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谛讲记 第四卷 集~烦恼迷执
发布时间:2022-04-06 14:56:20作者:地藏经全文网第四卷 集~烦恼迷执
现在,我要跟大家谈谈烦恼。
每个人都有他个自的烦恼,那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管是跟别人在一起,或是独自生活,都会有烦恼生起来。佛法说,众生的烦恼有无量无边,数也数不清,但是佛对众生讲解烦恼的时候,特别举出重要的烦恼。在大小乘佛教的部派,烦恼有不同的分法,这些大小乘的论师们的烦恼分类,是要让我们更了解烦恼。在佛教里,佛是有讲这些烦恼,但是并没有把烦恼划分为大、中、小。在这里我是依据北传佛教的烦恼分类来讲述。
烦恼可分为根本烦恼与随烦恼:
所谓根本烦恼是所有的烦恼从中演化出来的,一般来说有六种: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在不正见的烦恼中又分出五种: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所以六根本烦恼再分成十个烦恼。
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称为随烦恼。随烦恼又可分为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和小随烦恼。
(一)根本烦恼:所谓根本烦恼是贪、嗔、痴、慢、疑和不正见,其中的贪、嗔、痴,称为三毒,这是最严重的烦恼。
一、贪:对于所生存的世间的种种事物,心执著不愿意放弃,想要拥有,这些就是贪。依据佛法说,众生依其生活境界的不同,而有不同种类的贪,即所谓的欲界的贪、色界的贪和无色界的贪。
欲界有财、色、名、食和睡的贪欲;色界的贪有禅定,即贪着执著在禅定里面;无色界的贪也是执著在禅定里面,此界的众生对自己所修、所定的境界贪着执著,在里面享受快乐,不想出来。
我们现在是生活在欲界中,欲界有六道众生,每种众生都有各自的贪爱,但是所有的贪爱都可归纳为两种类,一种是对境界的贪爱,一种是对自己身心的贪爱。以人来说,人追求
世间的种种物质享受,想要住豪华的房子,吃山珍海味,穿漂亮的衣裳,睡柔软舒服的高广大床……所谓的凡夫,多多少少都有他所贪爱的东西,甚至于世间一些很有道德的圣贤,如中国人所尊崇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也有贪爱。
贪爱又可以从六根来说,有些贪是从眼睛生起的,有些贪从耳朵生起……比方说,你听到音乐,某些歌曲你很喜欢听,或者某一个人的声音你特别喜欢,这就是对声音的贪;如果你看到某些东西,你很喜欢,那是从眼睛生起的贪。这六根都有其个别不同的贪,所以贪的烦恼并非是一个心念在贪,而是无数不同种类的心在贪。假设你贪抽烟,这个抽烟的贪每每驱使你想去抽烟,当你把烟瘾戒掉,抽烟的贪就没有了,但是你还会有其他的贪。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贪心是不同种类的,它不是"一个贪"在贪所有的东西,而是贪抽烟的烦恼贪抽烟,贪看戏的烦恼就爱看戏,那么,你把贪抽烟的习惯戒除掉了,但是其他的贪依然在活动,并不因为你抽烟的贪戒掉了,其他的贪就消失,所以贪是很多不同的贪的心念。
贪的烦恼会使我们产生种种苦,前面所谈到的八苦中的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就是由贪得来的。
二、嗔:对于现前的境界,不能忍受,心中一直执著它,使你身心都不愉快。当嗔心来的时候,你可能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嗔与贪是相反的,你不能在生起贪的同时也生起嗔,你可以爱某个人的某一部分,但又嗔他的某一部分,那是不同的。比方说,你爱你的爱人的漂亮,但是你又很嗔恨他抽烟,所以爱漂亮的心就针对漂亮来爱,嗔就针对抽烟来嗔。
同样的,我们也有不同境界所得来的嗔,有眼睛得来的嗔,有耳朵得来的嗔。前面讲十二因缘的时候讲到六入,因为我们贪心、嗔心是六根接触外境产生感受,感受之后就生起贪和嗔。因为嗔从六根来,所以有好多不同种类的嗔。当一个人的嗔心很严重的时候,想要杀死其所嗔恨的人,或者与仇人同归于尽。嗔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发动战争,种种世间的苦难,往往是因嗔心而得来的。佛法说:"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意思说,只要一个嗔心发动起
来,你就会舍去以前所做的善法,不想要做,然后这个嗔心会使你去做一切的恶事。
