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人心的阴阳及运动规律

发布时间:2022-05-15 20:55:20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人心的阴阳及运动规律

\

  文/陈兵

  从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可以把人心看作一个阴阳相激荡的太极图。今发现气功态中大脑左右半球脑电图极像阴阳鱼组成的太极图。佛教密教的有些经典中,也以阴阳解释人心,如宋译《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云:

  贪为阴,嗔为阳,痴为风及杂乱极杂乱相。

  此阴阳,当为印度教“日月”的汉译。无上瑜伽密更多以阴阳释人心,以慈悲、智慧为阴(月),嗔恨、精进为阳(日),或以贪为阴为水,以嗔为阳为火。说日月水火,自不如阴阳概念确当。无上瑜伽本尊曼荼罗中,实际表示心之功能的本尊,分为寂静尊、忿怒尊两类,前者属阴,后者属阳,都是自心本具阴阳两种功能形象化的表现,如五方佛变为金刚兮鲁迦等五金刚,五方佛母变成金刚忿怒自在母等五忿怒母。又,每一寂静、忿怒本尊,皆为男女双身,称“佛父佛母”,意味人心是阴阳的统一体,人心的每一种功能皆分化为阴阳。

  从心理动力说看,若从佛教无上瑜伽看,基本心灵动力只有阴阳二力,阴性(月)动力为体内生命能量凝聚体明点白菩提(白大)的功能,其作用为慈悲、智慧,阳性动力(日)为体内明点红菩提(红大)的功能,其作用为精进、方便,众生在无明迷昧下以自我为中心,由明点生业气,阴性心理动力乘业气表现为以贪为首的阴性烦恼,阳性心理动力表现为以嗔为首的阳性烦恼。阴性烦恼以吸摄(当于易经所言“翕”)占有为性,阳性烦恼以排拒破坏(当于易经所言“辟”)为性。诸佛菩萨以如实知见的智慧为导,其阴性心理动力表现为慈悲、般若,阳性心理动力表现为精进、方便。

  人类的心理动力和心理活动既然落入后天的阴阳界欲界,则与阴阳界的一切现象一样,必然受阴阳互动规律的制约。从阴阳互动关系看,人心的活动,略有四条重要规律。

  一、阴阳互根互相转化规律

  善与不善、阴性与阳性的心理活动,皆非独立存在,而皆与其对立面共存,谓之阴阳互根。互相依从的阴性与阳性心理活动,皆可能因受挫及过度等原因而走向其反面,如因爱生恨、由慕生嫉、乐极生悲、信仰导致狂热、成功孳生骄傲、尊敬产生傲慢、自尊导致自卑等。南传《增支部》经有云:

  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

  《维摩经僧肇注》说“有所爱必有所憎”。由亲生怨,因爱生恨,乃习见不鲜的现象。《慈悲道场忏法》依此理说:

  六亲一切眷属,皆是我等三世怨根。一切怨对,皆从亲起。若无有亲,亦无有怨。

  今心理学发现人的各种感情皆具有两极性,等级越高,出现的心理斜坡越大,容易向相反情绪转化,名“心理摆规律”。如成功的喜乐越大,失败时的悲苦也越大;聚会的欢喜越大,散场后的悲凉感也越大;情人、亲人之间爱得越深,当情变、冲突时所生仇恨亦越深。谓贪爱能产生与之相反的憎恨。

  二、阴阳平衡规律

  阴阳平衡,被中医作为保持身体健康的要点,其实也是保持心理健康之要。无忧虑、压抑、冲突的阴阳平衡心态,最有益健康,若阴性的烦恼贪欲等过重,会使人心理阴暗,形成阴险贪婪型人格,滋生纵欲、贪污、盗窃、谋害等罪恶,阴性的抑郁过度则导致抑郁症等疾病,严重者以自杀了结;阳性的烦恼嗔恨等过重,会形成凶暴型人格,伤害他人,导致打斗、报复、杀人害命、战争等罪恶,也会伤害自身,引起肝癌、狂躁型精神病等疾病。

  即便是正面的、阳性的善,或中性或不定者,若过分而“阳亢”时,也会成为不善,导致负面结果,情绪方面尤其如此。如父母慈爱子女是善,但当慈爱过度成为溺爱时,便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害;惭愧悔过是善,但过度而成为愧疚、罪恶感、悔恨时,便可能有害;轻度的惊,是一种中性的心理反应,但受惊过度而成为惊慌、惊恐、惊骇时,便随程度的加深而害处也越大,中医以受惊过度为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快乐是善,但快乐过度而成狂喜时,则有乐极生悲甚而导致精神病乃至致命的危险,如范进中举、笑死牛皋之类。研究证明:过分欢乐会像脑部受击一样中断人的思维,有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进修行是善,但若精进过度,会伤害身心,导致疲懈、灰心、不信,如佛弟子阿那律比丘因精进不眠而失明;佛弟子二十亿耳比丘急求证果精进用功,多日未能开悟,于是失去信心,欲还俗,佛陀乃以弹琴为比喻教导他:如琴弦绷得太紧会断,太松会发音低沉,须松紧适度,方出雅音,修行亦如是:

