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禅定的四大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一门深入更容易成就
发布时间:2024-11-02 02:19:32作者:地藏经全文网佛教的修持经过历代高僧的禅定实践,基本上形成了参禅、止观、持咒、念佛四大纲,其中除了方法上的差异外,在原理、目的等方面都逐渐趋向融合。
(一)参禅:参禅最重要的是明根本,直下承当,时刻返照。如果已眼未明,还湏参访善知识,以开智眼。如根本已明,但定慧力量不足,则须用方便法修习。方便法很多,基本不外看公案、参话头、默照观心,乃至修止观、持咒、念佛等,久久修习,处处消归,不生一切异见,则因缘时节到来,必有证悟现前。如百丈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只要亲证本性,即是圆成佛道。
(二)止观:教家都有观法,但目前以天台止观最为流行。修天台止观首先要明解圆理,要认识性德本具及修德功用,然后即能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不二,如此方合佛法宗旨。在具体的修法上因人之根机不同,分为二种止观:一是圆顿止观,这是圆顿根机的人,直接依现前一念不可思议之境,起一心三观之修,直悟性体,便起妙用。但圆顿中亦有三根不同,故又立十乘观法与十境差异。二是渐次止观,这是圆渐中根之人,无法直接起观,故须从次第的三止三观下手,渐次悟证性体。三是不定止观,这类人根机不定,故依六妙门进修,即能获得相应的悟证。
天台圆顿止观可与参禅融通,也可与念佛禅、无相密相应。
(三)持咒:这一类禅法是借佛菩萨的三密来转换自己三密的方法。持咒特重咒音的准确,故须有上师传授,并要注意思想修养,否则如见地不纯,就易发生偏差。
(四)念佛:念佛是以果地觉境而为因地修心为方法。重点虽在于信愿,但理性的认识及下手功夫的要妙,也不得不注意
。如以凡夫情见去修念佛禅,往往得不到真实的利益。念佛禅一般分为三类:一是持名念佛,浅的是事持,诚心即可,深的可入理境,如“即持名即实相”之法,也可与一心三观配合,成实相禅。二是观想念佛,这是借境换心的方法,有观西方胜境与观佛像两种,形象思维较好的人,可作此观。三是实相念佛,深明理性,直契佛源,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时时体究,悟证实相。此即与般若智慧融合的念佛方法。以上四大法门中,前二种,以自力修禅为主,后二种则以自他两力加修为主。无论哪一种修法,当达到真境观前时,都是一般无二,故法法圆融,归源无二,只是证显本来面目而起其无量妙用而已!佛教禅法从本性上建立方便,然后又从修习中不断地深入,最后完全呈现自性的本态,功德圆满,智慧无缺,这就是所谓成就佛果,究竟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