贪和嗔是相反的烦恼,其引导人所做出的行为也相反。嗔会使人把不喜欢的东西消除、除掉;贪会使人把喜欢的东西占为己有。因此,贪心重的人经常会去侵犯别人,嗔心重的人经常要杀害别人,这就是贪心和嗔心使人经常造的恶业。
根据佛法说,一个修行人经过修行,先断除嗔,不可能先断除贪。为什么?因为贪很容易令你得到喜欢心,嗔会使你苦恼。嗔心来的时候,你很快就要舍弃;贪心来的时候,你很想去满足它。因此,嗔心比较容易被发觉,比较容易让你舍掉,所以修行人要除去嗔比较容易,要除去贪就比较难。
三、痴:痴就是无明,可分为二种:
01、对事情无知:即我们不知道世间的一些事情,我们往往不知道某些自然界的现象本来如此,其实是我们不知道它的原因。喔!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多着呢!比如说一些超世间的东西,我们的六根境界没办法知道,那么,这些都是属于无知。比方说,我们今世从哪里来?来世要去哪里?我们都不知道。再者,我们对佛法所讲的四圣谛的道理、三宝的功德无知,这也是无明无知。
02、对道理无知:即对是非对错没办法分辨,没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一个愚痴的人往往把很多事情混在一起分不清,不懂好还是坏,结果不懂得怎么办?比方说,你很爱某某人,但是后来你发现他是一个强盗,你不知如何是好,没办法抉择,这就是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在佛法上所讲的愚痴主要是在讲无明,即对自己的身心活动不知道,对自己所处的世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知道,这才是最严重的无明。因为这一类的愚痴,使你不知道生活的世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然后用愚痴的看法来过生活。
以佛法来讲,愚痴所指的并非是聪明或是愚笨,甚至于有些世间的博士,按照佛法来说,也是愚痴的。为什么呢?因为博士不明白他今生怎么来的?下一生怎样去?他不懂得四圣谛的道理,不懂得自己什么时候会生起烦恼,他会做出一些傻事,会感情用事等等,迷惑在其中,对自己现前的身心
活动也不清楚。因此,我们说这类的博士也很愚痴,并非博士的智商高、聪明、学富五车就不是愚痴。
因为愚痴会使我们做出很多错误的事情,然而我们还以为是对的。比方说,人们以为人死后要去地狱,就为死后要去地狱用的通行证、纸钱等等而做准备,这些就是愚痴。因为人愚痴不懂,就这样信仰,所以世间人有非常多种的愚痴行为。
四、慢:把自己和别人相比,内心产生高傲的心理。如果你认为你比别人还行,或者你认为别人跟你平等,都是慢。在佛法中,慢可以分为很多种类,一般来讲有七种:
01、慢:
于劣计己胜:比己低劣的人,你执著比他殊胜,内心高举,产生傲慢的心理。比如:你是个大学生,当你碰到一个人,获知他只受小学教育,你立刻看不起他。
于等计己等:于己平等资格的人,你执著认为跟他一样。比方说,你是大学生,当你听到某某人说:我是大学生。你心中想: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是呀!又比方说,某某人很行,每个人都很尊敬他,有人说他是大学生,你也认为:我也是大学生啊!
02、过慢:
于等计己胜:于己平等资格的人,你执著认为胜过他。比方说,你的妈妈是家庭主妇,你朋友的妈妈也是家庭主妇,两个人都没有受过什么教育,没有能力出外去做工。但是你的妈妈认为自己会胜过你朋友的妈妈,可能是她的孩子--你是大学生,你的朋友是小学生,然后,你的妈妈就认为自己比你的朋友的妈妈了不起,其实两个人都一样,只会煮饭而已。但是你的妈妈却认为:我的儿子是大学生,所以我这个做妈妈的比你这个妈妈还厉害。
于胜计己等:对于胜过己的人,你认为他没什么了不起,你也跟他一样。比方说,你一听到某某人是大学生,你就认为大学生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跟我一样,你认为你这个小学生,并不输给大学生,而且他是跟你一样的。为什么呢?读了大学出来,还不是和我一样打工吗?
03、慢过慢:
于胜计己胜:对于能力比你强的人,你执著胜过他。这样的现象很普遍,有很多都发生在家庭里面。假设有一个母亲,她的孩子在公司里做总经理,那个母亲一点也没有能力做总经理,但是她会认为,这个孩子是我生的,他做总经理有什么厉害,我比他还厉害,甚至于,母亲还教导孩子在公司里要怎么办,怎么办……
04、卑慢:
他多胜谓己少劣:这是自卑的心理,使你产生自尊心,因为自尊心而生起傲慢的心理。比方说,你知道自己是输给对方、不如对方的,但是你就认为还好,你只输那么一点点,我也不差呀!
