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说通卷一
发布时间:2023-03-26 10:29:05作者:地藏经全文网楞严说通卷一
巴郡居士非眼刘道开纂述
成都沙门离指方 示鉴订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佛顶三字。若据他经。即是佛身三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若据经显义。是指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如来藏心言也。由此心体。含吐十虚。弥纶万有。为大觉最尊最胜之顶法也。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者。不变名如。随缘为来。小乘如而不来。凡夫来而不如。唯我大觉。亦如亦来。故名如来。独知独见之谓密。出生圣果之谓因。磨炼治习之谓修。忘心默契之谓证。无不究尽之谓了。不落言思之谓义。谓大觉依此顶法为因。而实修实证。障尽惑空。因穷果满。能事已毕。更无余事。一义皆了。更无余义。故曰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也。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者。首楞严。此云究竟坚固。谓始从干慧。以至等觉。皆以此顶法为因。而修万行。分断无明。分证真理。上历圣位。踏佛阶梯。以至事事得成坚固也。除诸佛菩萨。其余出世小果。治世圣贤。虽亦各有悟入。依稀仿佛。窥见一班。类皆坐在相似觉中。以不能空五蕴。销六根。尽五住。超二死。未超心量。未至圆极故也。经者。常也。作终古之常规。为佛灯之后焰故也。
○一大。二佛顶。三如来密因。四修证了义。五诸菩萨万行。六首楞严。七经也。第一大者。称赞之词。具洪阔。包含周遍。众多。深奥。元始。恒常。超胜。八义。二佛顶者。法华为佛全身。此经为如来顶。显斯经为法华中精要之义也。三如来密因者。如为本觉。来为始觉。本始究竟。名如来也。曰密因者。取如来在凡夫时。于六根门头。顿悟圆湛不生灭妙明真心。此心为四科七大根本实性。具足三如来藏。全体大用。本来是佛。岂惟但是因性。亦乃即是果性。以诸如来无别所证。乃至证时。更无毫发增添。所谓从初发心。即成正觉也。所以为最密者。以此即是二根本中真本。所谓识精明元。菩萨涅槃。元清净体。佛言一切众生。不成无上菩提。皆为不达此本。错乱修习。至后偈中。又言常不开演。足显根中所具如来藏性。乃是难测难知。最深最密之法。经文首从请定。至四卷身意轻安。得未曾有。即此密因也。然此一段。即是阿难所请三名中妙奢摩陀。以此三如来藏性。即是自性本定。而顿悟了达于兹者。即微密观照故也。四修证了义者。以前段全彰自性本具。天真现成。然既曰密因。岂碍修证。是故虽歆藏性之已知。更喻华屋之未入。由是开决定义门。示解结次第。盖必解六结而越三空。方为了义之修。获二胜而发三用。方为了义之证。然谓之了义者。有二义。一者。用根不用识故。盖用识。则以生灭为本修因。如蒸沙作饭。毕竟不成常住菩提。故非了义。用根。则以不生灭性为因地心。如依金作器。决定能成无上菩提故。为了义。又用根已为了义。而特选耳根。更为。了义中之了义。以其超二十四圣而独妙。为十方三世诸佛一路涅槃之要门也。二者。从性起修。因该果海故。盖依密因无修证果海中。不妨幻修幻证。故修而无修。非事相之染修。证而无证。非新成之实证。故为了义。而非不了义也。经文自四卷后半。请华屋之门。直至七卷前半百灵护咒。即此了义也。然此一段。即是阿难所请妙三摩提。以此耳根圆通。为第一如幻三摩提故也。五诸菩萨万行者。诸菩萨。即本经分证诸圣五十五位之数也。万行者。即诸位中历修之行。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以至等觉。其行应无有量也。此之万行。蹑前了义。而更进深玄。要之根抵于三如来藏。而归极于无障碍法界。经文自七卷后半阿难请位。至末结经名以前。即此万行也。此一段。即阿难所请三名中妙禅那也。六首楞严者。大定之总名也。圆含上三别目。而为一定全体。当知此定迥不同于常途止观。盖常途止观。全属功夫。此则不尔。涅槃经。佛自释首楞严云。一切事究竟坚固。而古德即明其彻法底源。不动不坏。细详其旨。分明取自心本具为首楞严。何曾取起心对境止观为定哉。七经者。是诸经通题。至于文词之妙。本于如来精义巧辨。而加以房相润色之工。极为华藻流丽。妙含无尽。观者研味。自当得之。
○贺中男云。经中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大佛顶也。得元明觉不生灭性。为因地心。即密因也。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即修证了义也。二十五圆通。五十位真菩提路。即诸菩萨万行也。
○大定有三义。一曰。此是妙定。正以本性自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总在迷位动中。其体本然。故称为妙。不然。何以为彻法底源。不动不坏之定哉。据此。则凡不即性。而别取功夫为止观者。皆不妙之定也。二曰。此是圆定。正以此定不但独取自心不动。乃统万法万事。皆悉本来不动。为一定体。不然。何以为一切事不动不坏之定耶。据此。则凡不兼万有。而独制一心者。皆不圆之定也。三曰。此是大定。正以此定纵在迷位。尚本不曾动摇。开解之后。岂有出退。当知此定自发解起行之后。直至历位成佛。终无退出。何况有坏。不然。何以为究竟坚固之定耶。据此。则凡有入住出。纵经长时。皆不为大定也。一经科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序分第一(有通序别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序经之意若曰。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彼一时也。佛在舍卫城。祇陀太子林中。须达布金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此诸人者。皆是无欲漏。无有漏。无无明漏。回心大阿罗汉。而非定性声闻可比者。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试以大阿罗汉之德言之。以言其自利也。安住如来宫殿。掌握如来法印。能行法王令。能绍法王位。谓之佛子住持。而于欲有。色有。无色有。则善超之。盖小乘以出三界为超。不名为善。今则即三界而出三界。非若昔日之畏三界如牢狱也。自利之德如此。以言其利他也。能于十方国土。成就三千威仪。成就已。亦成就人。非若昔日之耽寂灭。而不肯成就众生也。又能助扬佛化。转大*轮。荷担家业。妙堪如来付托之遗嘱。非若昔日之不堪受是法也。又能身严心净三聚之戒。言为世法。行为世则。而大范乎三界焉。非若昔日之戒有漏缺。不能为法于三界也。又能应身无量。度脱众生。非若昔日之胶柱鼓瑟。无方便也。于以拔济未来众生。堕见刺者拔之。溺欲泥者济之。使之超越乎污根之尘。牵心之累。而不落陷阱焉。非若昔日之唯为一身。如獐独跳也。利他之德如此。此之谓回心佛乘之大阿罗汉也。
○钟伯敬疏云。严净毗尼一语。该上下文义。毗尼。戒律也。在身曰严。在心曰净。六卷之四清净明诲。七卷之安立道场。总蹑于此。见善超诸有。及弘范三界。数句。皆以此为根本。盖以此经以戒为重故也。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健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离沙陀等。而为上首。
其名维何。曰大智舍利弗。此云鹙子也。曰摩诃目健连。此云采菽氏也。曰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即舍利弗之舅长爪梵志也。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此云满慈子也。曰须菩提。此云空生也。曰优波离沙陀。此云尘性空也。是诸罗汉。各有过人之能。出人头地。故为上首焉。
○法华言授记成佛。却从二乘说来。而卒于一乘。故开经叹德。先言声闻。而后及于菩萨。楞严言最初方便。拣却二乘声闻缘觉。直斥之为错乱修习。列于十种邪见之末。盖楞严始终止谈上乘。不及其余。故叹德处。直从无漏大阿罗汉说起。已是极顶之谈。法华如宰相功成身退。追叙其作秀才孝廉。假途托迹之由。楞严如蒙养初学。其父师便教以立志作宰相。勿令豫作秀才孝廉之想。所谓修证了义也。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坐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不特此也。又有无量独觉缘觉之辟支。真穷惑尽之无学。并其研真断惑之初心。同来佛所。不谋而至。不约而亲焉。是时也。适当诸比丘九旬坐夏。日满解制。恣其自陈。以考九旬德业之日。十方菩萨。恣问决通心之所疑。钦奉如来摄物之慈。折物之严。且将更求密修密证之了义焉。即时如来。敷展坐具。宴然安居。为诸会中。宣示幽深秘奥之法。于是法筵清净之众。皆闻所未闻。而得未曾有。似迦陵鸟之仙音。遍彻十方世界。恒沙菩萨。闻如来音声。皆来聚集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盖此菩萨。表根本智。为择法眼也。
○休夏自恣者。比丘当初夏时。即结制禁足安居。不令乞食名休夏。亦名坐蜡。自恣者。是期满解制之日。即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也。自知有过。恣其自陈。自不知过。恣任僧举。正是严净毗尼之义。益显戒为重矣。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于是有舍卫国胜军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于宫掖之中。自己迎接如来。广设珍羞无上之妙味。敬之至也。又敬师及弟。兼复亲延诸大菩萨。而城中复有福德俱隆之长者。清净自居之居士。同时饭僧。佛以不能遍及也。乃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以慰众心焉。通序竟。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诸弟子既已分应斋主矣。唯有阿难。自恣之前。先受别方之请。远游未还。无暇列于众僧之次。当其远出既无上座。及阿阇黎。而防闲轨范之无人。及途中独归。不列僧次。则是日无供矣。即时阿难。乃执持应量之器。于所游城。挨门而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未曾饭僧行施者。以为斋主。无问或净或秽。自刹利之王家。以至旃陀罗之屠家。方行我平等之慈。不择微贱。惟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之功德焉。殊不知才有求心。便有分别。既有分别。便有净秽。有贵贱。安能一目平等视之哉。故知初求二字。便是阿难走作处也。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国门。严整威仪。肃供斋法。
