分到极微小后,还能再分下去么?没办法分了。最后,还得承认极微是真实的。这是部派佛教因缘关系没有完全解决的一个问题。大乘佛教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有了发展。它认为:一切事物我们讨论的是它的无自性和无恒常性,因为事物由因缘组成,因缘有聚有散。既然这样,那些极微小的因缘就没有讨论的必要。“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凡是因缘所生成的法,就是空。大乘佛教思想认为,“空”并不是“无”。“空”是指事物的无自性和无恒常性,并不否认事物暂存的现象或者说假象、幻象。当佛教讲空的时候,并不是否认现象。我说我们都是空,那我眼睛里什么也没有,是这样吗?不是这么回事。大家都是一个个有活力、有朝气的年轻人。但是我们要看到: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有生就必有死。每个人都会由年轻人变为老年人,我1955年进北大的时候也和各位一样,现在已经垂垂老矣。就是有这样的变化,必须要承认这个现象。人也是无常,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肉体将会散掉,因缘也就散掉了。大乘佛教讲“空”的理论,是要求把握“空”的根本精神的,并不是去分析“空”。对现象我们不能太执著,人亦空,法也空。法空里还包括佛教中所提的种种最后境界。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这是《心经》里的句子,在《红楼梦》里大家也可以见到。所谓“色”,即指各种各样的现象,“空”包含在各种现象中,没有离开“色”的“空”,而一切“色”的本质即是“空”。

  有时候我们会想:真烦恼啁,去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吧。这种想法在佛教看来,无非是从这个牢笼里面跳出来,钻到另一个牢笼里面去。所以,不能执著于烦恼,也不能执著于清净。佛教告诉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的。我举个例子:一件衣服脏了,就拿去洗。那么是不是洗洗就干净了呢?其实,洗干净了之后,脏不存在了,干净失去了和它比较的东西,那么干净也就不存在了。禅宗就是要我们把握大乘佛教中一切皆空的根本精髓,破除对一切现象的执著。这好像违背人们常识性的认识,因为我们要认识事物,必须是处在分别、比较的情况下。说一个东西甜,那一定是和不甜或者和酸的东西来比较而言的。佛教看到,正由于这种分别的看问题,使人产生了执著心,放不下。一切的执著来源于“有我”。因为“有我”所以“有他”。“我的”就要好好保护,“他的”我得想办法变成“我的”。这样,便产生了三心:贪、嗔、痴。其实,“我的”“他的”等等事物都不具有恒常性,争来抢去的有什么意思呢?“空”的理论就是用来破除分别心和执著心。禅宗“最上乘禅”的核心表现是:注重内在精神的把握和修证而不拘于外在的各种表现形式。所以参禅的关键是要把禅的精神体现在时时、处处、事事当中。唐代玄觉有句话:“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禅师马祖道一的大弟子大珠慧海也讲过“行住坐卧并是汝性用”。禅本来需要静坐的,但禅宗破除了这种外在形式,把禅体现在一切地点、一切时间、一切事件上面。这样,禅已经不是佛教统一使用的修行方法了,因此禅宗是一个独立的宗派。

  禅的本质是一种实践,而不是对单纯理论的讨论。传统的禅如此,禅宗“最上乘禅”也是如此.“最上乘禅”实践的中心就是今天我的讲座题目——体悟生命。认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叫体悟生命。如果你想学禅,学禅后没有体悟到生命,那我认为你的禅只是口头上的禅,只是文字上的禅,这样的禅对你没有帮助。怎么来体悟生命呢?生命也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有肉体上、生理上的生命,也有精神上的生命。精神上的生命又可以分成心理层面的和理智层面的。生命的这三个层面和我前面提到的贪、嗔、痴是联系在一起的。体悟生命,首先要认识到生命是苦。生命之苦,一个是贪嗔痴“三毒攻心”,一个是“八苦缠绕”。这些每个人都避免不了,我不是在吓唬大家。贪嗔痴三心中,“贪”相对来讲是最容易戒除的。“嗔”比较难戒除。现实中有许多东西让你放不下它,比如说名次:比赛第一,学习第一等等,让你不得不去和别人比,这使人很痛苦。我认为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是不能够健康发展的。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不应该向一个标准看齐,标准可以有许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我们现在往往只盯着其中一行或几行,这就麻烦了。现在有些年轻人正是由于这样,感觉压力很大,心理不平衡,导致精神失常。我对此很痛心。“痴”现在也越来越严重。我们现在一切讲科学,科学就要分辨,就要分析,就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但是实际上,有许多问题是打不破沙锅也问不到底的。有很多东西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知道,还有很多东西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研究得越深入,我们未知的东西就会越多。所以我常常讲,我们要有一个科学的精神,但是我们还必须有人文的化导。