这四种慢都是好强、好胜、爱名的心理在作怪,总是爱跟别人比较,认为自己不会低过对方,纯粹是属于傲慢。
05、我慢:
于自最胜五蕴依身,计我我所自恃高举:我们在五蕴身心中执著有一个我,然后自我提高,认为我是世间唯一的、最尊贵的、最殊胜的、最好的,再也没有任何东西比我更好了,所以必须保存我的存在,这称为我慢。我慢的心理会使很多人很乐意的活下来,因为他认为他在这世间比谁都好。此慢与前四种不一样,它才是真正的根本烦恼,很多烦恼从此生起。前四种慢是跟人比较后所产生的,我慢却与别人无关。
06、邪慢:于己全无胜德计己有胜德:自己本来是没道德、没德行的人,却表现出自己是世间最了不起的大好人。有上述各种慢的人,没有欺瞒的心,只认为他不输给别人,比别人强,但是有邪慢的人会做欺瞒的行为。比方说,一个贩毒者,在暗地里干见不得人的勾当,表面上却做很多善事,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其实他是一个大坏蛋。
07、增上慢:于自少分胜德计己得全分胜德:此慢纯粹是指修行人而言。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还没有修得某种成果,还没有修到某种证悟,以为自己完成了,即所谓的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就是增上慢在作怪。就是说,在修行中因为傲慢的心,而提高自己,认为我已经完成了道业。增上慢的修行人以为自己修行证果了,并没有欺骗别人,也没有与别人比
较,而是自以为是,往往修行的人会犯上这种毛病。
在这七种慢中,最严重的是我慢,它是最难破除的。以佛法来说,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要完成阿罗汉果才能把我慢放下,在阿罗汉果之前都有我慢。这些慢心使众生觉得生活在世间有价值、有自尊,有尊贵的感觉,所以他们活得很有冲劲。
五、疑:怀疑的心理,也包含了犹豫不决的心态。疑的烦恼可分成两方面来说:
01、对一般人来说:如果一般人的疑心很重,那他对什么东西都怀疑。疑心重的人活在世间,一生中认为没有人可以相信,甚至于认为妻子、儿女都不可信。有些人只相信自己的家人,除此之外,统统的人都不信,这些都是疑的烦恼。疑烦恼很重的人,不论你讲什么,他都先怀疑。比方说,广超法师--我在家是姓苏的。他会想: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他先怀疑,没有考虑的余地。疑心的产生是因为你没有去寻求解答,就造成你抱着怀疑的态度。比方说,我问你: "你有看电视吗?有看报纸报导吗?美国的太空人上了月球了。"你在想:"哪有可能,月球怎么上去?没有可能的。月球上还有嫦娥,他们有看到吗?"你根本不想去寻找答案,不去了解,就直接产生怀疑,这就是疑的烦恼在作怪。
根据佛法说,在你还没有真正了解佛法之前,你可以保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你不企图去了解它,只保持着怀疑的态度,那是你的烦恼。如果你开始学习佛法道理时,有很多不明白,会怀疑,那你应该去了解。如果你了解了佛法道理后,还怀疑,那肯定你疑的烦恼很重;如果你了解了,不会怀疑,就是你疑的烦恼比别人轻了。
02、对修行人来说:在讲到根本烦恼的疑中,依佛所说最重要的是对因果、对世间迷惑与解脱的道理,我们听闻后半信半疑,不完全相信,这就是有疑的烦恼。根据佛法说,所有学佛法的人都有疑的烦恼,他们对佛法都有某方面的怀疑,因为疑是根本烦恼,这是正确的、应当有的态度,但是你要设法去克服。一个证悟初果的圣人对佛所讲的一切法,就完全清楚而深信不疑了。那么,一个人还没有证悟初果之前,
往往还会怀疑佛法不懂是真的,是假的?修行不懂得是真的,还是假的?到底能不能解脱,不懂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么,有这类怀疑是很正常的。怀疑的心会障碍我们修行,比方说,有些人的能力、过去善根因缘,他今生修行了一年之后,就能够达到某种成绩,而你修了十年,可能还不能达到。因为你修了十年还没办法达到,你就怀疑他,认为:"我修了十年还没办法做到,你只修了一年,哪里有可能?"这就是你怀疑的烦恼在作怪。你不明白每个人的修行都各有因缘,快、慢步伐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除非修行人证悟初果,不然的话,你、我、他都会有怀疑。
