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乘次第论
发布时间:2022-09-02 08:33:43作者:地藏经全文网六乘次第论
释尊出世,说法四十余年,开示如来知见,所说经教,积数千卷。言说教诫之外,还有秘密付授的心印、放光、表示、口耳、定中(甚深净境)等传承。所开法门,何止八万四千。对此众多法门,《华严》、《解深密》、《法华》、《涅槃》等大乘经中,有一乘,二乘、三乘、三时、五味等分类分期之说,开“教判”、“判教”或“教相判释”之端。后来印、汉、藏等地区的诸宗祖师大德,又各立一家的判教说,如天台宗之五时八教、三论宗之二藏三*轮、华严宗之三时五教、法相宗之三时教、真言宗之二教十住心、宁玛派之九乘等,同异互见,各有千秋。今天看来,从教乘的差别而言,在通常所说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乘之上,再加密乘,成六乘法,可以总括全部佛法的内容。诸乘法的大旨,可从见、行、果三方面来概观。
显教五乘
六乘中的前五乘,属显教:
一、人乘。大略以善恶因果为正见,以五戒等为正行,以得“现法安乐”——获现世的幸福安乐,做一个好人,及死后再生于人道为果证。此即如何做好人及来世求生人道之法。对以人间为本的佛教来说,人乘法实为道之初阶与基础,为佛法中社会教化面最广,从而对于人间安乐和平,正法长久住世最为重要的部分。从《阿含经》中,可以看出释尊对人乘正法相当重视,为其对广大在家信众主要宣说的法教,不仅说三皈五戒,业报因果,教人弃恶修善,而且谆谆示导营生治事、持家理财、交友处世、伦理道德、社会福利、王法政道等法则,教给人们过好世俗生活、伦理生活,和睦家庭、安宁社会乃至治理国家的技术。如《长阿含·善生经》载佛陀对长者子善生开示礼敬父母师长妻子等“六方”,及谋生求财、善亲交友等法,《增一阿含,玉耶女经》载佛陀为婆罗门少妇玉耶女说为妻之道,《杂阿含》第91经载佛教诫少年郁阖迦在家人获现法安乐的“四种具足”,《长阿含·游行经》、《孛经》、《佛说出爱王经》等载佛说当政者如何理国治政,进行自我修养的法则,及国家政治的合理典型。佛说人道日用伦常、治家理国,其平易切实处,实有过于儒书。说此类法的释尊,表现为一个类似孔夫子的世间圣哲,一个笃实亲切的生活导师的形象。
二、天乘。大略以深信因果业报为正见,修十善或加修四禅八定五神通等为正行,以现前获得更胜安乐,成就超群人格,死后生于欲、色、无色界天而享长寿安乐为果证。如《十善业道经》中,佛为海龙王详说十善业所得善果报,教人日夜勤慎,断除诸恶,力修诸善;《杂阿含》等经中,佛详说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观、通明禅、五神通禅等修习法要。说此类法的释尊,表现为一个大圣、大仙、大瑜伽师的形象。
三、声闻乘。大略以四圣谛、三法印为正见,观苦、无常、无我而发出离心为因,修三学、八正道、三十七品菩提法为正行,以断灭烦恼,证得阿罗汉,永离三界轮转生死为极果。四《阿含》中,说四谛三法印三十七品菩提法者,实占多数。这是释尊对多数出家弟子所说的主要法门。说此类法的释尊,是一个清净解脱,具足六通三明的大阿罗汉形象。
四、缘觉乘。大略以十二因缘法、三法印为正见,其发心与所修之行,基本同声闻乘,而观诸法无我之智慧,较声闻乘更为深彻,以断粗分无明而证得辟支佛为极果,其解脱、智慧均胜声闻一筹。《长阿含·大本缘经》、《杂阿含》第296经、《增一阿含经·放牛品》、《过去现在因果经》、《梵志女首意经》等,皆说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法。说此类法的释尊,表现为一个缘觉圣人的形象。