  2003年6月,国家宗教局召开了一个座谈会,讨论关于宗教的长期性问题。我们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宗教很快就会消亡,因为我们科学发达了,我们能掌握自然规律了,能掌握自己命运了,剥削阶级推翻了,阶级压迫不存在了。但是从哲学上说,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第一,人认识的有限性和世界的无限性这对矛盾永远存在。今天认识了这个,明天它就可能变化了,我们又不认识它了。或者你认识这个,不认识那个。偌大的一个世界总有人未知的角落。如果世界被人认识透彻,那世界就不存在了。恰恰是人们的种种疑问的存在,就有导致迷信或者宗教信仰的可能。第二,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偶然性永远排除不掉,所有的必然都要通过偶然才能实现,反过来,偶然中间也有必然。两个人一块儿走,为什么这块砖头偏偏掉到我脑袋上而不掉在他脑袋上呢?解释有很多,但有一点,偶然性是存在的。正由于人们对偶然性的各种理解,同样有导致宗教信仰的可能。而这些东西是科学永远无法证明的。

\

  我在会上提出:应该多一些人文的开导,我们应该有一个开阔的胸襟,不要追究过分细小的事情,不要钻牛角尖。中国古人有很多这方面的教导。庄子:“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崖.以有崖随无崖,殆矣。”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认知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限的世界,那是要出问题的。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不仅仅是表达一个谦虚的意思,而是因为有些事情我们确实不可知。庄子还有:“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论而不议。”“六合”是天地四方。天地范围之内的事情我们可以讲一讲但是不必要去议论它;天地范围之外的事情我们可以“存而不认”。禅宗之所以能在中国发展起来,是因为它和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有着契合点。《荀子》中说,人们求学问,并不是为了自己怎样通达,而是为了当碰到坎坷挫折的时候,不会被它们难倒而不知所措。人才与不才是自己的问题,遇与不遇是时的问题。有才能的人没有机遇,古往今来多的很。怀才不遇的人往往会有很多牢骚,怨天尤人。实际上这是自寻烦恼。所以我们在准备才能的时候也要等待时机、把握机会,更要创造时机。有很多机遇可以由自己创造。我想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两个人给领导当助手,一个人总是认认真真地完成任务,另一个人总觉得任务太简单,自己是大材小用,所以总是马马乎乎地完成任务。如果你是领导的话,你更喜欢哪个人?很多人会告诉我,当然是喜欢第一个人了!所以,第一个人实际上就是给自己创造了机会,下次领导有事情肯定找他,因为他做事认真负责。时间长了之后,他积累了工作经验,增长了才能。我们要看到才能和时的关系,更要看到创造机会的重要。我现在在讲台上讲,下面那么多同学在听,你们不要觉得我有多了不起,而是因为我有这个机遇,很多造诣比我深的人没有这个机会来给大家讲。刚才有同学说我是权威,不是的!(笑)有这样的机会我就要把握,充分发挥才能。没有机会的时候你也不要埋怨,因为你在积累你的才能,你在寻找、在创造机会。我认为“三毒”现在对我们影响比过去更厉害,我们因此也更需要人文的开导。一个人不应该老是很紧张,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需要认真的时候,也需要放松的时候。看问题要全面一点儿,把事情看得开一点儿。事事得第一,肯定是好事么?不见得。把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不是第一但也能够把事情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佛家、道家文化,还有禅宗的人文精神,都可以对今天的人们有清醒、缓释的作用。

  另外,生命还有“八苦缠绕”。生老病死就是其中四苦。确实,生死是困绕人类的大问题。人类的大脑太发达了,会想这个问题,动物大概很少想。(笑)人们常常把宗教说成是一种临终关怀,其实1临终关怀不是只关怀死,也要关怀生,没有生哪来的死?老、病会给家人给社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现在常常讲健康最幸福。同学们有时候对我说,楼老师您年纪也不小了,下雨下雪天就别来上课了吧。我说不行啁!我说,人能活动就是幸福,你们不要剥夺我的幸福!今天我能来给大家讲座是我的幸福,我能让大家都感到幸福那更是我的幸福,是吧?(掌声)还有四种苦跟精神上有关系。爱别离苦,我们会为和我们爱的人分别而痛苦;怨憎会苦,冤家碰头肯定痛苦;求不得苦,想要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很烦恼:五蕴炽盛苦,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在佛教看来,一切生命体都是由这五个方面组成的,色属于物质方面,受想行识属于精神方面。以上八苦缠绕着我们,任何人逃脱不了。可能有人能摆脱后四种苦,但前面四种是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的。但是,后四种苦,凡是有感情的人也逃不掉。先要认识人生的苦,然后再寻求生命的真谛。