所以发意行乞者何也。盖阿难已知如来世尊。曾诃须菩提。及大迦叶。皆为阿罗汉。一则舍贫从富。一则舍富从贫。而不均平。今我钦仰如来昔日之语。故发是意。一以开阐平等无遮无碍之慈。一以度众人生疑生谤之口。盖专向贫家。则富者疑。专向富家。则贫者谤也。惟其如是。故于高门悬薄。次第循乞。经彼城外之隍。徐步国门之内。严整威仪。而肃恭斋法焉。观此行履。便是可入净。而不可入秽。可入佛。而不可入魔。可比丘。而不可菩萨。视金刚经中。如来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举动。自然中节。毫无勉强。不啻天渊之隔矣。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婆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尔时阿难。因乞食之次。既无拣择。不觉经历淫女之室。遭大幻术摩登伽。此云本性妓女者。用金头外道所传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逼近抚摩。将毁戒净之体焉。由尊者求心未歇。作意未忘。心未曾平。见何曾等。乃欲平等行慈。竟遭毒手。故知非得事事无碍者。断不能入泥入水。平等行慈矣。
○钟疏云。阿难所发之心。正是耻小慕大。宛然方等法相。如人出门应举。期中首选。中途遇盗。遇盗自遇盗。首选自首选。岂可以遇盗之故。云不当期首选耶。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生出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如来方在王宫。如彼淫术所加。阿难有难。于是斋毕速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见佛不遑说法。异乎常仪。故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是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无善不具。故曰百宝。无恶不摧。故曰无畏。光中出生千叶宝莲。示此智光。为万行之本也。有佛化身。结跏趺坐。示此智光。为诸佛之母也。佛不自说咒。令化佛宣说神咒。示此咒心。是不动智。必是不动佛说也。乃敕文殊师利大智慧人。将咒而往。以此咒力。加之淫根。如汤销冰。如明破暗。故令摩登淫火顿歇。阿难戒体如初。提撕奖劝。归来见佛焉。此上别序也。序分竟。
○正宗分第二
大科为二。一是菩提涅槃根本。一是生死流转根本。
初科复分为四。一见道分。二修道分。三证道分。四结经分。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此下见道分也。古人得一指头禅。终身用之不尽。阿难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能免离摩登伽难。故知博学多闻。若不真修实证。尽落鬼家活计。及对境风一吹便倒。皆由平日学力有余。道力不足。故因误堕而陡然发愤。正如苏季敝裘还乡。不得不刺股揣摩。以图卿相也。阿难既见如来。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此一恨字。便是获法身之前矛。向后悲泪痛责。皆从此恨流出。故道人不可无此一恨也。从外入者为多闻。从内出者为道力。道力未全。多闻何益。于是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果觉。必用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之因心。梵语奢摩他。此云止。梵语三摩。此云正定。或翻等持。梵语禅那。此云静虑。此三者。是大定之共名。而首楞严王。即此三名之总目也。意谓此大定之名。我已熟闻。但不曾悟。不曾修。不曾证。不得其用。故为魔力摄持。不能自脱。始信多闻无益于己。然我虽蒙如来授记作佛。若不修因。终难得果。十方如来。悉由此三。得成正觉。不知如来最初用何方便。何由而得开悟。何由而得证入也。于是复有恒沙菩萨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佛圣旨。
○按佛下答奢摩他者。盖取本具不动摇。不生灭。周圆之心。开解照了为义。即正因佛性。略兼了因。为奢摩他体。乃性具即定之慧也。三摩提者。盖即摄前开解性定。而契入之。行起解绝。寂定为义。即正因佛性。略兼缘因。为三摩提体。是性具即慧之定也。禅那者。盖即于契入之后。深位之中。双蹑前之定慧。中中流入。历位渐证。至于究竟为义。亦即于正因佛性。略兼缘了二因为禅那体。乃性具双融之定慧也。当知三名下。各有最初方便。如奢摩他中。以悟见是心为初方便。而以了识非心为最初方便。三摩提中。以反闻自性为初方便。以入道场为最初方便。禅那中。以十信为初方便。以干慧地为最初方便。是则见道一分。为答奢摩他。修道一分。为答三摩。证道一分。为答禅那。今经三处。显然各有单标三名。遵佛明言。判佛文义。不易之定论也。
○正脉悬示云。三者决定不用天台止观。以见道一分。原是如来开示众生本有真心。性具妙定。始自眼根指出。展转通贯万法。仍令圆悟万有。总一如来藏性。显其未及加修。而人人早先具此楞严妙体。但惟教其悟明此之性海。以为后文圆通入处而已。本不曾立观门。教修习也。而诸家瞢然。强安三观。则是前文全说修门。何阿难又有华屋之喻哉。当知斯经所以大异于众典者。正以其指心在根。斯定之所以大异于诸定者。由说自性本定也。若谓前文是说修门。全障性定。且有碍后耳门妙修。全无用处矣。故知阿难所请奢摩他等。乃是大定之共名。又于奢摩他上。加一妙字。正简不妙。良以诸乘皆言定。不简则滥彼诸定故也。是则自性本定。不取修定明矣。诸师于未指耳行之前。预立三观。以杂乱人心。譬如国王将有事于东征。遣一使臣。宣传敕命。召集诸将。宣示庙谟。使臣妄传诸将。速往西征。久之。王问诸将何以不至。使臣对以彼日传命。西征久矣。王大震怒。深怪使臣。错传此命。此亦如是。佛欲专令行人修耳根圆通。如王将有事于东征也。乃先开其妙解。令悟根性。以为圆通入处。如王先欲宣示庙算神谋。以决东征之胜也。注家于未说圆通之前。辄立三观。令其修习。如使臣妄传王命。指东为西也。嗟今沿习既久。业楞严者。无不搜索三观。但是借经为敲门瓦子。而正惟发明天台止观而已。毕竟令观意独明。而经意障尽。何迷锢支离。一至于是哉。
○钟疏云。奢摩佗。常翻寂静。三摩。翻观照。禅那。翻寂照不二。请词冠以妙字。乃妙奢摩佗。妙三摩。妙禅那也。妙则举一即三矣。故后文或单说三摩。直以三摩为大定也。或单举奢摩佗。例亦如是。旧解分配天台三止观。而正脉驳之。致天台后裔。操戈不已。予谓楞严时。未有天台。纵使义合。止可取以为证。岂可径以天台作楞严正解也。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既请大定。为成佛之因矣。世尊即当答之如何是奢摩他。如何是三摩。如何是禅那。不如是答。而反诘其最初发心者何居。盖妙之一字。是如来自证法门。向人轻吐不得。且阿难正当初发愤时。又不可即施峻厉法药。故先逆探其病源。而安慰之曰。汝我同气。情均天伦。非他人可比。夫他人请问。亦必尽情吐露。岂有天伦同气。而反不尽情向汝道者哉。但汝问我成道最初方便。我却问汝出家最初发心。夫世间至恩至爱。莫如父母。而汝当初发心。于我法中。有何所见。顿将深恩重爱。一时割舍。而投我出家乎。先德云。末后牢关。不离最初一句。故阿难如是问。世尊亦如是答之。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此初陈众生知见也。阿难承问。而白佛言。如来问我见何胜相乎。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我常自思维此相非是世间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浓血杂乱。安得发生三十二相之胜净。琉璃映彻之妙明。而同紫金光聚乎。以我见相。合我思维。生渴仰心。是以顿舍恩爱。而从佛剃落也。阿难被世尊一问。将底蕴尽情吐出。却被三十二相。一时换却眼睛。岂知能见所见。皆属依他。尽是虚妄耶。又从见相处。用心思惟。分净分染。生爱生憎。厌粗浊而欣净明。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夫染相不忘。故为魔转。净相不忘。又为佛转。虽魔佛有异。净秽差殊。无非知见立知。总是合尘背觉而已。
○此中所说见相。是三细中之转现。思惟。即六粗也。为一经之发脉。故下文先破六粗。次显三细。次显如来藏心。次第紬绎。方见深旨也。
○三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一业相。即从真起妄初动之相也。二见相。见初动之相也。亦名转相。谓依初动之业识。转成能见之相也。三境界相亦名现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也。六粗者。一智相。二相续相。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也。又三细者。一自证分。二见分。三相分也。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此双标真妄为一经之纲宗也。如来见阿难说见相。说思惟。讨得杷柄在手。遂姑纵之曰。善哉。阿难。汝见三十二相。便能割爱出家。岂非世间决烈大丈夫事。何善如之。第此一念厌染爱净。正是众生知见。正从发润二种无明流出。生死相续。皆由于此。汝等当知。一切三界众生。从无始劫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相续不绝。非有他故。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统此一心。在纷扰而不变异曰常。在生灭而无去来曰住。在幻妄而不烂坏曰真。在万法而不动摇曰性。在污浊而不染曰净。在欲气而不昏曰明。汝等有此心体。胜净妙明。本周法界。而不知。反认如来胜净妙明形体映彻之相。以为奇特。而生渴仰。非妄想而何。由汝日日所用者。皆用此妄想。此想不是汝之常住真心。是汝生死根本。汝乃错用此心。认贼为子。故有生死轮转耳。
○如说云。阿难慕佛妙定。而此妙定非识心所修。必须先悟此识非心。别求真心。故下文由浅入深。渐次开示。自此至卷末。总是破妄显真。然有毕竟破者。如说鍮石非金。破尽不用也。有不毕竟破者。如说矿中有金。欲其销出真金。因显而破也。经中于识。全破其妄。譬说鍮石非金也。于根。多显其真。少破其妄。譬说矿中有金。不可离矿而觅金也。于阴入处界。一一妄破显真。则鍮不能混金矣。于七大。全显其真。则纯金而非鍮矣。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此勉其直心答问也。汝既欲研究无上菩提。真欲发明自性。应当真心吐露于我。有疑直问。有问直答。不得半吞半吐。藏头露尾。若尔。便成委曲相矣。彼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内心既直。外言亦直。心言既直。内外一如。如是乃至终于妙觉。始于干慧。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则生死可以直超。妙庄严海。可以直入矣。
○净明经云。直心是道场。先德云。拟心思量。早是曲了。台山婆子。见人问路。便云。蓦直去。若有一毫委曲。便落众生知见。即遭枝岐。下文云。狂心自歇。歇即菩萨。此直路也。不成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外道天魔者。此曲路也。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此细审众生知见也。尊者索头。已在世尊手里。故捻定见相发心。重翻问端曰。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时。将甚么物去见。生渴仰时。又是谁去爱乐。尊者若向此处。识得谁何二字。一生参学事毕。争奈不分缁素。信口答云。如是观见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而投佛出家耳。岂知目即眼根。心即意识。眼见心知。便是众生知见。生死根本耶。