六、不正见:我们对于世间的现象,生起不正确的各种各样的见解、道理,称为不正见。共有五种:
01、身见:我们执著身心活动里面有一个我,佛法把它称为萨迦耶见,即身见;北传佛教却把它称为分别我执。依大乘的说法,我执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分别我执,它是属于身见这方面;一种叫做俱生我执,它是属于我慢这方面。我们的五蕴身心活动中本来是没有我,但是我们却执著身心中有我--身见,所以身见是一种见解。因为思想上的看法、见解,称为见,那么,当我们经过听闻佛法,了解无我的道理后,你的身见(我见)就慢慢放下了。当身见放下后,你的我慢还是依然存在。就是说,分别我执放下了,但是俱生我执还是有的。修行人要证悟阿罗汉果,才能够完全放下我慢,但是修行人只要证悟初果,就能够放下身见了。
我慢与我见的差别:我慢并非是一种见解,是心中生起:我很高贵、我存在着、我不可以消失掉、我在这个世间是最重要的等等念头,并不需要去身心中寻找,直接就觉得有一个我的存在,这称为我慢;在身心中观察有一个我,称为身见,也称为我见。
02、边见:由于身见对于我进一步生起断、常见,称为边见。边见生起的因是由于身见,在追寻我的存在时而生起的。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即使是下一世还是这个我,称为常见;执著世间有一个我,认为我死后一了百了,什么都没了,称为断见。
世间很多的人都有这两种见的其中一种,不是常见,就是断见,不可能同时拥有两种见解。有断见的人遇到困难、挫折,不能活下去的时候,因为认为死后什么也没了,就以自杀来解决一切烦恼的问题;有常见的人要求永生,希望自己将来越来越好,他要修行,将来活得更快乐。
基督教、回教、印度的婆罗门教的信徒多数属于常见,就是他们认为人死的时候,上帝会审判,然后他上天堂,得到永生;如果做恶事、不信上帝的人就堕入地狱,永不超生。不但一般的世间人有断、常见,科学家也有这两种见。
我们除了有由身心--我的见解产生的断、常见外,还有由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有没有末日,而产生的断、常见。如果认为世界末日到来,世界就消失了,这是断见;或者有些人认为这个世界永远存在,这是常见。
以佛法来讲,不但众生的身心是不断无常变化的,包括我们所在的世间,它也在无常变化,就是毁灭了又出现,出现了又毁灭,一直循环,周而复始,不是断,也不是常。所以佛法讲无常,无常不是常,也不是断。断是消除后永远没有,常是永远存在,然而佛法讲无常,即不是永远存在,也不是消除了永远不在,而是一直在变化。
03、邪见:歪曲事实,称为邪;邪见是认为世间没有因果、没有作用、没有事实。
所谓没有因果,是不相信有业力因果的关系,然而,我们生活在世间是种种因果现象,但是他认为没有这么回事。
所谓没有作用,是不信由过去世转到今世的因果的作用,父母亲生我们也是有因缘、因果在影响,他认为不是!比方说,有些教徒认为他们是上帝造的,不是父母亲生的,认为他的出生父母亲是没有参与的,即无作用。佛法说,我们投胎在父母亲的家中,我们是主要的因,父母亲是助缘,大家一起因缘作用。如果有人认为他不是父母亲生的,是上帝造的,此即无作用的邪见。
所谓无事实,是认为没有佛、阿罗汉圣者。我们佛教徒最基本的是要相信三世因果、相信有佛,有阿罗汉,如果你不信,就是所谓的邪见。有邪见的人,最普遍的就是不相信过去世,
有些人不相信有未来世,这不但是不信三世因果的邪见,而且也有断见在其中。
04、见取见:执著自己的见解是最正确的,然后一直死抱着这个见解,称为见取见。当一个人有见取见,不在于他所执著的见解是对或是错,而是他执著这个见解。比方说,我认为人死后一定下地狱,这是错误的见解,我认为绝对是如此的,然后就一直执著这个见解,到处跟别人争论。但是另外一个人听闻了佛法,明白了人死后有六道轮回,不一定下地狱,然后他听到有些人说人死后下地狱,就受不了,而批评那个人的见解是错的,两人就发生争执,他执著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原本见解对的就是对,错的就是错,但是有见取见烦恼的人,就在对与错里面,整天跟别人斗争,这就是见取见的烦恼在作怪。
很多佛教徒把见取见与我见混乱了。如果有一个人很执著他的看法,要别人跟随他的见解,这是见取见,但是有很多佛教徒误会把它称为我见。他说:哎呀,你这个人的我见太大了!其实不是,这是他的见取见的烦恼,不是我见。