  生命的真谛也是禅宗经常讨论的问题。禅宗祖师六祖慧能从他的老师弘忍那里得法后,弘忍劝他快走,因为弘忍怕慧能的师兄弟们嫉妒。慧能连夜就走了。第二天一早,弘忍的弟。子得知此事后便去追,其中一个和尚追上了慧能。慧能问:“你追来是不是为了我的袈裟和钵盂啊,给你得了。”“我不要。我想要得法。”慧能又说:“不思善,不思恶,哪一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成了禅宗追求的目标。本来面目就是指人的本性。禅宗认为,本来面目就是清净的本性。《坛经》中慧能的得法偈有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最初记载的是:“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本来无一物”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佛性常清挣”是说它的本性和清净的,所谓“清挣”就是指“空”。既然是空,为什么还要讲清净呢?《大般若经》里讲明了:一般人听到空就认为是什么也没有,就害怕,所以要讲清净。“性空幻有”,空是从本质上讲,而有是从现象上讲,所以称为幻。空不离有,有不离空;离有无空,离空无有。如果能认识到事物本质是空,那么任何的分别和执著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哪一个生命体不是空的、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有哪一个生命体不是空的、赤条条地离开这个世界?这就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既然如此,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是怎么来的?是社会给我们的,是众生给我们的。所以,最后应该把现有的东西全都还给天地,还给众生,这就叫报恩。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体现。荀子说过,“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祖先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所以中国古代,人们都要供一个牌位:天地君亲师,为什么啊?报本,报生之本、类之本、治之本。大乘佛法认为,最有意义的生命是要慈悲济世。很多佛经中写道:“如来圣教,慈悲为本。”一切佛法以慈悲心养育民物,以慈悲水灌溉众生。大乘佛教把慈悲是放在第一位的。所谓慈悲,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众生于苦难,合在一起,就是说要救度众生。

  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智,悲。也可以连在一起,叫做“悲智”。“智”是讲自我觉悟的问题,“悲”也就是“觉他”,是讲救度别人的问题。“悲智”也即自觉觉人,自度度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就是“智”,因为有智慧的人才能觉悟,没智慧的人永远是“迷”,在“迷”的过程中三毒攻心。奉献人生就是“悲”,就是度人。禅宗对生命的认识不能够只停留在虚无飘渺的地方,不能永远沉浸在幻想中间。禅宗十分强调现实,也即当下。生命的意义,体现在当下,我们活在当下,修在当下,悟在当下。禅不需要离开当下,离开了当下什么也得不到。近代著名高僧太虚的偈子“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体悟生命,就要从当下作起,不要离开现实。

  最后,我送给大家三句话,是“学禅三要”。第一句,作本分事。这里的“本分”不是指不胡作非为。而是说应当该作什么,就作什么。再美的理想,如果不从本分事作起,也是无法达到的。想得太多而不从当下落实,则是在浪费生命。所以,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坚定性,毅力,去掉虚荣心。第二句话,持平常心。这句话现在人们经常在讲。没有平常心的话,我们无论对什么事情都思前想后,百般思索,千般考虑。曾有位禅师问慧海,你是怎么修炼的呢?答曰“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很多人吃饭的时候不专心,百般思索;睡觉也不安宁,千般考虑。的确,名和利是对人性的最大的束缚,名缰利索。要打破此束缚,必须有平常心。我们对各种吹捧或者漫骂都不动心,哪是那么容易就做到的呢?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去拜访佛印禅师,佛印禅师不在,他就留了首诗,其中两句说:“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表达自己学佛的体会。佛印看后,即批“放屁”二字,派一名侍者送过江去给苏东坡。东坡看后很生气,马上过江来要找佛印理论。佛印说,还说什么八风吹不动,我这一屁你就过江了。(笑)应该对得失毁誉都不动心。第三句话,成自在人。这很难,因为现在,我们的各种束缚太多太多了。终日吃饭,未曾咬到一粒米:终日走路,未曾踏到一片地。如此,才会放弃一切相,则终日不离一切事,而不为一切事所惑,这才叫自在人。

  我们要体悟实实在在真实的生命,体悟时时刻刻充实的生命。谢谢大家。

  (北京大学禅学社韦睿整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