○此承见相发心。出心目二字。以为谈经之柄。下文重重开示。不过翻众生知见。为佛知见耳。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我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此细审众生知见所生处也。由阿难认定见者是眼。爱者是心。不知生死颠倒。正坐于此。故世尊就上一拶。鞠其所起之处。乃告阿难。汝既认爱乐三十二相者是心。见三十二相者是目。便当识此心目所在。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染污之尘。扰乱之劳。且汝认心认目。已著贼了。譬如国被贼侵。发兵讨除。要先知贼所依之处。然后塞其去路。绝其资粮。捣其巢穴。斩其首级。则边境肃清。烽烟自息。今使汝流转生死。不由外物。元是自己家亲作祟。自劫家宝。若欲以奢摩他神兵除之。必先知其处所。我今问汝。唯汝能知之心。与能见之目。今何所在乎。由尊者病根深厚。故世尊将其病源。一一审究明白。方始对[病-丙+止]发药也。
○虽心目双举。而意惟破心。非心目并破也。缘此双征微意难知。以致诸家误谓破心之后。次当破目。遂将显见之旨。尽成破见之宗。千载迷根。实基于是。岂知根识元不相离。而眼中见性。即是菩提真本。亦即奢摩他体。众生日用不知。但惟认识为心。随识轮转。甚可哀怜。故佛双举。以观阿难取何为心。阿难果但以见为眼。而终取爱乐为心。于是极破非心之后。所指妙明之心。依旧即此能见之性而已。岂有他哉。
○钟云。经文明言使汝轮转。心目为咎。故问惟心与目。今何所在。则如来所征之心。乃贼也。非心也。妄心也。非真心也。既谓之贼。则宜不知所在。如人为盗所劫。岂能知盗之所往所在。而为之巡缉乎。阿难此时。若真知妄心为贼。则自然答以不知所在。而直请真心矣。惟其受用妄心。极力护庇。见如来指之为贼。口虽不言。心却不信。历历指其七处所在。若云既有所在。岂可遽谓之贼乎。观后文云。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又云现以缘心。允所瞻仰。则曲护妄心。认贼为子之本情。乃始招出。佛历言无有是处。而后文直斥云。此非汝心。正言此心之为贼而非子。不必求其所在也。若是常住真心。则在七处亦可。不在七处亦可。无在而无不在亦可矣。旧解不曰破心。而曰征心。谓三如来藏。亦不能加于七处之外。是以所征者。即为常住真心也。似是之言。叛经不小。
○贺云。七处破心犹云七处破识。非谓此识果有一定处所。阿难不知。而佛独知之也。正以此识本无处所。众生迷为有处。故随执随破。节节欲其悟此识本无处所。而令其疑此妄识耳。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此是尊者初呈枪法执心在内也。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二生中。除了无色。以其空散而无身相。又除无想。以其土木而无心相。其余十种异生。有身心相者。同将识心。居在身内。且我纵观如来明净修广如青莲华瓣之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肉眼粗浮之根。日杂色香味触之四尘者。祗在我面。是则自圣至凡。莫非眼在外。而心在内矣。我宁不知如是识心。实居我身之内乎。尊者虽是伶牙俐齿。旁若无人。殊不知脑门已是著地。即今三尺童子。试问其心。即以手指胸。而曰在内者。此由父母胎中受形之始。吸取赤白二滴为身。便有此执。不待教而自能。谓之俱生无明。亦谓之坚固妄想。故牢执此身。为心之宅舍。若瓶鹅井蛙。终不能出。更不知身反在于心中。若大海之一沤也。故尊者亦同此计。若使尊者向心目所在一问处。识得地头。便与世尊把手共行。优游觉海。安得复有下文种种妄执耶。
○只此一计。凡一切众生。所以囚系胎狱。挃梏肉身。乃至三涂汩没。受无量苦。展转不能自脱者。皆由于此。世间邪师。犹言身为房舍。心是主人。甚可病哉。
○钟云。心在身内。乃一切众生寻常所执。所谓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是也。余六。但因佛一时破夺。逼成转计耳。
佛告阿难。汝今现在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尊者执心在内。以为必然。如壮士鼓气。上冲牛斗。世尊是一切智人。洞见肺腑。不与分文析句。展疏牒科。就将目前浅近易了之事以反诘之。令他亲口答出。无处躲闪。然后用法窟法爪。生擒活捉。故先审定内外之境。告阿难言。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阿难答云。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若祇陀林。实在堂外。堂在林中。林在堂外。则内外之境定矣。次复审定先后之见。问云。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答云。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园林。先见内。而后见外。则先后之见。无容紊矣。次复审其见外之因。问云。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答云。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因户牖开豁。而得见外。则见非无因矣。世尊三问。尊者三答。一一皆落世尊绻缋中。向下即用其语以破之。所谓执子之矛。刺子之盾也。
○世尊七处。多以见发难端。亦含见性是心非眼之意。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此先示大定之体为开佛知见之根本也。阿难始问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世尊反诘其最初发心。验其知见是真是妄。而阿难果用识心。取著有相可见之如来。却迷自己无相可见之真佛。如来复诘其缘三十二相时。将谁见而将谁爱乐。尊者答以目见而心乐。如来复征心目所起之处。尊者确然执定此心在色身之内。至此。则阿难贼身已露。赃物现存。无隐讳处。今欲进而破之。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以示慈愍摄受之意。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意谓此大佛顶。周遍含容。无法不具。无行不圆。然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见见。为菩萨父。为诸佛母。即我三十二相。皆是此中所现形像。云何反认此在色身之内耶。今汝欲研无上菩提。开佛知见。要先识此无见顶相。则不奢摩而自成奢摩。不三摩而自成三摩。不禅那而自成禅那。谓之真如三昧。亦名一行三昧。又谓之首楞严王。诸三昧中。最为尊上。菩萨得此三昧。则万行具足。念念可以证真常。头头可以到究竟。十方如来。依此一门。超出妙庄严果海。不遭枝岐。更无委曲。又何患畜闻之过误。道力之不全耶。于是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问。此中不标奢摩禅那。而独标三摩提者。何故。答。此三摩提。即下文所指大陀罗门。诸三摩提妙修行路也。奢摩由此而悟。禅那由此而证。故曰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以除此一门。别无修行之路。即古观音如来。亦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也。
○三摩提。此云等持。既是诸定共名。亦是全定总号。不比阿难所请三名中之三摩提。彼是总中之别也。大佛顶等。方是此定不共之号。一经所说。全为此定。随便寄居于此耳。
○钟云。阿难启请大定。佛先破其缘心。此是首次破心。问答未竟。急示以有三摩提云云。盖以镇压其乍复之魂。安慰其初问之意。如穷子见父。先告以家宝。使预知衣食有地。惊定气平。然后徐徐推问。以终七破之文。后详大定。非惟心肠甚慈。抑亦语次甚妙。一有字可想。如云汝所请三摩提。已有在此。不须忙也。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与一门深入相应。一门深入。因也。一门超出。果也。由大定趋入。故谓之路也。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心。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此破心不在内也。佛又重伸问难。而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然后远瞩园林。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先见堂外者乎。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而能见林泉者。未之有也。佛言。阿难。今汝所计。即是在堂不见如来。而能外见林泉者矣。何以故。若汝灵知之心。在六根门头。明明不昧。了了常知。而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者。尔时先合了知身内之物矣。可有众生。先见身中腑脏。而后方观外物者乎。夫心肝脾胃。身中之最深者。容许不见可也。至于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身中之肤浅者。诚合明了矣。如何深浅都不知耶。若汝心灵。必不能内知。云何又能知外耶。不内知而知外。此与在堂不见如来而能外见林泉者何异。吾于必不内知。而知此心决定不在身内矣。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只此一破。有缘者。即当惊悟绝倒。非佛妙典。何常闻于他书有说心不在身中者乎。奇哉。真狮子吼也。
