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探微-第七章(一)
发布时间:2022-03-17 09:57:41作者:地藏经全文网净土探微 作者:弘学
第七章净土法门的修持
第一节净土资粮
修学净土法门的行者,必须具足净土的资粮。所谓资粮,即必须品,积集、准备之意。资为资助,粮为粮食;譬如人远行,必假粮食以资助其身,故欲证三乘之苦者,宜以善根功德之粮以资助己身。诸经中亦每以“资粮”一词,引申为趋向菩提的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净土资粮,为信、愿、行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大乘佛教其他的学派,是由信生解,由解起行。而净土法门是由信生愿,由愿导行。在修行精进的次第里,头一步是行,后一步是行,只是中间这一步,大乘其他学派要“生解”,净土法门是要“发愿”,二者不同。解,含有诠释之义,即思维事物之理而能有所了知者。所以学佛有信难、解难、行难之说。而最难通过的一关,则是解,由理解真理而得知者,在众生中是少数,净土法门以愿代解,便是将这最难的一关通过。这信是很关键的,也是很难的,故净土法门又称“易行难信之法”。
藕益大师说:“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由信生愿,由愿起行,行就是持名的妙行。信愿行为三资粮,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这是一个连环。行者若怀疑西方净土是否真有,自己念佛能否往生,他就不可能发起真愿。如有信愿,自然就能引起持名念佛等的妙行,持名念佛等不是普通的修行,而是极微妙的,深不可测,功德难思的妙行。只有这样的妙行,才能实现广度众生大愿。如无此妙行,众生想出离生死都很难,更何况能度他。所以,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证所信。只有持名念佛等法门,才能满足自己所发的大愿,并且证实自己所信,证实持名念佛等净土法门即得往生的胜行,证实“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妙理。
一、信
净土资粮的第一要义为信。人类的文化、社会的基础,都在“信”。按中国汉字的解说:“人言为信”。说的话都能根据真实的道理,真实的事实,没有虚妄,这就是信。听话的人,知道说话人的真实不虚,相信他所说的真实性,没有怀疑,这也是信。人类的语言,所以能够发生良好的作用,其基础完全建立在这个“信”字上面。佛法以信为入门的条件,而要对佛法产生信心,绝不是容易的事。《大乘百法明门论》将信列为善心所法,谓于实事实理,如对四圣谛等,深信认可,于三宝功德深信为乐,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能生起希望,其体澄清为性。对治不信,乐于作善为业。这“信”被列为善心所法之首,因为其对实、德、能三者,深信而喜乐。实,指的是诸法之实事实理,理与事不可偏废;德,指修行之德性德行,行与性不可相违;能,指作善之能成能得,得与成全凭毅力。三者以信心坚定为入道之门。
从净土法门本身来说,它很特别,不必求解。佛法所以难信,以至误信、误解,都因为必须悟解,方能成行。我们的智慧不够,不但不能“信”,信了还会发生误解,走错路。如来慈悲,所以特别开示出不必求解,自能深解,绝无差错的稳妥方便法门。所以佛经中说:“为此世间说此难行之法,是为甚难。”世亲菩萨在《净土论》中强调“我一心”而与之相应,就是这个道理。如亲鸾大师解释说:“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此三句辗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信,可分为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等六项:
第一,信自,信我现前一念之心,竖无前后,横无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原是我一念中所现诸物,如今我虽迷惑沉沦,辗转六道,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归见自家弥陀,更无疑虑,是名信自。怎应要说信自呢?当知这个“自”,不是那个有我相的自我,而是指离一切相的自性,也就是指本有的妙明真心。这真心不是肉团心,肉团心是指心脏。我的自心,不是缘影心。缘影心即是第六识能攀缘的心,此心只是缘色、声、香、味、触五尘所生的影像,故名缘影心。《首楞严经》明示此义的记载,当年阿难多闻第一,但遇摩登伽女,几将破戒,幸蒙佛陀解救,此时阿难震动,哀请佛陀开示。佛问阿难:“以何为心?”阿难回答,佛方才问此心在内,在外,还是在中间等等,用心来推寻。所以“即能推者,我将为心。”阿难认为自己这个能推想寻思的心,即是自心。佛当时呵责阿难说:“咄!阿难,此非汝心。……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枉受轮转。”