五、菩萨乘。亦称佛乘、大乘。大略以人法二无我、智慧方便不二为正见,以大悲心为因,菩提心为本,六度四摄等为正行,以尽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同趋无住涅槃为极果。《华严》、《般若》、《宝积》、《大集》、《法华》、《涅槃》等大乘教典,力说此道。这是释尊为一部分利根阿罗汉和一类在家众所开示的法门。说此类法的释尊,表现出一个天人师、无上正觉的佛陀形象。
大乘诸经义理虽不无差别,但说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上求佛果等基本宗旨,实无二致,所示见地大略可分为空,相,性三宗。空宗以《般若经》为主,以中道观为极旨,说有为、无为一切法空,生死与涅槃、世间与出世间、般若与方便等不二。相宗以《解深密经》等为主,以万法唯识、心亦无心为极旨,重在从认识论、心理分析角度解析人法二无我理。性宗以《华严》、《法华》、《涅槃》等经为主,直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成佛,开示佛果境界。
在五百上座长老首次结集佛经时,曾从佛听闻大乘经的大阿罗汉多已先佛而入灭,听闻大乘经的在家菩萨不预结集之事,五百长老只结集了大众共闻的一部分佛经,而未结集大乘经,这是从各种佛典和记载中不难看出的实情。上座部人不轻易承认大乘为佛说,是可以理解的审慎态度。但晚近学术界用考据和思想史的方法研究佛典,肯定大乘非佛说,作为学者们的一家之言,自不无其学术价值,但若要作为一种否定大乘信仰的论据,则不足为据。实际上,学者们的考据和推论,充其量只能证明大乘经非上座部长老所结集,在佛灭后约500年间,未盛传于世,甚或写成文字的时间较晚于小乘经,不足以确证大乘非佛说。关于大乘为佛说的理由,《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论典中,曾举出七条、八条理由论证大乘必佛说,其实只需其中的“非余境”、“有无有”两条,便可建立大乘必为佛说的确信——以大小乘皆认释尊已成佛,小乘亦自认小乘道不足以成佛故,释尊必有自证的成佛大道曾对具根者宣说;以大乘经深广,超过世间学说及小乘经义,具足成佛之理,宣说佛陀果境故,可确信此法必为已成佛的释尊所说。大乘菩萨行,也是释尊出世说法的身教所显示,是小乘经中亦具有的佛本生事迹等所显示。据大乘有关记述,大乘经多出文殊菩萨结集,此菩萨住世数百年,结集地点未必在印度,经典写成后先隐后显,时至而出。用世俗眼光测度超世间的佛陀境界,以常识范围超常识的佛法,依甚具局限性的考据等方法武断大乘经非佛说,是为谤佛谤法。
密教九乘
密乘,亦称真言乘、金刚乘、果乘。其见地发心,略同大乘性宗,所修之行,以密契于佛陀果境的瑜伽、禅定为中心,以即身或即速成就佛果为其证果说的特色。此乘法多出单传密授,大抵多非化身释迦牟尼佛对当时人间的出家众所说,多称由金刚萨埵(普贤菩萨密号,一说为大日如来或普贤王如来所化)传出,源出于报身(或称法身)佛毗卢遮那或原始法身佛普贤王如来(阿达尔玛佛)。此乘法内容颇杂,依其见、行、果及传承渊源,可按宁玛派九乘说,分为内三乘、密三乘凡六乘法。
内三乘者,当于迦当派、格鲁派等所说四部续中的下三部:
一事部,依事相因果宛然的见地,重承事供养本尊等事相,以《苏悉地经》等为主经。
二行部,依事依理显、佛我相入的见地,观自他本尊而修有相、无相二种瑜伽,以《大日经》为主经。
三瑜伽部,依理事不二、即身即佛的见地,自观为本尊而诵本尊真言,以《金刚顶经》为主经。
行、瑜伽二部,相当于唐密所说胎藏界、金刚界两部大法。
密三乘者,一摩诃(大)瑜伽,即父部法,依即身即佛,烦恼即菩提的见地,于自观成本尊心中观诵本尊咒字,入随察、渐收三摩地以体证心性光明,以《集密》为代表。
二阿耨(随)瑜伽,即母部法,以空乐不二、五欲即菩提的见地,于自观成本尊身上观修气脉明点而证心性光明,以《胜乐金刚》(汉译缺)为代表。
父、母二部,即四部密法中的无上瑜伽部。