○心肝脾胃。深处也。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较浅。然总属身中之物。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此第二执心在外也。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今悟知我心。果不在内。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请以灯喻。譬如灯光。若是然于室中。则是灯必能先照室内。而从其室门。后及庭际。渐次照去。亦犹心居身内。必先见。内而后见外也。今一切众生。既不见身中。而独见身外矣。是则亦如灯光居在室外。则不能照室也。是义决然明白。将无所疑惑。而同佛了义之谈。得无谬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世尊是大手宗匠。左来左转。右来右转。这边那边。无可不可。在内在外。皆可扫除。亦将一喻相酬。所谓投桃报李。得马还牛也。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于室罗筏城。循乞形段之食。及归祇陀林。我已宿斋矣。汝观此比丘。当一人食时。可使诸人尽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皆是阿罗汉。子缚虽尽。果缚尚存。不能合众人为一体。安能一人食。而令众人饱也。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此正破心不在外也。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者。夫身心相外。则彼此了不相干。故应心所知者。身不能觉。身所觉者。心不能知。如阿罗汉之躯命不同。彼不饱此。此不饱彼矣。我今示汝兜罗绵细香霜色之手。汝眼见时。心分别是手否。阿难答言。如是。世尊。我眼见时。心分别也。佛告阿难。眼见是身之知。心分别是心之知。二知同时。曾无两体。与阿罗汉之分彼分此者不同。即此相知。云何乃判心在身外耶。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阿难点个纸灯与世尊相见。却被世尊一吹顿灭矣。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当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此第三计潜根也。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在身外。内外不成。我今思惟。当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殆潜伏眼根里乎。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眼根随见。随即分别。今以琉璃喻眼。以眼喻心。琉璃合眼。而不碍眼见。与眼分别。如眼根合心。而不碍心见。与心分别也。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而见外者。岂无故哉。既已在根。根非在内。宜乎其不见内也。既潜根内。根如琉璃。宜乎其瞩外而无障碍也。是则只一潜根。而从前二义。俱无缪矣。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常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伏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此正破心不潜根也。世尊将错就错。而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时。只见山河。亦见琉璃否。阿难言。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时。实见琉璃也。佛乃破之云。汝心为眼根所合。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喻中眼见山河。亦见琉璃。法中既是心见山河。亦应见眼矣。而云何不见哉。若使心能见眼。眼即反为心家所缘之境。不是能生之根。则汝所计彼根随见。随即分别。义不得成。是犯自语相违之过矣。若使心不见眼。眼何故又见琉璃。又犯法喻不齐之过矣。如是。则二俱不成。云何汝计潜伏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阿难捧出琉璃碗子。与世尊斗富。又被世尊碎成齑粉矣。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脏在中。窍穴居外。有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此第四双计内外也。初计在内。佛以不见脏腑为破。次计在外。复招身心相离之难。又计潜根。且乖琉璃笼眼之喻。阿难乃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之身。脏腑在中。窍穴居外。良以有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由有窍则明。故开眼见明。即应见外。不必责其身心相外矣。由有脏则暗。故闭眼见暗。即同见内。不必要见心肝脾胃矣。内外若成。又非独潜根里。如此。则可免前三者之过矣。然不知此义当与不当。盖因三次负堕。故未敢自信也。
○钟云。由有窍则明。故开眼见明。由有脏则暗。故合眼见暗。见明即名见外。见暗即名见内。虽内外并列。乃借见外形见内。仍归最初在内之执。故佛下文唯破见内耳。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暗室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此破见暗名见内也。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此暗相若与眼对。则此暗相。在汝眼前。云何成得闭眼见暗。名为见内。若许眼前之暗。即是内之脏腑。即当不须合眼。但居暗室中。无日月灯光之处。此眼前之暗。即是汝之三焦六腑矣。然岂有此理哉。若此暗相不与眼对。云何眼前又见黑暗。如是。则眼与暗相。对与不对。皆不成内矣。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即今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且汝言见暗为见内者。得无曰。所对之暗。不是外对身外之暗。乃是内对身中脏腑之暗耶。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即是眼能反观矣。既能反观。即当合眼开眼。二俱能之可也。今合眼见暗。独能返观身中。当开眼见明。何不返见其面乎。若开眼时。既不能返观己面。则合眼时。亦不能返观身中。而内对不成矣。若谓开眼见明之时。亦能见面。则此了知心。及与眼根。皆在虚空中矣。汝本计心仍在内。又何成在内耶。且心眼既在虚空。则应虚空即是汝体。汝身反不是汝体矣。汝若执言。离体见面。不妨仍是自体。即当如来亦离汝体。亦见汝面。亦应是汝之身耶。且汝心眼既在虚空。已有觉知。则汝此身。应无知觉。必汝执言。身自有觉。空中之眼。亦自有知。则汝一身。应有二知。一在虚空。一在己身。既有二知。则汝一身。应成两佛。有是理乎。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单结见内。足见此计同在内矣。要知计内。计外。计潜根。与双计内外。亦未常不是。但阿难执迹生情。故问处句句成病。世尊随方解缚。故答处句句成药。古德云。会得。则死句皆成活句。会不得。活句皆成死句。神奇化为臭腐。臭腐复化神奇。实无定法。此上四计。皆因世尊云何知外一句。钩动阿难。故尊者舍一执一。所谓承言者丧。滞句者迷。向后三计。知见已穷。复牵引世尊所说性相深义。引蔓抽条。妄生计度。不知是则总是。非则总非也。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维。即思维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此第五计心在随所合处也。阿难言。前此皆我之臆见也。我常闻于佛矣。佛昔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我今思维。世尊所说心法相生。即此能思维者。实我心性。此心随与那一法合。即随那一法生。何必定在内外。及与中间三处乎。不知世尊所谓心法相生。正谓心法皆从业识变起。同时妄有。如两束芦。互相依倚。离心无法。离法无心。非谓心能生法。法能生心也。尊者缪认心法相生。故计随合随生。先引世尊所说者为证据。欲以杜如来之口。岂知如来浑身是剑。触之即死。毫不容情哉。
○阿难亦非谓心必有体。正谓心无体而能合。合即心之所在。下文正辩有合者必有体。无体则不能合。无合则无所在也。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此正破心不随合也。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所谓合者。如盖合函。必彼此有体。然后可合。今汝思惟之心。元是浮想。实无自体。既无自体。则无合处。若谓无体而能合者。则于十八界外。更加一界。于六尘外。更加一尘。是皆无体虚名。同于龟毛兔角。凭何义以论合乎。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有出入。必有内外。既有内外。便合见内见外。复蹈前非。岂能随合而随生乎。
○随合随有。奔逸昏扰。何异野烧。乃犹认作真心。曲尽世人迷态。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阿难一闻见内见面之语。反生疑难。意谓眼可名见。心可名知。见者是眼。心知非眼。今以心为见。恐不合义。佛破之云。见者眼也。能见者。心也。今且以汝喻心。以门喻眼。门虽通见。须有门内之汝。而后有见。若谓眼能自见者。设如汝在室中。即同无汝。而门能自见否乎。是知眼虽通见。亦须眼处有心。而后有见。若无有心。而眼岂能见乎。必谓徒眼能见者。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矣。若见物者。又不名死矣。是则徒眼不见。可见知见皆属于心矣。岂可妄分见属于眼乎。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若遍体者。同前所挃。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夫法有定相。心无定体。正如水上葫芦。按著便转。日中宝石。色无定形。安有定体哉。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者。我且问汝。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一体者。四肢共一心体也。多体者。四肢各一心体也。又汝心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遍体者。一心满于四肢也。不遍者。一心不满于四肢也。若四肢共一心体者。则应拔一毛而群毛皆动。触一肢而浑身咸觉矣。若浑身咸觉。则挃又应无定在。若挃有定所。则又不成一体矣。若多体者。则又成多人。以一人惟有一心。多心即成多人。以多人而各分一心。各分一体。此多体之中。何体为汝也。若遍体者。同前挃一肢而四肢咸觉矣。若不遍者。当汝触头。而并触其足。若头知而足不知。可名不遍。今汝却又不然。触头头知。触足足知。可云不遍乎。然则心体非一非多。非遍非不遍。元无定体。既无定体。则不随有定之法合可知矣。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阿难将个东瓜印子。卖弄聪明。又被世尊撇向大洋海底去矣。
○钟云。非一体。非多体。非遍体。非不遍体。总是无体。无体安得有合。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外不相知不字。当是又字之误)。
此第六计中间也。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真实本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内者。不在根也。不在外者。不在尘也。如我思惟。第一计中。内无所见。第二计中。外又相知。内无知故。明不在内。身心相知。明不在外。以外之相知。复内之无见。不内不外。意者此心当在根尘两楹之中间乎。不知世尊所言不在内外者。正言心无定在。非谓心在中间也。才唤作中。即有定在矣。
