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一位90后女研究生对爱情的感悟

发布时间:2023-09-24 02:19:57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一位90后女研究生对爱情的感悟

生活在当前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现在的社会越来越现实,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然而在越来越现实的大背景下,是普世宣传的情感释放。比如奋不顾身爱一回,爱情就要轰轰烈烈、无论对方是谁,爱了就要大声喊出来等等。在探讨这些观点究竟是对是错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个现象发生的大体背景及时间轴。

首先,这些观点肯定不符合中国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思想。就近距离来说,六零后和七零后所处的时代,无论是受环境、经济和教育的影响,这些观点都是没有或及其罕见的。到了八零后一代,整个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变化加剧,人们开始越来越追求个性解放,西方思想大量涌入更催化了这一现象的发展。到了九零后一代,个性化发展已经成了常态。

我们再来看看社会现象:六零后和七零后当时的年代社会并没有现在这么现实到残酷,也没有这么多标新立异的思想,但是相比八零和九零这一代,无论是婚姻状况、情感状况还是家庭状况相对来讲,都更稳定。那个年代不讲感情讲责任,但各方面稳定系数都较高。到了八零和九零后的年代,社会各行各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为了一己之私,不断突破道德底线来夺人眼球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人们的生活充斥在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言论、思想及表象中。

那么这个现象就很有意思:在残酷现实背景下,为了使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好,普世的宣传应该理性且适合长远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残酷的现实条件下最大化地维护自身利益。但现实并非如此,在如此现实的生活中,影视媒体不断宣传着感性言论,最常见的就是将“爱情”这一主题无限放大,满大街的情歌、各色情感小说、电影。“三思而后行”的思想逐渐被“想做就做、想走就走、将任性进行到底”取代。

如此对比,再细心观察,在这些思想、言论、影视媒体作品满天飞的时候,何人受益最大呢?恐怕就是这些思想、言论、影视媒体的创造和传播者。他们不仅不会像他们自己所谓的思想、言论、作品中所说的那样随心所欲,反而比平常人更加冷静、理性。因为他们需要分析时下人群的喜好、他们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夺人眼球等等。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利益最大化,最常见的比如网络炒作、时下所谓的“标题党”等等。他们永远能最准确地抓住大众最敏感的神经,及最蠢蠢欲动的欲望,比如爱欲、物欲、猎奇欲等等。当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些人为所创造出的光怪陆离、恩恩怨怨、爱恨别离的假象中时,人们慢慢开始分不开真假,与理智越走越远,越来越感情用事。但是当一个人无论处理任何事情都情绪化时,是很难走向成功的。

很多人认为看看听听这些言论、作品没什么,等到办事的时候不感情用事就可以了。但其实这就是一个人长期养成的思维习惯。孔子在千年前就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可见每个人平时所接触的东西,对自身的思想、行为习惯都是有潜移默化影响的

。就像在大雾的清晨,当你刚走出去,并未感觉身上的衣物湿了,但当你在雾中行走了一段时间后,自然会发现水汽已经明显浸入了衣物。

打个比方:打开各大门户网站,为情所困、为情所杀、为情寻短见的新闻屡见不鲜,大众对此类消息几乎到了麻木的程度。除了各大新闻网页外,此类事件在寻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但是倒退三十年,此类现象并未如此常见且集中爆发。这难道能归结为三十年前的人没有情感吗?显然不是。是否有人去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呢?这恐怕就与人们成天耳濡目染普世所宣传的任性而为不无关系了。

我们不妨再来看看百年前康熙皇帝教育皇子们的方式。康熙皇帝不准许皇子们在二十岁之前读文学,因为文学里有感情,怕他们感情用事,所以在二十岁之前读经,读史,诗词歌赋都是在二十岁之后开始涉猎。培养未来的国主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天大的事,可见理智处事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一个人的理性思维是在平时培养出来,由此可见,理智之可贵。

那么,文殊菩萨慧剑斩情丝是多么智慧、多么自在!菩萨不会感情用事,但用心却真诚。菩萨用真心,但不会有烦恼,没有烦恼,哪来的痛苦?沉浸在情感漩涡的人,与其被情绪折磨,不如像菩萨一样,用理智而解脱、真诚而自在的心去爱,像菩萨一样慧剑斩情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