05、戒禁取见:戒禁就是指戒律。一些不可以做的事情,称为禁。戒禁取见是在戒律中生起执著的见解,认为要如此这般才是对的,即在戒律上所起的邪见,执持不正确的戒律。比方说,有些修行者认为只要认真持戒就能够解脱,就能够证悟涅槃,其实这就是戒禁取见。为什么呢?因为单凭持戒是不能够解脱的,有些外道持一些无意义的戒,好像苦行外道认为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甚至于认为晚上不能躺着睡觉,或者不应该穿衣服,这类的行为,就是戒禁取见。
有一些跟鬼神道有关系的,也是戒禁取见,比方说,某某人拜某个鬼神,那个鬼神可能是妖精,比如狐狸精、蛇精、鱼精等,然后它告诉信徒不可以吃鱼,或不可以吃蛇,这是因为他所拜的鬼神就是那一道的众生。
我们要明白佛所制定的戒律并非一种戒禁取,为什么?原来佛制定戒律是根据因果的,按照因果规律,你那样做会得到因果的果报;如果不做,就没有那个果报,生活会好一点,所以应该戒。比方说,我跟你讲不应该抽烟,抽烟有损害身
体的健康,所以你应该戒烟,这个不是戒禁取。所以佛法所讲的戒,是依因果道理认为那样做对你有益的,你自己看看符合道理应该做吗?是不是对你有益?如果你认为是,就去持戒,当你那样持戒,就不是戒禁取。
如果有些人听了菩萨道的道理,也听了吃素的道理,认为修行一定要吃素,他认为没有吃素的人哪里有修行?吃素是慈悲心的表现,他就认为没有吃素的修行人没有慈悲心,甚至于他认为解脱要吃素。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会反问他:"那牛羊就很有慈悲心咯!那牛羊能够解脱吗?"也不能呀!你们看到西班牙人斗牛吗?人跟牛斗来斗去,有很多吃素的动物也会打斗,所以吃素并不能解脱。我们要弄清楚,不要执著吃素才能解脱,如果你执著这个见解,就是戒禁取见。
有些人信奉某个外道,入道时要发誓不能泄露天机,不然五雷轰顶,然后入道的人就持这样的戒,明明没那么回事,他却认为有,这也是戒禁取见。
以上五个见的烦恼,统统称为不正见。六个根本烦恼可以分为两大种类:
一、贪、嗔、痴、慢、疑是行为上的烦恼,要断除这些烦恼就要从行为上慢慢改造,所以修行人见道--证悟初果后,才慢慢一步一步地断除这类烦恼,它们称为思惑,思就是造作的意思。
二、不正见中的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是见解上的烦恼,它们是思想上、见解上造成的。如果修行人证悟初果,就放下这些见解,立刻断除这些迷惑,所以它们称为见惑。
一个人要断除贪、嗔、痴、慢、疑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做到的。因此,当修行人放下身见的时候,他很清楚没有我了,但是我慢还是存在的,这是因为我慢不是一下子可以断除的。
(二)随烦恼:
随着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根本烦恼而生起的烦恼,称为随烦恼。根据心所活动范围的强弱,随烦恼可分为大、中、小的差别:活动最强的称为大随烦恼,活动中等的称为中随烦恼,活动最小的称为小随烦恼。小随烦恼的活动比较
少,不是经常活动,所以容易被我们发觉;大随烦恼经常在我们的身心中活动,习以为常,所以最难觉察到。
一、小随烦恼:共有十种。
01、忿:对现前逆境生起的嗔心。
02、恨:当愤怒的境界没有了,内心还怀怨不舍,想着不高兴的事,内心热恼的心理。
有些人的忿比较多,恨比较少,有些人忿、恨都重。有些人当你骂他的时候,他很生气,过后就没事了,还跟你要好,这就是被骂的当时有忿,过后没有怀恨的心。一般的小孩子就是如此,两个小孩子现前吵架,对对方起嗔心,不欢喜对方,过后两人就没事了。恨比忿更加严重,因为忿过后就没事了,但是怀恨可以很久。中国人讲女人怀恨三年,是形容女人的心胸狭窄,其实何止三年,世间有不少人可以怀恨一生。
忿与恨的差别:忿与恨都是属于嗔心,但是它们生起的因缘不一样。忿是有境界当前,遇到不如意的境而起嗔心;恨是忿后,一直想起刚才的事故,怀恨不舍。
03、恼:当忿或恨时,内心越想越苦,身心不自在地烦躁恼热,心跳加速,热血奔腾,并以粗暴言行骚扰他人,或疾言厉色地怒骂别人。所以恼心很严重的人很快就将他的忿、恨表现出来;相反的,恼心不严重的人的忿、恨就不容易表现出来。有些人恼怒时,并非损害他所嗔恨的对象,而是以丢东西来发泄心头之恨,过后才满意,这就是恼的行为。