○妄心无体。则不在。真心周遍。则无所不在。不滞一处。原是三不在。阿难引二缺中。以立己论。合佛旨也。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此审定在身在境以两破其中俱无在也。佛言。汝谓心在中间者。中必确然不迷。而非无所在矣。今汝自推所谓中者。中为何在。为复在身外之处乎。为当在身乎。若在身者。便有中边二义。在边则不得为中。在中则同前在内。应当见内矣。若在处者。如修房舍。必立标竿。以表中位。今为有所表。为无所表乎。无表。则无中矣。表则中无定在矣。如人以表表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则心宁有一定之中而不杂乱乎。是则在身在处。皆不得成中矣。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阿难又言。我所说中。非此在身在处二种也。如世尊所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夫眼者。根也。色者。尘也。眼有分别。则属内根。色尘无知。则属外境。根尘内外相对。而识生其中间作用分别。岂不为心在之处乎。
○阿难所引。是佛相宗。随顺世间之谈。不了义也。且世尊之意。以眼色二种。为生识之缘。非谓眼色即能生识也。以识自有能生种子故。且根境二法。皆是色种。岂有色种而生心现行哉。且谓眼有分别。亦是错解。殊不知眼能照境。识能分别。而眼实无分别。故下文云。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其证也。
○钟云。以眼对色。则色为无知。以心对眼。则眼又为无知矣。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者。此之心体。为兼根尘二者。如父母合而共生子耶。为不兼二者。如不因父母而自生子耶。夫尘即物也。根即体也。若兼二者。则根尘混合。物体杂乱。物非有知。体是有知。半有知。半无知。对敌而立。堕成二边。岂得为中乎。若兼二不成者。则此心体。既非根之有知。又非尘之不知。体性尚无。中为何相乎。是则兼与不兼。皆不得成中矣。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阿难将个不著边际破沙盆。呈似世尊。又击碎矣。
○兼二者。双挟根尘而生其中也。不兼二者。两离根尘而孤然中立也。或泥此之心体体字。遂以物体体字作心体。非是。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此第七计无著也。世尊在般若会中。谈无著真宗。不在内外中间。正言心无处所。无处住心。不应复有所著。尊者错解佛意。乃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等。四大弟子。共转*轮。常言此觉知分别心性。不内。不外。不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我今将心。不去著在一切法上。如此。可得名为心不。殊不知将心不著。早是著也。故先德云。唤作如如。早是变也。智不到处。切忌道著。道著即头角生。
○问曰。佛之征处。本显无处。今已无处。何须又破耶。答曰。佛之征处。固显无处。佛显无处。令悟无体。今认无著即为心体。是虽无处。而执有体。所以破也。
○钟云。三不在。即无著。而以无著名心。又著于无著矣。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世尊向开口不得处。就与一拶云。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而计一切无著为心。所谓一切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是也。汝之不著。是汝之心。本有处所。而不著一切法耶。抑亦本无处所。而不著一切法耶。若汝心本无处所。而自然不著。此心则同龟毛兔角之本无。云何更添不著乎。若汝心本有处所。而不去著一切法者。则是汝心去了个著。又多个不著。安能名为无著哉。所以然者。著从相起。若汝果无心相。是真无心。决无有著。若非真无心。则定有心相。既有心相。定有所在。决定有著。云何而说一切无著乎。极而言之。不惟有相不可名无著。即无相亦不可名无著。以才说无相。即堕有相故也。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阿难将个没著落死猫头。呈似世尊。又被世尊掷向他方世界了也。
○法身无在。而无乎不在。前六番计心在内在外。双计潜根。随合。中间。是以心为有在也。故世尊皆以无在破之。及至第七。又计心为无在。故世尊以相有则在破之。虽是一期破执。实显无在无不在之旨。先德所谓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是也。大佛顶首楞严王。于此具见。即至后文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处。虽是极力形容三如来藏。亦不能加于七处之外。智者于七处剖明一经大义。思过半矣。
○七番破处。只是破自生。他生。共生。与无因生。如在内。潜根。双计内外。皆是计自生。在外。随合。是他生。中间一计。是根境共生。无著一计。是无因生。又随所合处。是执一切相生。无著一计。是执离一切相生。潜根。是执相宗增上缘。中间。是执相宗增上所缘缘。无著。是执性宗无相甚深义。据此七问。足见尊者[祝/土]著满肚皮佛法。世尊七番逐破。不过就其执处。与他解粘去缚耳。先德云。佛法里。迷却多少人。世法里。悟却多少人。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七番问处。节节有顿挫。如云如是识心。实居身内。只一实字。见其意气扬扬。旁若无人。如虎生三日。有食牛之气。第二番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虽是强项。观得耶二字。亦少屈矣。至第三番。则曰如我思惟。如我者。谓以己意度之。理或如此。其志又稍降矣。第四番则云是义云何。言不知是与不是。未敢断以为必然也。至第五番。即思惟体。实我心性。由执圣言为证。故复开强口。又曰实也。至第六番。当在中间。言据我所见。或当如此。当字觉郎当已甚。至第七番。则我无著。名为心不。不者。疑而未定之辞。阿难至此。委靡不振矣。所谓壮心一起。春江怒涛。锐志一销。秋霜败叶。此经无论意趣深奥。即译人之笔。润色之手。亦若郢人之运斤。庖丁之解牛。并入神化。渊乎妙哉。
○七处皆非。则妄情已尽。而世人计心之住处者。不出于此。至此。则平日所恃以为心者。杳无住处可根究矣。然详此七番确定成处者。惟四处而已。谓一内。二外。三根里。及第六根尘之中是也。第四还在内。第五乃无定处。第七并处亦无也。此密示妄识无处。下文乃显何妄识非心也。
○钟疏云。须记前云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降伏尘劳。又云维心与目。今何所在。是故七征但破其所在。所在既破。贼无逃处。下破能推之心。正擒贼耳。
○圆通疏云。七征之处。最坚锐难攻者。在乎首尾。盖在内久为世人所守。而无著又为学佛初机所宗也。
○七处破心竟。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娇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阿难被世尊七纵七擒。至此弓折箭尽。纳款输诚。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倍于他人。今虽出家。犹恃娇邻。良因蒙爱恃怜。不肯进修。反认多闻。以为实证。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而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心实际。是我所当造诣之处。所以不得无漏者由此。为魔所转者。亦由此也。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分明指出此心的在何处。开示我等奢摩他大定之路。使有所遵循而往。不致惑于他岐。且令诸信不具者。皆能生信。而隳坏其恶见焉。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前请奢摩他。三摩。禅那。今止请示奢摩他路。可见奢摩他三。总是大定之共名。任举其一。即该其二。而与三观无涉矣。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此放光默示也。世尊将欲破六识以显六根。故先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表诸智将现也。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表众识将破也。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表覆蔽将开也。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表分隔将合也。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表流转将息也。由众生有此本光。昧而不知。分为根尘识三。于器世间。不能超越。若能内莹发光。根尘识三。应时销落。见闻通邻。合开成就。故以此瑞先示之。果能了兹光瑞。则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不动步而得矣。
○钟疏云。不与他说。且与他看。若遇宗门明眼人。便直下领当矣。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砂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可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此下将前性净明体用诸妄想复开二种根本为一经之纲宗也。佛告阿难。一切众生。泛尔凡夫。不知修行者。从无始来。迷此觉心。忽起无明。种种颠倒。由此无明。转成业识。造种种业。熏成种子。名为业种。种必有果。子子相生。则轮转生死。无有休息。故惑业苦三。生必同条。如恶叉果。生必三子一聚。不知修行者如此。又有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背大心而证小果者。及成外道。外正道而趣邪道者。以及诸天。修十善而欣乐果者。魔王。及魔眷属。耽欲境而乱正修者。是等皆由不知真妄二途。二种根本。认妄为真。独修于妄。盲修瞎炼。认砂为米。犹欲煮砂成馔。纵经尘劫之远。其能得乎。错乱修行者又如此。乃吾所谓二种根本者。云何为二。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此由最初迷一法界。不觉心起。而有其念。故曰无始。如睛劳华现。睡熟梦生。本无缘起之由。非有定生之处。皆是妄念。非他外缘。从此而成细微业识。次起转相。转作能见。后起现相。现外境界。由此三种细识。复生智相。相续。执取。计名。四种粗识。于是执内执外。攀此缘彼。念念不停。无暂止息。起惑造业。轮转生死。此生死本。即汝现今与诸众生。用此东攀西缘之心。以为自性者。即是别成声闻缘觉天魔外道七趣之根本也。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此清净体。即汝今者现前第八微细精想。名为识精。本来具足元明。一真法界。不为生死所染。不为涅槃所净。不为无明所迷。不为菩提所觉者。然此元明元清净体。虽不与妄染相应。由不守自性。随缘而生种种妄想。东攀西缘。一切众生。但认此种种攀缘妄想。以为心性。而反将元明清净之体。弃而不顾。即此弃而不顾者。是菩提涅槃之根本也。夫此识精元明。众生本有。体遍十方。用弥沙界。非诸趣所能牢笼。但由诸众生。遗此本明。日用不知。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故诸趣本不当入而入。甘受轮回。岂不枉屈哉。