佛直示阿难,你所谓的自心,那不是你的心,那只是外界五尘所引起的妄想。它迷惑你的真性,这是妄心。妄心不但不是你自己,而且是自己的敌人,它迷惑了你的真性,于是你便失去了本有的常住真心,而经受轮回之苦。《楞严经》这段开示很重要,启示着“见道”、“修道”与“证道”的关系,由见道才能修道,由修道才能证道,可知见道是关键性的第一步。见道的方便是显真心,而其最初方便就是破妄心。所以第六意识是缘影心而不是自心。应该深切体会信受,这样的信心是我们的根本,要认清当前这个能推寻思维自以为是的心,是贼,是害自己的,不要相信它,这才有希望恢复自己的真心,也就是本来的佛性。我们目前虽是妄心作主,因妄想执着,真心未能显现,故而昏迷倒惑。但我们若能一念回心,依佛教诲,背尘合觉,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净土行者,于此应生决定信心,不可疑惑,这就是自信。信自,也即是信自己的本觉佛性。
第二,信他,就是信他佛。首先是信释迦牟尼佛,绝无诳语,绝无虚愿,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定生极乐净土,更无疑惑。释尊是我们的导师,教导信徒受持五持不能妄语,所以释尊绝对不会说妄语,《阿弥陀佛经》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而且《无量寿经》与《观经》,都有会中大众,亲见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的记载,应当相信,并依教奉行,愿生彼国。二者要相信阿弥陀佛决无虚愿,所发四十八愿的中心是第十八愿,“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能闻名生信,而且至心信受,至心即是指诚心。三者要信十方一切诸佛。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心求生,更无疑,是名信他。
六信中信自和信他是不可分离的一对,两者都能信,才是正信。一般来说,文化不高的行者,阅读经典不多,容易信他,而难于信自。若说自心是佛,便不敢承当,并认为那是一种我慢。有人听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便不敢信,认为是虚无缥渺,怕落空。这都是信心不深的表现。而另一种行者,便是专谈信自,不能信他。这多属有知识障的人,喜说自心是佛,但不信他佛,认为念佛求往生,是心外觅法,是着相。于是轻视净土,当然也就错过了这个殊胜的法门,而难于在现在生中证不退转。
第三是信因,即深信散乱持名,犹为成佛种子,我今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第四是信果,即深信极乐世界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从念佛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持名念佛,功不唐捐,不可疑虑,是名信果。
信因和信果也是不可分离的一对。一个人真深信因果,就不是普通的人了。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便知一切皆有前因,用不着贪求、计较、分别和营谋,自然减少无为的烦恼与过失。这三世因果是不会错的,佛经说:“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将来果,现在作者是。”
第五者是信事,即深信实有极乐国土在十万亿佛土之外,清净无比,绝非寓言,是名信事。
第六者是信理,即深信十万亿佛土不出我现前一念,以我现前一念之心无有外故;又深信净土依正主伴,皆为我现前一念心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事与理也是一对。事是事相,理是本体。事理就是事物与有形无形种种诸相。眼前所见,幢幢高楼,男女老少,以及大地山河,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蜎飞蠕行,六道轮回,生生死死,万事万物,都是事相。对所有这些事相,若问其究竟以什么为本体呢?从科学上说,宇宙万物推其本源,不过由多种原子组成。而原子的本质呢?只是电子、质子和中子。再若更进而问,当然小中还有更小,这是不可穷尽的。然而仍可以用能量与波动来阐释从事相上看到的森罗万象,这就是本质了。若从佛法上说的本体,即本性与佛性相等,本来没有生灭。这里所说的本体,即是理。理不是指道理,道理是知解,是人的思维产物,是有生灭的。理即是真心、实相,亦是全法界。法界即是一切众生身心的本体。
以上之六信显发真信,所谓真信:信我与弥陀,觉性无二,我虽昏迷,觉性未失,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信性虽无二,位乃天渊,佛是究竟佛,我则随业流转;信我是弥陀心内众生,佛是我心内之佛。忆佛念佛必定见佛,这是生信之根本。
二、愿