04、害:恼后无悲愍心,常以打、杀、恐吓等侵损逼害众生。害心很严重的人,甚至于忿、恨的烦恼还没有出现,害心就出来活动,比如有些人在走路,看到小动物,就要踢它一脚。有些人爱打小昆虫、小动物,这些就是害心的表现。
恼与害的差别:有些人害的烦恼少,被人欺负,只会在那儿恼罢了。即使他很恨,也不敢害人,这种人有良知,有慈悲心,他没能力反抗,因为不敢害人;反之,有害烦恼的人,心肠毒辣、残酷,恼之后就要去对付别人,这就是由恼转为害。
有些修行人,表面上看来修行功夫很好,其实是他的恼跟害
的烦恼比较轻,忿、恨比较不容易表现出来,但是不等于他没有忿、恨的烦恼。
忿、恨、恼、害都是属于嗔心。
05、嫉:就是妒忌;不能忍受他人的成就、优胜而起嗔心,比如有些人妒忌别人的名誉、地位、才学、仪表、财富等等,爱美的女人最妒忌别人比自己漂亮;家庭主妇往往妒忌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聪明;别人做事有成就被赞叹,而令你妒忌。一个人生起恼的烦恼,不一定有对象,有时是自己对自己苦恼。妒忌跟别人有关系,如果没有别人,就没办法妒忌,所以妒忌的生起一定有其所对的对象。妒忌也是一种嗔心的表现,但是它带有愚痴的看法,所以妒忌不但有嗔,而且还有愚痴。即是不应该有的比较,他去比,而发现别人比自己优胜,就生起妒忌的心。
06、诳:诳妄的意思。这个烦恼本身就有欺骗的心理。一个人要从别人那边得到某些利益,就假装自己有才干,假装自己有德行,这样的心理就是诳。比方说,你明明没能力去做一件事情,却假装能够做;你明明行为不是很好,却假装表现得很好给别人看,这些都是欺骗别人的行为,以达到自己追求名或利的目的。诳包含了贪的烦恼,然后愚痴的心采取行动。
07、谄:谄曲不直的心理。以言行隐藏过失,并奉承他人,以免名利有损,这是为了取信于别人。拍马屁是一种谄。小孩子做错事后,往往为了怕被打,因此,他就表现得很乖,让你认为他很好;有些人为了工作或利益,而讨好别人、称赞别人,这些都是谄的烦恼。谄包含了贪的烦恼,然后愚痴的心去采取行动。
08、覆:隐藏、遮盖恶的行为。人经常干一些不良的行为,自以为只有天知、地知,没有你知,只有我知,然后觉得心安理得,把它隐藏起来,不要让别人知道,恐怕损己的名誉,这是一种烦恼。在佛所制定的戒律中,持戒者犯了戒,把它隐藏起来,那是一种过失,应当发露忏悔。
谄与覆的差别:覆是隐藏自己的过失,不愿人知,它并没有对他人有特别的意图,只是有羞耻的心,认为这是不好的事
情;谄是当你知道某人能给你利益,就隐藏自己的过失,以便对方相信你,希望能得到好处。
09、骄:对自己的成就、名誉、才华、相貌、身份、地位等等染着喜跃,沾沾自喜,而生起骄傲的心理。有骄烦恼的人就会觉得自己了不起,而傲慢的人也觉得自己了不起,但是不会觉得很兴奋。骄傲的人对自己的成就、才华、地位等等会很兴奋,很爱表现。比方说,有演艺才华的人很喜欢表演给别人看,企图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骄与慢的差别:骄是自己做事有了成就,产生高傲的心理;慢是以自己的能力和别人相比,自己认为比他人高一筹,而心高举。
10、悭:吝啬的意思,佛法也把它称为悭贪。于财物、知识吝惜不肯惠施的心理,就是你所拥有的东西,不愿让别人得到。悭的烦恼表现最透彻的是中国人,比如秘方、秘法只是祖传,不愿意传给别人,甚至宁可让秘方、秘法失传,这是悭的烦恼形成的。悭是贪的一种,但是悭与贪不同,贪是希求多,从别人那边得到越多越好;悭是拥有很多财产,而不舍得给别人。有些人有贪,没有悭;但是悭的人一定贪,贪的人不一定悭;因为有些贪心重的人,有人来向他乞求,他愿意施舍;悭的人贪得无厌,哪儿愿意给人呢?悭的人即使不贪求别人的东西,也贪着自己的东西。所以有悭一定有贪,悭的人最怕别人教他做善事,最怕看到乞丐;贪的人如果没有悭,他是愿意做善事的。悭严重的人,非常贪着他所拥有的财物,宁可饿死也不愿意花一分钱,即所谓的守财奴,一切的钱财变成不能使用的钱财,只可以进,不可以出,都把钱财收起来。
以上的烦恼不是常常生起来,只是偶尔生起来,所以称为小随烦恼。因为它们偶尔才生起来,所以很容易被发现。
二、大随烦恼:我们生起任何不善的心,就有一些大随烦恼随着生起来,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这些大随烦恼在活动,因为它们的活动范围比较广大,所以称为大随烦恼。共有八种。
01、不信:所谓不信,就是不相信。不相信三宝、四圣谛、