○识精元明者。六根所具圆湛不生灭性。识精乃其总名。本为一体。若应六根。而列别名。当是见闻嗅尝觉知六精也。五卷云。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验知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决指六根中见闻等精。所以破识之后。首即显见精为妙明本心也。旧注全不达此。故迷为破见耳。又复当知。后偈中陀那微细识。正此识精。然亦以识为名者。乃是第八识海。非比前六虚妄无体矣。因是真修之本。所以修圆通中。直选耳根闻性。亦此识精。而斯经始终要用。所以迥异于诸经者。由此根性以为之根本也。诸缘者。前六转识也。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是知前六。皆此识海所生诸浪。故虚妄也。缘所遗者。言前六能遍缘一切。而独于本生识海。自缘不及。如眼所起见。能遍见一切。而自不见眼也。纵使悟时。须一念不生。方能默契。六识若动。体即隐矣。故学人不舍缘心。毕竟如生盲不见性也。由其执认缘心。必遗元明。故曰缘所遗也。
○贺云。识精元明者。取识精内本来妙明之体。非即以识精为元清净体也。专言识精。便属阿黎耶识。专言明。犹是识阴边际。故加一元字。见非因明立所之明也。遗此本明。正与元明相应。圆通疏云。所生诸缘。即第六识。能生识精。即第八识。按七处破心。妄想已伏。缘心欲逃。何不直指真心。使归如来藏性。而以识精元明为不生灭心耶。盖曰精。曰元明。本与如来藏心无异。惟一落识中。故不直曰精。而曰识精。识中有精。故又曰识精而不但谓之识。识去精存。则全体如来藏性矣。不可分之为二。亦不得遽合为一。其下手工夫。全在第四卷以后旋妄伏真入流亡所等处。盖旋妄伏元。除去八识真中一分之妄。以终前文举示识精元明之义。然后于十信之前。得无生忍为因地心。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圆满菩提。归无所得。非惟见性无可指陈。即如来藏亦属强名矣。此真大佛顶。真密因。真了义。真首楞严也。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话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此举拳验见也。佛告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而诣真际。故我为汝指出两条大路。一一分明。不知现今从何路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而语阿难言。汝今见否。所谓掇出中原无价宝。不同赵璧与燕金也。阿难不解向未举拳时荐取。具实而答曰。见。世尊就上一拶云。汝何所见。烂泥中有刺。阿难当面差过。却云。我见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也只是认得拳头。世尊赤心片片。更与一锥云。汝将谁见。阿难根钝头迷。重重蹉过。依旧道个我与大众同将眼见。所谓昔年行处。半步不移也。温陵云。金拳举处。直下要识本明。尘相未除。依旧认贼为子。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此重征出妄心而破之也。世尊见尊者语不相投。遂拈转话头。别行一路。云。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纵许汝目可见。汝将何物为心。以当我拳之光耀乎。所谓口里雌黄。舌端利剑。争奈尊者依旧刻画无盐。唐突西子。复认能推以为心性。乃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以为心耳。所谓好个阿师。又恁么去也。不知此心如镜里之形。无体而全因外现。似水中之月。不实而遍现空轮。认此为真。迷之甚矣。世尊见阿难头头不荐。乃奋师子踞地之威。振声一喝云。咄。此非汝心。易所谓击蒙。利用刑人。用脱桎梏也。当尔时。若是黄檗德山。临济岩头。也须耳聋三日。故宗镜云。阿难执此妄心。世尊所以诃斥。二祖求此妄心了不可得。初祖于是传衣。前七番破处。是捣贼之[宋-木+巢]穴。此番诃斥。是斩贼之首级也。
○钟云。能推之心。所谓攀援心也。前七破。破处。此非汝心。直破心矣。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此直指妄心本名也。阿难被世尊一喝。果然措手不及。构副不上。直得瓦解冰销。七华八裂。于是矍然惊惧。避座合掌。起立而白佛云。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世尊见阿难惊疑不定。即收机云。阿难。此心是因现前所对六尘。虚妄相上所起。名曰妄想。由此妄想。惑乱汝之真性。岂可认此以为心乎。由汝无始至今。误认为心。如认贼为子。反将常住真心。弃而不顾。故枉受生死。轮转无穷耳。
○阿难既闻非心。索要本名。前尘虚妄相想。直指本名以答也。
○显诃妄识非心已竟。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云何如来说此非心。我实惊怖。兼此大众。无不疑惑。惟垂大慈。开示未悟。
此恋妄不舍而惊疑也。世尊一片婆心。翻成钝置。阿难乃白佛言。我固佛之宠弟。因我心爱乐佛故。所以出家。是令我出家者。我之心也。然我之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是此心可以为善矣。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是此心可以为恶矣。作善作恶。许多功能。皆是此心。若如此番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之人也哉。无心即同于土木矣。何则。以离此知觉之心。更无别有心也。而云何如来说此非心耶。大有迳庭。不近人情。我实惊怖。兼此大众。天上人间。凡外权小。无不说此为心。今闻此说。无不疑惑。亦不得不怖。不得不疑矣。惟愿世尊。垂大慈愍。开示我与大众之未悟也。殊不知作善作恶者。原属发业无明。名曰妄想。不思善。不思恶者。却是尊者本来面目。弃本有而不知。恋妄想而不舍。亦独何与。先德云。忽地晴天霹雳声。禹门三级浪砰訇。许多头角成龙去。螃蟹依然努眼睛。尊者之谓与。
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
此曲示真心有体以释无心土木之疑也。尔时世尊开示阿难。及诸大众。欲令其心入于无生法忍。住此忍者。于三界内外。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超情离见。当体真妙。即无善无恶之心体也。即一切事究竟坚固也。于师子座。摩阿难顶。当其执妄为真。则振威喝之。及其矍然生怖。复摩顶慰之。所谓有时铁[果/衣]绵团。有时绵包铁石。假嗔假喜。能放能收也。既摩其顶而告之言。汝不闻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乎。众生迷惑。妄谓万物各有从生。而不知一真心体。随缘变现。若无一心。即无诸法。所由来久矣。极诸法所生。至于一切因果。凡圣权实。大而世界。小而微尘。既唯心所现。则亦因心成体。谓心无体者。必诸法无体而后可。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结。是有形之最细者。苟诘其根元。则咸有体性矣。纵令虚空。是无形之最巨者。虽无体性。亦有名貌。既有名貌。则亦有体矣。可见有情无情。若大若小之物。无不有体。何况清净无垢妙净不染湛寂本明之心。与一切法为性之心。而反自无体乎。盖一切之法。皆是真心海中。所现影像。所现之物。尚皆有体。而能现之心。反自无体。必不然矣。是则真心必定有体。汝但执彼妄心。故迷此真体。岂真离此觉知。更无所有乎。
○贺云。无生法忍者。了法无生。忍耐于心也。诸经八地证无生忍。华严等觉后。方名无生忍。此经未入十信。即获无生忍。所谓理须顿悟也。
○钟云。忍字。非著力之谓。已是如如不动矣。细玩大定。与究竟坚固。皆具足此忍字之中。金刚经得成于忍。即此忍也。
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变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
此令尊者揣摩能推是妄以去其恋妄之心也。佛又言。若汝坚执不舍此能分别有觉观了知不昧之性。而必以为汝真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等诸尘事业。而别有无渗无漏完全之体性矣。(色香味触。举四以该六也。诸尘即六尘也。事业犹云尘事尘业也。下文浮根四尘本此)如汝今者在座。承听我法。此听法心。是亦因我说法音声。而起分别。是渗漏心。非完全体。岂得为真哉。不但汝今尚有六识现行分别。不名为真。纵汝将此见闻觉知。六识现行种子。一切灭尽。成阿罗汉。(略举见闻觉知者。以四摄六。合嗅尝为一觉也)若使内守幽闲。耽寂灭乐。不肯放舍。即此守幽闲者。尚属意根。意与法对。犹是法尘与分别。相为影现。但是光影。了无实事。而不得为真矣。况今现种未空。乃欲认此以为真乎。(正脉云。一切权乘。有出入之定。皆是微细分别。盖全以凭伏细分别心。持彼寂境。一不分别。寂境即失。名曰出定。楞严大定。岂有是乎)即我今日。亦非强汝定执此等以为非心。但汝将此分别觉观。微细揣摩。是有是无。是真是妄。若离前尘而有分别性者。即真汝心矣。若分别性。离尘无体者。斯则前尘分别影事。而非真汝心矣。今汝所执分别觉观。皆是因尘而有。全托诸尘。而现分别之影。尘非常住。倏变倏灭。若变灭时。心岂能存。如形灭而影自亡。此心岂不同于龟毛兔角乎。心既随尘而灭。则汝法身。亦随灰断。更将何物为因地心。而证此无生法忍耶。知有生有灭者。为缘尘之妄心。则知无生无灭者。乃常住之真心矣。
○钟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法尘与意根对。所谓第六识也。此经所谓外道等错乱修习。由认八识未真。其学问受用。自第六识止。或认聚缘奔逸。昏扰扰相。如阿难所称能推之心。以为虚灵不昧。或认内守幽闲。及九次第定。以为静定。所谓诸修行人。不成无上菩提。病根正在于此。
○莲师曰。予初入道。忆子思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意此中即空劫以前自己也。既而参诸楞严。则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夫见闻泯。觉知绝。似喜怒哀乐未发。而曰法尘分别者何也。盖意者根也。法者尘也。根与尘对。顺境感。而喜与乐发焉。逆境感。而怒与哀发焉。是意根分别法尘也。未发。则尘未交于外。根未起于内。寂然不动。应是本体。不知向缘动境。今缘静境。向固法尘之粗分别也。今亦法尘之细分别也。皆影事也。非真实也。谓之幽闲。幽特胜显。闲特胜闹而已。空劫以前自己。尚隔远在。