三阿底(极)瑜伽,又称大圆满,为宁玛派独有之法,噶举等派的光明大手印亦属同类,以自性明体本来具足三身五智、显现轮回涅槃一切法为见地,修光明定为正行。大圆满又分心、界(陇)、教授(口诀)三部,以教授部的“宁提”(心髓)法为最上。
由于密乘法流传较晚,其事相外表去原始佛教及小乘较远,近于印度教,晚期密乘法与晚期印度教呾特罗密宗面目尤为相近,故晚近学术界多说密乘乃佛法在印度教影响、挟迫下的变种。重密法的藏传佛教,还被称为“喇嘛教”,颇含有非佛教正宗的意味。实际上,密乘法多出成就者之传,多为本尊于定中亲授,虽未必出自当日释尊之口,也不能以世俗眼光轻易否定其渊源之真正。密法祈、赞颂、供养等事相,不过是大乘经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修持法的仪轨化。至于持诵真言,早就见于《阿含经》与律部,大乘经中真言更多。密法主要是瑜伽禅定之法,其所修三密相应之诵咒,实为大乘经中念佛禅的一种更为成熟化的修法。秘密禅之观想本尊、光明、种字等,就其方法、原理而言,可溯源于小乘禅观。能海上师曾指出密法与小乘禅的渊源关系,可谓别具慧眼。至于光明大手印、大圆满彻却等顿见心性之最上密法,与禅宗更为相近。西藏土观大师在其所著《宗教流派镜史》中便说:
心要派,汉人呼为宗门,就其实义与迦举派相同,即大手印表示之传承。
各种密法,无不以于定心中以正见修观尤观心而证自性明体为见道成佛的唯一密要,其修观的见地,观心的方法,与大乘基本无别。宗喀巴大师《密宗道次第广论》卷二二云:
故学金刚乘者,生无我见,当如显教而修。
英国学者渥德尔《印度佛教史》说:
如果我们接受中观派作为佛法,我们也可以接受阿底瑜伽。它的基本立场是古老的佛教无我理论。
以三法印、一实相印衡量,密乘无疑为佛陀正法。
六乘次第
六乘法中,人、天二乘,合称“人天乘”,声闻、缘觉二乘合称“二乘”、“小乘”,密乘实际上属大乘法中的一门,故略而言之,佛法分人天乘、小乘、大乘三乘,藏传迦当派称之为“三士道”。
六乘或三乘法,就见地义理而言,从人天乘至密乘,前浅后深,前渐后顿,前偏后圆,前权后实,成一渐次深入的次第,下下乘为进入上上乘的阶梯。如《宗教流派镜史》引僧海大师(二世达赖根敦嘉措)所言:
如圣所说下下诸乘之见,为上上诸乘之津梁。……前前较后后易于了悟,故前者实为转入后者之方便。
就修行道而言,下下乘道亦为上上乘道的基础,乘乘相因,成一阶梯式结构。五戒等人乘法,包括于十善等天乘法中:十善四禅等天乘法,为声闻、缘觉乘修戒修定的基础。《十善业道经》载佛言:
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
声闻、缘觉乘之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分法,又包括于菩萨乘中。《菩萨本业璎珞经》云:
菩萨乘、缘觉乘、声闻乘,皆因四谛十二因缘,各自得道差别。
《摩诃般若经》卷二云:
是波罗蜜中摄一切善法:若声闻法、辟支佛法、菩萨法、佛法。
《大智度论》卷八三谓“三十七品及六波罗蜜是菩萨道”。作为大乘道中一法门的密乘道,则以共菩萨乘的般若智为导,菩提心为因,六度、四摄等为资粮。宗喀巴大师《菩提正道菩萨戒论》云:
凡欲发心行持菩萨学者,应于三学或六度中而修学之,此外别无大乘波罗蜜道故。此为密乘四续部中,任趣何部所必需故。复次,发菩提心与六度行,为显密乘之共同道。是故密乘一切时中,于此二道不应弃舍。
藏传迦当、萨迦、格鲁、希解等诸派,皆强调修学须由显入密,依佛语教授而得正见,不得正见,以世俗执着心修密法,诸派皆说与外道共,为不如法。现代社会,诸见纷纭,人罕不以先入邪见为主,若不依经论义理破除粗显分别妄执,只欲依一法一咒一诀,希图破除微细、极细妄执而见性成佛,岂有成就之理。