佛法的道理。此处的不信并非怀疑,而是一种习惯;这个习惯造成他不愿意听闻、不能接受、不想去相信佛法道理。如果有信善根的人,一听闻佛法立刻相信。而不信者的不信是一种烦恼、业习造成他的不信。为什么呢?因为他前世熏染,过去世造成了这个习惯。如果一个人过去世经常听闻人是被创造的道理,习惯了,如果今生你跟他讲人不是被创造的,人是因果轮回的,他就不信。这种烦恼在日常生活中就一直存在。因此,有些人很容易信佛,这是因为他们有信的善根(好的心念);反之,有不信烦恼的人就很难相信佛法的道理。你要有一些善巧方便,让他接受你,才能引导他相信。所以这个不信是不讲理的,跟道理无关,就算理上无话可说,他的内心就是不信。
02、懈怠:对已做、未做的善事不努力去做,就是懒惰。一般上人累了休息,并非懈怠。此处的懈怠是指在修行上应当做的,你没有做;已经做的不继续做。就是说,你已经做的善事,不继续做,还没有做的善事,也不去做。站在修行的角度来看,你对所修的法门,经常做了,不想再继续做,这就是懈怠的心理。一个懈怠心很严重的人,在修道的过程中最爱休息。比方说,念经二小时,懈怠的人念了一小时就休息了;静坐一个小时,懈怠的人静坐了十五分钟,认为够了,就去休息。
03、放逸:不警觉烦恼的生起,不约束自心,放纵它去做贪嗔痴烦恼所想做的事情。比方说,你很喜欢听歌,当你在诵经的时候,耳朵一直往外面注意,听听看有没有什么歌声。即是你心中贪爱歌声,放纵自心去贪、去做它喜欢做的事;或者你在静坐,心一直想喝咖啡,想着,想着,就起身去喝,这些都是放逸在做怪。放逸的心理驱使我们去做心里喜欢的事情,而不是去做修行的事。因此,我们要小心,甚至于有些修行人很喜欢看佛经,在打坐的时候,心受不了,想看佛经,那也是放逸。
懈怠与放逸的差别:懈怠的人修行到一半,就停止去休息,什么都不做;放逸的人修行到一半,就停止,然后去做他心中喜欢的事。
04、昏沉:对于现前的境界,心中迷迷糊糊不清楚。昏沉严重的人在打坐的时候,没一下子功夫就神志不清,频频点头,对于现前所做的事,什么都不知道,要睡觉了。不但如此,此烦恼严重的人一没有事情做,就想睡了。如果是很疲倦,很想睡觉,这不是昏沉,是因为疲倦,身体受不了,应该休息。但是当没事情做的时候,有昏沉烦恼的人就想睡觉,一有事情做,就特别有精神。比方说,当一个人闹昏沉烦恼的时候,你跟他谈天,他跟你谈到津津有味,但是你叫他静坐,他坐不久就要睡觉了。
05、失念:失去现前的念头,即是你对现前的境界,不清楚它发生什么。比方说,我叫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念到一半,你的心不知道跑去哪里了?也不知道自己是要念佛,这就是失念。或者我叫你观想一尊佛像,你观想佛的头,就忘了佛的脚;观到脚的时候,就忘了头;更甚者是整尊佛像都不见了,这也是失念。有些人念佛号,心不知道去了哪里,甚至于现前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忽然间念出地藏王菩萨来还不知,那也是失念。意思是说,你不知道、不记得现前的心念,就转换去别的心念。
昏沉与失念的差别:昏沉时神志混淆,模模糊糊,不但不知道现前的念头,简直是昏睡了,连现前的境界都不知道;失念的人是忘了刚刚发生的境界,对现前的境界是很清醒的。比方说,我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忽然间念出地藏王菩萨,那么,我忘掉了南无阿弥陀佛,但是我清楚在念地藏王菩萨,这是失念的情况;昏沉的人是二种境界都不知道。
06、散乱:内心妄念纷飞,流散杂乱。佛说众生的心像猴子般跳来跳去,就是指散乱。散乱心严重的人根本静坐不下来,散乱不仅是对现前的境界不能明记,而且心念一直在转变,思潮起伏,一下子想这,一下子想那。散乱心严重的人,即使是别人跟他讲话,他都听不清楚,因为你讲你的,他的心跑来跑去想他的。静坐是散乱的人的苦差,因为一坐下来,杂念特别多。很多人就有这种的经验,他说:我平时杂念很少,一静坐杂念就特别多。为什么呢?原来散乱的烦恼也有一个特性,就是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它就一念、一念……跑
出来;如果有些事情做,心就没有机会东想西想,就不容易散乱。所以散乱的人在静坐的时候,发现杂念更多了。其实那是好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念了。
