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到底有何价值,为何至今仍被称为“中国圣经”?
发布时间:2023-09-11 02:21:22作者:地藏经全文网纵览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我们很容易发现,从古到今,众多圣德先贤都陆续为我们说出了人生的真谛,都为我们指出了人间的“大道”。从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佛陀,到中国道教始祖的老子,再到实证佛陀所说教法的印度菩萨和中国古代高僧,以及见证这段历史的帝王将相……,这一切一切的历史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天地万物之始端,宇宙人生之本源的“大道”。
老子《道德经》中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老子在向我们发问求解,世间万事万物,上至虫鸟雀飞,下至猪马牛羊,种种飞禽走兽,形象各不相同,本无而今有,从何而来?谁是造物主?谁塑造了他们的模样?为何各不相同?再者,人是从何而来?为何人与人生来秉性各不相同?有的人生性温和良善,有的人生性脾气暴躁,穷凶极恶……是谁把世界造的如此这般?谁在幕后操控这个世界?谁是幕后主使?谁是幕后真凶?我们一般认为眼睛能够看物,耳朵能够听声音。那么,如果眼睛真的能够看物,那么睡梦中的你,是怎么看到山河、大地、男人,女人等等一切的呢?如果耳朵真的能够听声音,那么睡梦中的你,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呢?”
老子《道德经》中又云:“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就是说,从无到有,十分玄妙,无即是有,有即是无。也就是《心经》中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的道理,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在这里,印度的佛陀与中国的老子,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他们的观点却不谋而合。
那么,老子所说的大道是什么呢?就是能够出生我们这个肉身以及山河大地宇宙万物的这个真心,也叫如来,它不生不灭,无所谓生灭,永恒真常。
一般,我们会认为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以及我们的大脑和能觉能知之心是真实的自己,但是古圣先贤却说这些都是虚妄,如同幻化。
比如,我们通常会认为我们的大脑能够想事想人。但是如果人的大脑真的能够想事想人,那么为何还要劳苦你去处处做主、处处操心呢?一切交给大脑去思考、做主罢了,自己何不落得个悠闲自在呢?如果大脑能够想事想人,那么为何人们却为世间之事,喜怒哀愁呢?那就让大脑去想罢了,你哀愁什么呢?你心里难受什么呢?与你有何相干?如果大脑能够想事想人,那么,为何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呢?这又是什么控制的?难道是什么鬼神不成
?如果大脑能够想事想人,那么当你心中不起任何念头时,大脑自己怎么不想?可见,大脑本身并不能“想”。就如同眼睛本身并不能看,是一样的道理。那么,我们这个能思考,能觉知的心在何处呢?这个能思考,能觉知的心就是自己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颗能思考能觉知的心是生灭的,并不能永恒持续的存在。当我们一整个夜晚都在休息熟睡时,不思考不觉知,睡醒起来,却安然无恙,并没有死。如果这颗能思考能觉知的生灭的心是自己,那么,我们应当每天生死无数次了。那么,“我”又是谁呢?谁又是真的“我”呢?每天是谁在处处做主?为什么这颗能思考能觉知的心是生灭的,但是却不曾见它从何处生出,又灭向哪里?
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中已经对大众开示——此觉了能知之心并非我们的真心。佛陀在《楞严经》中对大众开示说:“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金刚经》中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综上所述,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这一切的历史印证了它的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