六乘、三乘不仅为阶梯式关系,而且也互相含摄,非仅上能摄下,而且下中有上,如人天乘法,亦说布施兴善等行;《阿含》经中,亦有六度四摄之义,乃至密咒;大乘、密乘更包括下乘内容,不但说四谛十二因缘,亦说利益世俗人生之事,如《法华经》说观世音菩萨随类化现,布施无畏,有感必应,求子女得子女;密乘四种事业法(息灾、增益、怀爱、降伏),皆为满足世俗愿求而作,是为大乘、密乘中的人乘法。密乘还有求长寿成仙的密法,是为密乘中的天乘法。大乘的净土、禅宗法门,为显中之密;密乘的大悲、准提等咒及施食法等,则是密中之显。
六乘或三乘的阶梯式结构,组成佛法整体,只有全面了解佛法的这一结构,才能全面认识佛法的宽广丰富,准确理解佛陀出世说法的本怀和佛教的基本精神。六乘法的阶梯结构所蕴含的意义,有两个方面最值得注意:
第一,应机施教是佛陀说法的基本原则。
佛陀虽以普度众生皆成佛道为最终目标,但教化以方便为先,须观察因缘时节,针对众生的不同根机和接受力,采用不同的说法分别引导,应病与药,开示以易于为其信受获益的法门,而不固执一法一门。正如佛在《无量义经》中所自言:
以诸众生性欲不同,种种说法,性欲不同。
对于唯求人天乐、暂不能发起出离心、菩提心的下士,则教以人天乘法,令其以正法获得所求,积集趋于上乘道的资粮。对于亟亟求自己解脱的中士,则示以小乘道,令其先解脱自身,再回入大乘。对于悲深愿广、智慧猛利的上士,则直接指示大乘道,令其修菩萨万行,自他双度;其中一类上根利器,或急求解脱成佛者,则授以密乘法,令其得即身成就。这种随机设教、方便多门,表现出佛法覆盖面的极其宽广和教化方法的灵活多样,使人有“观天瞻海”(唐太宗语)之感。
第二,佛法以立足人间为根本立场。
六乘法中的上四乘,皆以下二人天乘为基址,意味着佛法首先重利乐人生、安宁社会,教信众先作一个生活安乐、有道德的好人、善人,然后才谈得上出离生死、解脱成佛。这表明以净化人心、发达人生、安定社会为本的人间佛教,是全体佛法的本旨,非仅为应机适时的方便。但因多方面的原因,佛法的这种根本精神未得到应有的弘扬。自部派分裂以来,人天乘法便未被充分重视。多数总结《阿含经》教法的部派论典中,都未能将佛陀所说人乘法中的四种具足、伦理政道等包摄进去,置于应有的地位,而偏重出世间法。一些大乘宗派的教判,也将人天乘法除外,只着眼于出世间法。因此给社会人士以佛法只讲出世间的印象,一提起佛教,很多人只知道无非是出家当僧尼、念经拜佛,甚至不少大儒名士,都不知佛法有人天乘道。宋元以来,中国佛教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职能逐渐被定格为唯管出世,不少高僧大德对这种片面之见也认同附和,甚而予以宣扬,这当然与统治者推尊儒术的政治格局有关,但从佛法的本来精神而言,无疑遮掩了佛法非常重要的一面,今天应予纠正,恢复佛教以发达人间为本,海涵地负、切近笃实的本来面目,注重对人天乘法的弘扬实践。
人天乘在过去常被视为世间法、共外道法而被忽视,殊不知佛法本来就包括共外道与不共外道、世间与出世间二法,出世间法离不开世间法;世间善法为出世间法的基址。离了世间法、共外道法,佛法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何况佛法的人天乘法,如三皈五戒、因果业报等,亦有其独特的、不同于他家之说的内容,不可视同外道法。即如《法华经》所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何况受持三皈五戒,深信因果、奉行诸善,岂非佛法?当然,佛法自有其多层次的内涵,终以超越世间的大乘道为极旨,为其最宝贵的精髓,不可局限于人天乘法的低层次,唯以佛法为“伦理宗教”,而掩盖其高层次的深旨。
六乘终归一佛乘