07、掉举:"掉"是回忆过去,"举"是拿出来想。掉举是整天拿你心中想要的过去的事情来想。掉举严重的人,每当静坐时就想到一件事。比方说,你有一个女朋友,一静坐你就想到她;或者你很喜欢买马票,一静坐所有的马票号码就跑出来。这是一种习惯,整天回忆你喜欢的事情而执著它,就是掉举。没有定力的人有掉举,有定力的人也会掉举,即修禅者在修禅定的时候,有能力进入初禅,他的心进一步要进入二禅的时候,他对初禅掉举的心就拉他回初禅,这是修禅者在禅定中的掉举。
有些人认为自己念佛念得很好,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在掉举,这句话怎么说呢?这是因为他的掉举的心在念佛。比如一个人念南无阿弥陀佛,我限定他十五分钟不要念,看看可以吗?喔!他做不到,一坐下来就非念不可,这就是心不能做主,是掉举的烦恼在做主。所谓修行,是我们要我们的心做什么,它就得做什么,这才是能够掌握自心。如果掉举烦恼重的人,所做的事情绝大多数是掉举要他做的。世间不修行的人,整天唱一些自己喜欢的歌,一没事情干,心就掉举唱起那些歌来。同样的,念佛的人一没事情做,佛号就念出来,他还以为自己念佛念得不错--不念而念,其实是掉举而念。
08、不正知:对于所观的境界不清楚,内心不知道要怎样做。就是说,你对你的心境--现前发生的事情,不懂得要怎样处理,要怎样去面对,就是不正知。比方说,我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忽然间念出南无地藏王菩萨,我应该知道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有正知;如果我不知道而继续念南无地藏王菩萨,那就是不正知。当时你知道念头从南无阿弥陀佛跑到南无地藏王菩萨了,但是你竟然不知道是错误的,这就是不正知。错误是在:你原本是在修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掉举的心使你念南无地藏王菩萨,那你就应该知道,不应该让它发生那样的事,如果你的心没有这样的能力去处理、去
分别,你就随着念下去,你不但是失念,不但是掉举,而且有不正知了。如果你是有正知的人,当掉举、失念烦恼来的时候,你就懂得处理--喔!我不应该让它继续,我应该念回南无阿弥陀佛。
大随烦恼不一定是以上八个,但是此处是依据大乘佛法来说。这八个大随烦恼平时一直都在作用,其作用力很强,我们习以为常,因此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唯有当在静坐时,心平静了,才比较容易看得清楚;反之,小随烦恼在平时就观察到,而小随烦恼在静坐的时候,一般上是不会生起的。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上人们会安排在一个比较安心的场所来修持或静坐,在这样的环境下,小随烦恼就没机会生起。但是就算你在多安心、多平静的地方,大随烦恼都有机会滚出来,可见它们的作用力之强。
三、中随烦恼:共有二种。
01、无惭:对于自己没有尊重心。当你做错事情的时候,不以为是一种羞耻,不自我反省。比方说,你偷了别人的东西,不觉得是错的,不会后悔,这就是无惭。
02、无愧:对自己的过失以及缺点,当别人知道而指责非议的时候,你都不觉得羞耻。比如你偷别人的东西,别人指责,你都不觉得羞耻,这就是无愧。
一般世间人用厚脸皮、不知羞耻、没有礼义廉耻来形容无惭与无愧的人。无惭、无愧为什么列为中随烦恼呢?因为这二个烦恼的活动并非很强烈,是在大随烦恼与小随烦恼的中间,所以称为中随烦恼。修行人一定要克服中随烦恼,如果没有克服,他的修行是修不好的。就是说,你要修得好,就要经常看到别人修得好,而自己不行,自己觉得惭愧,就更努力地修行,所以有惭愧心的人,修行会比别人来得快,就是这个道理。
在佛法上讲烦恼是一种苦,但是苦不一定有烦恼。阿罗汉已经没有烦恼了,但是他还要受果报,还要吃饭、睡觉,这些都是苦果。因此佛法说,苦不一定是烦恼,烦恼一定是苦。
有关烦恼,很多经典中说它们是属于外来的,即烦恼可以慢慢增加,也可以慢慢减少。因此,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就要设法减少烦恼来达到解脱,而不是去处理无量无边的业。根据佛说,要减少烦恼就要把戒、定修好,然后再以佛法知见、智慧去观察,就更快放下烦恼,所以要解决我们的烦恼,就从修戒、修定、修慧这三方面来处理,尤其见上面的烦恼要先处理,然后才来克服行为上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