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此结破所执妄心也。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闻佛开示。将平日倚恃为心者。一旦杳无体性。无可跟寻。而又未审何者为心。如人失其所宝之物。欲恋不能。欲舍不得。乃默然自失。世尊见其廉纤搭滞。或又极口痛斥而告阿难。世间三果以前诸修学人。现前虽成四禅。四空。灭受想。九次第定。在小乘法中。前八凡位所成。第九无漏圣位所成。得九定者。宜乎超生死。证涅槃。得罗汉果矣。乃不得漏尽成阿罗汉者。皆由恋著灭定。不肯放舍。即此灭定。犹为影事。即此恋著。犹然妄想。由彼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法性。故虽修而不得成真正阿罗汉。况汝灭定未修。幽闲未守。且执前尘虚妄相想。误为真实。而不肯舍。故虽一向多闻。道力未全。而不得成圣果也。
○前云守者。抱定而不移。此云执者。固持而不舍。守字。执字。皆病也。除却守字。便非影事。除却执字。便是真实矣。又前文云。一切众生。生死相续。皆由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此仍结归前判。世尊两番作苦切语。深锥痛札。皆是彻底为人。要令尊者舍妄识而觅真心耳。
○小乘法中。既判第九为无漏圣位矣。又云不得漏尽成阿罗汉者。当知彼所谓无漏圣位。皆一时权许诱进而已。法华云。汝当观察筹量。所谓涅槃。非真实也。既非真涅槃。岂名真漏尽乎。故长水谓十地为漏尽阿罗汉。无可疑也。又小教许四果皆圣。阿难已登初果。而谓非圣。岂破初而独存于四乎。决定以十地方为分证之圣果矣。盖此经中。以三贤四加。尚名世间也。
○四禅四空。及灭受想。名为九定。此内守幽闲之极功也。犹为法尘影事。故不成圣果。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非但指外道六识攀援者言。并二乘认识精为元明。而业识未破者。亦在其中矣。
○斥破所执妄心以开奢摩他路竟。
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愿如来哀愍穷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
此正请开示佛知佛是也。凡悟深者而后发悲。或悟妄而悲久苦。或悟真而悲久失。阿难闻佛语已。始悟能推之心是妄。于是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以来。持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是我天伦。必然惠我三昧正受。岂知彼此身心。本不相代。正如父子上山。各自努力。替代不得。今闻诃斥。则知如来毫不容情。将我一片希望之心。全落空处。顾我一向以来。误认妄心。失我本心。身虽出家。实未曾有入头处。何异身处膏腴。不能自润。而反向外奔驰。如穷子舍父逃逝。从人乞食者乎。今日乃知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虽有多闻。若不修行。终无所益。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以画饼不堪充饥也。世尊。我等今者见思二惑未尽(阿难。初果方脱见惑。而思惑未尽也)则为烦恼障所缠。取境法爱未空。则为所知障所缠。既不能断烦恼而证人空。又不能断所知而证法空。缠此二障。不能自脱者。良由不知不动摇无生灭又寂又常之心性。而执此妄想。误为真实。故也。惟愿如来。哀我无法味资神之穷。无法衣蔽体之露。发妙明心。开我道眼。由我虽有妙心。一向隐覆。不识好恶。误认能推。以为真实。愿世尊发其覆而出之。我虽有道眼。一向蒙蔽。不分皂白。但认肉眼。以为能见。愿世尊刮其翳而开之。当知此请。比前破处之后。所求之意迥别。前云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是尚以妄识为真心。责己不知真处。但惟求处而已。今云二障所缠。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方始责己不知真心。而别求真心矣。
○贺云。妙明心。即如如理。道眼。即如如智。发者。发其藏也。开者。开其光也。心眼二字。暗应上文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告阿难言。我今为汝。建大法幢。亦令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净明心得清净眼(净明心上。当脱一妙字)。
此先默示光相而后许说也。即时如来。从胸卍字。涌出宝光。正显佛知佛见。要从自己胸中流出。方始盖天盖地。非粘妄所发之光也。其光晃昱。有百千色。显万德之所成就也。十方微尘普佛世界。一时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显有情无情。及与圣凡。总在平等光中流出也。于是告阿难言。汝自性法幢。堕地已久。我今为汝建立。使不复倾颓。亦令十方一切众生。获妙微密性。妙净明心。盖法界真理。但惟一体。自其本寂而言。谓之性。自其本觉而言。谓之心。性以微密故妙。心以净明故妙也。此所谓如如理也。得清净眼。前者妄心。全体缘尘。故不清净。此眼远离分别。诸尘不干。称理而周法界。故名清净。所谓如如智也。阿难求寂常心性。而佛许以妙微密性。求妙明心。而许以妙净明心。求开道眼。而许以得清净眼。亦请许相应矣。
○贺云。前度放光。表破妄之相。此处放光。表显真之相。心眼二字。应阿难所乞心眼。获字。应上发字。得字。应上开字。
○旧注自此以下。总谓破妄见。遂令学者不敢直认见体为心。违佛立言本旨。莫此为甚。不知此经最殊胜处。全在破识心而不用。取根性为因心。良以用识用根。乃权实两教之所由分。用识而修者。尘劫不成菩提。从根而入者。弹指可超无学。若要决定成菩提。决定证涅槃。惟须直取根性为因地心。而后可圆成果地觉也。旧注救起识心。反言破见。岂旨也哉。盖此根中之性。即第八根本识。所谓识精元明。缘所遗者。此识据法相宗。则有三位。自凡位至七地。名黎耶识。此云藏识。自八地至等觉。名异熟识。佛位。名陀那识。此云执持。而今所显者。正惟凡夫分上黎耶实体。后文偈首称陀那细识。举胜称扬也。其体全是真心。而具无明。虽具无明。而众生分上。舍此别无真体。非比妄心无体非真也。特以权小惟认前六识心。以为胜用。至于六根。一向目为色法。总摄无记。故于修行分中。不知不用。常如遗失。所谓众生遗此本明也。今佛于破妄之后。应当机之恳求。急欲其舍彼识心。认此根性。若不先以极显其真。何以使其决定取此新悟。而舍彼旧执乎。是以虽有二种颠倒见妄。姑带之。而且不遽破。直至十番显后。方乃一番破除。非惟显多破少。而破处亦如脱衣露体。不同前之破全无体也。又六根中性。虽同一陀那细识。而最便于目前开示者。莫过于眼根中见性。故惟从此显发。而余可例知。然此见性。所以别于眼识者。但取照色之时。一如镜中。无别分析。即是见性起念分别。即属于识。闻等倒此可见。祖师云。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最为格言。学者当细心甄别之也。
○钟云。此下重重辨论。旧科十番破见。近改显见。似不若显真之稳。然真心实于见性中显之。虽谓之显见可也。
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云何成拳。汝将谁见。阿难言。由佛全体阎浮檀金赩如宝山清净所生。故有光明。我实眼观。五轮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此第一番指见是心也。前已斥缘心是妄。今欲显能见是真。故拈前见性。叠兴三问以详审之云。阿难。汝先答我。见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而有。又我之手。云何成拳。汝之六根。将谁为见。阿难答言。由佛全体。如阎浮檀金色。赤焰如宝山。此不从欲爱所生。是从无量功德清净所生。拳之光明。因此而有也。佛问将谁为见。而我现前。实用眼观。佛问云何成拳。我见如来五轮指端。屈握示人。以成此拳相。盖依旧认肉眼为能见矣。
○众生浩劫。迷己为物。但谓见性全属肉眼。无上胜性。反成劣相。今欲当机决定舍彼识心。认此见性。故须巧示。令知此见非眼。全不系眼。而为有无。判然有离眼之体。是故但悟此见非关肉眼。则豁同虚空。无碍无边。所谓常住妙明。不动周圆。无穷妙义。从此而渐显矣。
○贺云。汝将谁见四字。世尊已三问矣。初云将何所见。阿难答言由目观见。次云汝将谁见。阿难又答以同将眼见。可谓辜负婆心。所以不即破者。因阿难迷执方坚。未可骤语。故头番且穷其妄心所在。二番且破其妄心无体。至此阿难自悲自悔。舍妄求真。然后重理前语。以汝将谁见四字唤醒之。阿难不悟。仍执眼观。于是重重辨剥。点出是心非眼。从前公案。一语了结矣。
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阿难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相类。
世尊见尊者依然认眼为见。就将赤手空拳。作个耀眼镜子。以为比例。而告阿难。如来今日不作虚谬。当实言以告汝。然言不尽意譬以通之。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也。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是拳全倚于手矣。若无汝眼。不成汝见。是见全倚于眼矣。以汝之眼根。例我之拳理。其义是同是别。均齐不乎。阿难只解顺水推船。不解逆风使柁。遂顺口答言。唯然世尊。既无我眼。不成我见。犹之既无佛手。不成佛拳也。以我眼根。例如来拳。事义适相类矣。其答如此。岂知将个寂常心性。例成断灭知见哉。
佛告阿难。汝言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彼无眼者。非见全无。所以者何。汝试于途询问盲人。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来答汝。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佛告阿难。汝言眼根拳理。事义相类。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无手人。拳毕竟灭矣。彼无眼者。特无眼耳。非见全无也。所以者何。汝试于途。就盲人而问之云。汝何所见。彼诸盲人。必答汝云。我今眼前。唯见黑暗。更无他瞩。以是义观。黑暗即前尘也。前尘自暗。见前尘者自明。而盲人之见。何曾亏损哉。此世尊就凡夫肉团上。指出一双定乾坤眼。辉天鉴地。故知无明窟里。具有大光明藏。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者。岂同妄心离尘无体者乎。
阿难言。诸盲眼前。唯睹黑暗。云何成见。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睹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二黑有别。为无有别。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曾无有异。