佛法虽分六乘三乘,但就佛陀说法的本怀而言,又可总摄于一乘或一佛乘。佛陀在说完三乘法之后,于末后所说《法华经》中开权显实而总结说: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此所谓一乘,指由《华严》、《法华》等了义经所宣说的圆满大乘。这种大乘以种种方便引导众生趋向佛果为根本宗旨,人天乘、小乘只是其引导众生渐次趋向大乘的方便法门,被包摄于一乘之内。而大乘菩萨道,不仅包摄小乘四谛十二因缘等法,而且以深彻诸法无我、世出世间不二的般若智,把人天乘的发达人间与小乘的出离三界统一为一体,予以升华,贯彻于六度四摄等菩萨行中,从更高的角度包罗了又超越了人天乘法、小乘法。大乘经中,多处宜说菩萨居家、营生、处世、交友、治政等法,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胜鬘经》云:
住于大乘,摄受大乘,即是住于二乘、摄受二乘一切世出世间善法。
大乘能包摄人天乘、小乘,人天乘、小乘却不能包摄大乘。人乘行者只有进修大乘法,才能超群,太虚大师说:“世间圣哲须入天乘法”;人天乘行人只有进修小乘,才可解脱三界生死;小乘行人只有进修大乘,才能发挥菩提妙用,究竟成佛。因此,凡力求向上者,应直入大乘,深入世间而修菩萨道,圆成世间、出世间的功果。而住于大乘道的菩萨行者,又不妨以人天乘、小乘法去化导不具大乘根性的众生。如此包摄了诸乘的大乘,方名一佛乘。缺了人天乘、小乘、密乘的方便法门,大乘也就不成其为圆满的一佛乘。
大乘门中,禅、净二宗法门,实际上属于密法,皆依果地境界而建立,尚速成顿了,它们与密乘诸法,只是大乘中的方便法门,必须建立于根本大乘乃至人天乘的基地之上。无论参禅、修密、念佛,都必先具足三皈,受持众戒,做一个好人,次则发出离心、菩提心,闻思经教,得正知正见。若戒行不净,心地不善,行为不端,连即身成人尚做不到,岂能谈得上明心见性、即身成佛?藉教悟宗,乃达磨禅的正旨,即使参究开悟,只不过得了正知正见,有了修道的起点,尚须依教印证,深入世间修经教所说菩萨万行,在动用中保任自性,自度度人,直至惑业净尽,福慧双圆,才真实见道证果。这是达摩祖师“二入四行”的基本路线。深心信愿念佛求生莲邦,确为多数末法众生即生了脱的唯一捷径,方便中之殊胜方便,然此道既属大乘,亦须基础深厚,福慧双修,众善齐资,出离心、菩提心坚固,对净土诸经之说深信不疑,然后以决定信心念佛,方易与佛与法相应,得遂往生之愿。《无量寿经》言三辈往生人,皆以发菩提心为条件,《观经》云: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明示往生净土须以人天乘道、大乘道为基础。经中虽有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念佛亦接引往生之说,只是表示阿弥陀佛愿力之宏深与临终念佛的不思议力用,并非任人造五逆十恶。五逆十恶者临终念佛,亦是宿世善根成熟,念佛者岂可仅将往生希望寄托于此而忽略力行诸善。人道不全,业债沉重,临终时为业所牵,难得正念不乱并遇诸善缘。若求上品往生,速回此界度人报恩,经中明言须读诵大乘、解第一义。印光大师解释读诵大乘为开圆解,解第一义为参禅开悟。回入此土后,正需圆修诸度,岂能离大乘根本。密乘虽有各种即身成就的秘密方便,但对戒行、菩提心、正见和福德资粮的要求,比净土法门更为严格。若戒基不固,见地不正,资粮未备,持咒修身,易生魔障,难得相应。何况即身成就,也还只是自己解脱,度人利生功德未圆,尚须深入世间圆修诸行,才能究竟成佛。无论从教法和证法来讲,密乘决不能离了大乘根本。密乘重在禅定,把六度行和度众生置于禅定的观想而修,易使根器浅者忽略现实人间的六度行和度众利生的事业,故不宜作为大乘或全体佛法的根本,只可作一种圆顿的方便法门。
总之,大乘为佛法根本,人天乘善法为佛法之基,弘扬佛法,应先注重人天乘;学佛修道,应先做好人,修好五戒十善。这是六乘法的阶梯结构和大乘正旨原本具有的基本精神。
(原载《法音》199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