净土资粮的第二要义为愿。愿和信解行证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世出世法都重在实行。倘若不去实行,单是空说、空想,一定得不到效果。实行就是真实去做。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是愿意去做的。如若不愿意而勉强去做,也不会有成绩,所以行从愿生。怎样才能发起这个愿意去做的愿呢?必须对这件事先有深切的了解。要了解,必须学习;要学习,必须先信。所以,由信到解,由解到行,是一定的次序。解里包括了学,行里包括了愿,佛法的通途教理,是依个个次序进修。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四十九年说法,无非是为了这件事。中间为实施权,说三乘教,是为不了佛智的人说,不是如来出世本怀。所以方等时兴起这个特别法门,说净土经典,使三乘五性共证真常,同出生死。对娑婆世界毫无贪恋,愿意出离,一心所向往的只是极乐世界,这就是愿。上根闻声,顿彻法源,自然发愿求生。下根不了佛智,只要发愿求生,也能究竟成佛。《无量寿经》里,佛告弥勒菩萨说:“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乘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跌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佛又告弥勒菩萨说:“以疑惑佛智故,生彼七宝宫殿,无有刑罚,乃至一念恶事。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修诸善本,以此为苦。虽有余乐,犹不乐彼处。若此众生,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往旨无量寿佛处,恭敬供养,亦得遍至无量无数诸余佛所,修诸功德。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这段经文阐述了往生净土的有二种人:一是信佛智、了佛智的;二是不信佛智,犹信罪福的。能信佛智,必了佛智,必信罪福,不信佛智,还信罪福,发愿求生,也能往生,但不能见佛。这是一种修不修慧的人,若不生净土,必生人天,还要坠落。一生净土,自以不能见佛为苦,生觉悟心,勤求佛智,自能见佛。一见佛之后,便和一切菩萨相同了。怎样才能信佛智,了佛智呢?佛智是大般若,佛所说的经典是文字般若,读诵大乘佛典,对佛典所说的事相道理,生实信心,不生一念疑惑心,更不敢用凡夫的业识分别心去妄测佛智,将自己的凡情知见统统放下,久之就能潜通佛智了。《无量寿经》将阿弥陀佛的往劫行愿作了说明,这是净土思想启教的来源,前面章节所述《本愿思想》、《阿弥陀佛因位修行四十八愿》已有叙述。净土教义,全包含在佛的四十八愿里,不了解佛愿,就不了解净土法门。净土的依正庄严,和往生的行愿,在《无量寿经》里说得极详细,以愿为主,佛愿、众生愿,感应道交,决定往生。
《阿弥佛陀经》里,佛再三劝信、劝愿。因为愿切而自然行笃,但要愿切而必在深信。愿者即离娑婆,欣求极乐,以娑婆世界为秽土,即自心所造之秽,自心之秽,理应厌离。极乐净土,即自心所感之净,理应欣求。此愿归纳,大约有五:
第一愿,佛道无誓愿成,以自性与佛性同故,万德庄严,誓不退堕。
第二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以自性众生,自应度故。
第三愿,法门无边誓愿学,因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可以自觉他故。
第四愿,烦恼无边誓愿断,因烦恼断尽,佛道方得愿成故。
以上四条是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发起的四种广誓愿,佛教称之为“四弘誓愿”。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愿生极乐世界。故而,有如下第五愿。
第五愿,为愿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即以求生弥陀世界仗他愿力,先出轮回,得不退转,毕竟得成佛果,可满度尽众生愿故。
三、行
净土资粮的第三要义是净土的行门。行者如诸经所说,观像、观想、礼拜、供养等,一一成行,皆可往生净土,惟持名念佛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诚为方便门中之第一方便。所以中峰大师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所以,净土法门以持名念佛为正行,但也并不是不需要助行。正助合一,才是真修。怎样才能合一呢?二六时中,心不离佛,对境逢缘便能起觉照的力量。念念止恶修善,清净身、口、意三业。这样心不离佛,是定;念念觉照,是慧;止恶修善,是戒。所以真能念佛,戒、定、慧三学当下具足,这的确是殊胜方便。
净土的要义,在心不离佛。这样的修法是即动而静,即俗而真,即事而理,即浅而深,即生心入佛心,即凡境为圣境,即法第,即顿圆,即散心,即一心。唯贵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