甚矣根识之难分也。阿难一向将心眼认作两物。又不知眼根与灯光黑暗。皆是见性增上缘。一向认缘失真。故一闻前尘自暗见何亏损之语。撒呆妆痴。便不敢信。反申难云。诸盲眼前。一无所见。唯睹黑暗耳。云何亦名为见乎。佛告阿难。诸盲无眼。唯睹黑暗。与有眼人。处于暗室。此二黑相。为有别乎。为无别乎。阿难言。如是世尊。此暗中人。与彼群盲。二黑校量。无以异也。
阿难。若无眼人全见前黑。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全见前黑。忽获灯光。亦于前尘。见种种色。应名灯见。若灯见者。灯能有见。自不名灯。又则灯观何关汝事。是故当知。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如是见性。是心非眼。
此例明能见属心而不属眼也。佛言阿难。若无眼人。在黑暗中。忽得眼光。还于前尘。见种种色。而名眼见者。彼暗中人。在黑暗中。忽得灯光而见色者。亦应名为灯见乎。若灯有见。灯即是见。不应名灯。又则灯自观耳。何关汝事。若眼有见。眼即是见。不应名眼矣。是故当知。灯为增上。但能显色。不能见色。其见色者。是眼而非是灯。则应例知眼为增上。但能显色。不能见色。如是见色之性。是心而非是眼矣。尊者向来误以为二者世尊今日合而为一。所谓离之则则两伤。合之则双美也。
○问。见性与心。有何差别。答。此中见性。即是阿赖耶识见分。以在眼名见。故即指见性是心也。由阿难一向但知见性是眼。不知见性是心。故反之曰。是心非眼。是心二字。与前非心相应。正谓前所斥能缘者非心。即汝能见者是心。既知能见者是心。即知能见者非眼。此则向来心知眼见之执。一言了当矣。所谓一滴水墨。两处成龙也。
○观佛前诃妄识。则曰非心。今荐见性。则曰是心。明以应阿难真心之求。但令知其离彼肉眼。不藉明尘。别有全性。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极显其真。何尝破其为妄乎。
○钟云。前呵眼识非心。此指见性是心。见性与眼识何别。照色之时。一如镜中。无别分折。即是见性。起念分别。即属于识矣。毫厘有差。天地悬隔。六根性中。同一陀那细识。而最便开示。莫过于眼根中见性。故惟从此显发。而余可例知。
○第一番指见是心竟。
阿难虽复得闻是言与诸大众口已默然。心未开悟。犹冀如来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此第二番显见不动也。阿难虽复得闻是心非眼之言。与诸大众反覆研味。口已默然。然识锁未开。故不能领悟。意谓我之所求。因前缘心不寂不常。非妙非明。故别求寂常妙明之心。今佛示我此见为心。虽知即心。不知此心亦具寂常妙明等义否耶。是以犹冀如来。慈音宣示。而合掌清心。以伫佛之悲诲焉。先德云。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信然矣。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初成道。于鹿园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今成圣果。
世尊虽以盲人瞩暗。见无亏损之语。与彼发明妙心道眼。而阿难久为二障所缠。沉湎濡首。不得开悟。故巧施方便。却举旧时验过良方。佯问弟子。令其同伦。旁通一线。所谓惜得自己。殃及他人也。尔时世尊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诲敕阿难。及诸大众。我当初成道。在于鹿苑中。为阿若多。阿[鞥-合+(白-日+田)]。跋提。摩诃男。迦叶。五比丘等。及汝四众。言一切众生。所以不成大乘菩提。及小乘阿罗汉者。皆由客尘烦恼所误。不知汝等当时。因何开悟。以至今成圣果也。
○按佛初转*轮。当时所说客尘之喻。乃喻集谛。反显主空。乃喻灭谛。但取能比之喻。不取所喻之法。以此中客尘。但喻身境。及缘身境之心。主空俱喻见性故耳。
时憍陈那。起立白佛。我今长老于大众中。独得解名。因悟客尘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晹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
此陈那自陈悟处所谓敲唱俱随接拍成令也。憍陈那亦云陈如。即阿若多之性也。时陈那立起白佛。我是如来最初弟子。今为长老。在大众中。独得先解之名。忆我当初。因客尘二字悟入。遂得成果。世尊。何谓客尘。譬如行客。投宿旅舍。或宿或食。事毕前去。又奔途程。不暇安住。若实主人。日日在家。自无所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据陈那悟处。是以行客喻色身。以投宿喻旅泊三界。以或宿或食。喻大年小年。以不遑安住。喻报尽则迁。由此身相迁流不住。故喻如行客。此悟妄身为苦谛也。又如新霁。清晹升天。光入屋隙之中。照见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陈那又以清晹升天。喻破分别身见。初得智慧日也。以先入隙中。发明尘相。喻智慧日有一隙之明。始得照见八十一品微细思惑也。以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喻于乱思中。悟得空理也。此悟妄心为集谛也。佛言。如是。此但印其所说旧喻。动静分明不混。欲以彰下文所示。孰为动者。同于客尘。孰为静者。同于主空耳。
○钟云。见闻中。有动静者。俱属客尘。所以为妄。即前生死根本是也。见闻中。无动静者。即是主空。所以为真。即前菩提涅槃元清静体是也。
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谓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百宝轮掌众中开合。佛告阿难。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手有开有合。为复汝见有开有合。阿难言。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手自开合。非我见性有开有合。佛言。谁动谁静。阿难言。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无有静。谁为无住。佛言如是。
此先以手验见也。世尊见陈那答出客尘主空二义。要令阿难因客悟主。因尘悟空。引他向开手合手处识取。即时如来于大众中。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而问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据实而答。我见轮掌。众中开合。世尊就上一拶云。汝见我手众中开合。为是我之手有开合。为是汝之见有开合。阿难信口便答。世尊宝手。众中开合。我见如来之手。自开自合。非我见性之有开合。当阿难端视佛时。而其见性。湛然盈满于前。乃视如来之手。在此见性之中。开合不住。则佛手自同客尘。而阿难见性。何异主空。是则动静二相。已显然分明矣。世尊见其言中有向。故审之曰。谁动谁静。令其自分动静也。阿难答云。佛手不住。而我见性。尚不见有静。云何有动。盖静必因动而显。如先时曾动。今始不动。方可说静。今此见性。从来不动。设说其静。尚为不可。而有谁为无住者。无住即动也。可谓钓尽江波。锦鳞始遇。世尊见阿难已知痛痒。便将寂常心性。坐在他身上。要令担荷。故印之曰。如是。许其所分外境为动。见性不动。皆不谬也。
○当知此中。但举佛手为一切外境之例。既知佛手开合。与此见性无干。则凡一切万相。及诸世界。任其分乱动止。皆与见性无干矣。若人于万相中。忽然觑见此不动之性。常恒不昧。何至为境所夺。妙之至也。又宗家竖指伸拳。发明于人者。多密此意。令人自悟。但教家分明说透为异耳。
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向首右盻。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则又回首左盻。佛告阿难。汝头今日因何摇动。阿难言。我见如来出妙宝光来我左右。故左右观。头自摇动。阿难。汝盻佛光。左右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此从疏至亲又以头验见也。外境动而见性不动。人或易知。自头动而见性不动。人实难辨。良以世人认见是眼。故头摇眼转。宛似见性亦动。故必以头验之也。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盻。又飞一光在左。则又左盻。乃审之云。汝今日左顾右盻。汝头因何摇动如此。尊者不孤所问。答云。因见飞光左右。故顾盻而头动耳。世尊婆心真切。彻底为人。故复勘云。汝盻光动头为汝头动。为复见动。阿难向没推托处。尽力担当。重新答出头动而见不动。所谓纵有千般草。终无两样风也。故世尊复印之曰。如是。意谓若知头动而见不动。亦是客尘主空之义也。
○既知头动而见恒不动。则凡此身往来千里万里。乃至恒沙世界。死此生彼。而此见性。常如虚空。无所动也。若人悟此恒常。不随身转。则日用中。行住坐卧。皆在自性定中。志公云。不起丝毫修学心。无相光中常自在者此也。其与闭目想空。自堕法尘之影者。天渊悬绝矣。又宗家从东过西。乃至跳舞。意亦显此。而迷者效之。但弄精魂。终不得旨也。
○世尊欲阿难知真心所在。阿难重重迷闷。若在世典中。愤悱之极。自当代为启发。世尊虽反覆开引。却不全为举似。待其自家托出。而但以如是二字证之。此所谓衣珠自觅也。两如是字。正与七无有是处反应。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此虽寄责大众实借大众以成就阿难也。世尊见尊者解得主空不动之义。故在众中激扬。所谓打草惊蛇。意谓。我今如此重重开示。可谓明了。若使更有众生。尚以摇动者为尘。不住者为客。不能领会不动之主空。汝等但观阿难。在头摇动处。悟得见无所动。手开合处。见得见无舒卷。即今现前。已有样在。云何汝等。但以动者为身。而不解不动之主。动者为境。而不识寂然之空。抑且从始至终。但用念念攀缘。生灭摇动者为心。而反遗不动之真性。(真性即指不动之见性也)岂非颠倒行事而何。所依为心性者。既非是不动之真体。将见因差果谬。必招认物为己之苦。而轮回是身境之中。生死流转不绝。然此流转。非从天降。非从地出。亦非人与。特自取而已。可不悲哉。
○尝谓才学道者。便知觅主人翁。却乃多认攀缘不住之客。而不知目前朗然常住之见性。方是真主人翁。才闻般若者。便说真空。却乃闭目悬想摇动之法尘。而不知目前廓然不动之见性。正是真空。快哉法王之妙示。行人于此反覆体认。必有豁然大悟者矣。
○认物为己。便是受身著境之苦果。如凡夫妄说身为我。境为我所。身重而境轻。权小妄认能证之心为我。亦身也。所证涅槃为我所。亦境也。境重而身轻。圆觉云。乃至证于清净涅槃。皆是我相。圭峰解云。凡夫所执我相。是迷识境。权圣所执我相。是迷智境。虽粗细不同。皆名认物为己。用是观之。权圣涅槃。尚是认物为己。则凡夫身境。岂非认物为己。其与一切精怪。依草附木。揽为己身者。颠倒无异也。岂可不猛省而生厌患乎。
○钟云。摇动者名为尘。不住者名为客。阿难头自动摇。动者。客也。尘也。见无动也。如来手自开合。开合者。客也。尘也。见无动也。云何汝今明知动为身。动为境矣。却乃自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不动之真性。认物为己。将己逐物。而自取生死流转乎。盖既知动是身境。便合了悟身境全是客尘。不应随逐而失主空也。始终者。远则无始为始。今生为终。近则生为始。死为终。颠倒。非惟世间事业也。种种修行。皆名颠倒。以其动执身境。静依法尘。依法尘者。还同身境。曾不觉知本有不动之见性也。是中者。身境之中也。
○第二番示见不动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