  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令人懈怠。是故汝当平等修习摄受,莫着,莫放逸,莫取相。

  又:即便是一般属有害的负面情绪等心理活动,也可能受阴阳平衡规律的驱动,成为走向正面的动力,如人可能因痛苦而追求解脱,因贫穷而努力奋斗,因挫折而振奋精神等。即作为现代人心理疾病重要病因的压力感,也不一定完全是坏事,适当的压力是促使人努力的动力,如星云《佛教对应用管理的看法》所说:“有压力才会激发潜力,有压力才会成长,才有前途,好比篮球,打它一下,它就跳得很高。”

  又,阴阳两大心理动力,不但须以智慧为导引向善、至善,而且善心也应该阴阳平衡发展,才会健康心灵、完善人格,乃至圆满实现自性功德,成就佛果。小乘人片面发展空的智慧(“偏空”),结果只有以“灰身灭智”住于无余依涅槃为归宿,不能开发心性慈悲精进济世度人的功用,也不能清除习气,圆满人格。佛教一再倡导的慈悲,虽然美丽,也只是心灵善性中阴性的一面,需要与阳性的一面精进同时增长,才能使心理健康,若偏于慈悲一面,容易导致懦弱及病态慈悲,太虚大师曾言:“有慈悲而无雄力,每易流于畏葸懦弱。”

  若阳性的一面片面发展,阳刚之气太盛,则会导致刚愎、傲慢、狂妄,进攻性、破坏性强等不健全人格,如前所言,精进太盛亦会产生负作用。

  又:若心中善与恶、人欲与道德等两极尖锐冲突,失去整体平衡,内心的破裂结构无法弥补,往往导致人格的分裂与心理障碍、精神病,使阴阳两极平衡乃至冲突化解,遂成为修行及心理治疗之要。西方心理学家运用的“反推疗法”帮助患者揭示他心中对立的两极,达成整合,实际上即是根据阴阳平衡规律而设。

  又:人的心理平衡若在社会生活中被打破,会不自觉地补偿以求达到平衡,如常被迫卑恭的太监、下官、下人会在地位更低的人面前表现出特别的倨傲,饱受婆婆压迫的媳妇在做了婆婆后往往会压迫其儿媳,年轻时贫穷者做官后容易贪财。

  三、阴阳消长互补规律

  以表层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为阳,表层意识之下的无意识心理运作为阴,则被压抑进无意识的欲望、冲动等情结,犹如阴中藏阳,道教名曰“真阳”(具有上升力量的阳),会顽强地往上浮现,精神分析学发现它们会在梦中、语言行为等中用象征、伪装、自我防卫等曲折方式获取补偿,若不得补偿和释放,则可能导致精神病、心理障碍。拉希莱提出“大脑均势”说,认为大脑具有整体性工作特点,某一区位的损伤可以由另一区位弥补,并将此原理运用于心理治疗,如以怨恨治疗相思病等,这其实即是阴阳互补。

  佛教徒全心投入修行,在持戒、断恶行善、观心、持咒、念佛、参禅等过程中,不仅被戒律和信念、咒语、佛号、定心、话头等压抑进无意识的欲望、冲动会顽强地泛起、露面,即无始以来的烦恼种子也会从阿赖耶识大海中泛起,形成种种挥之不去、驱之还来的杂念及不对境亦自起的烦恼,藏密名修禅定中出现的这种情况为“自生妄念定”、“自生烦恼定”。若不能以般若智慧观照处理而转化,强行压抑,则容易导致心理变态,表现为种种“魔事”,严重者疯癫乃至丧身失命。对此,佛门有不少解释和正确处理的教诲,如憨山《梦游集》卷二〈答郑琨岩中丞〉说:

  至若工夫做得力处,外境不入,唯有心内烦恼无状横起,或欲念横发,或心生烦闷,或起种种障碍,以致心疲力倦,无可奈何,此乃八识中含藏无量劫来习气种子,今日被工夫逼急,都现出来。此处最要分晓,先要识得破,透的过,决不可被他笼罩,决不可随他调弄,决不可当作实事。

  又,当意识表层的自我意识及欲望受挫折时,人常会无意识地进行“自我防卫”以保护自己,自我防卫的方式有转移、压抑、投射(将不被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别人)、反向(以相反的行为表现)、退化(以幼稚的方式表现)、否认、歪曲、幻想、隔离、抵消(以象征性的事情抵消不愉快)、文饰、推诿、幽默、内射、补偿、转嫁、回避、合理化(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利他、升华等。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卫的目的是维持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在佛学看来,种种自我防卫,是以末那识的俱生我执及“我爱”、“我慢”为本,由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为因,自然生起的自我保护反应。自我防卫是阴阳激荡力量支配下的无意识补偿,亦属“真阳”的力量所驱动,具非自主性,当事人一般不能自觉,其表现多具有自欺欺人的性质,颇为滑稽可笑,然也不无宣泄负面情绪以平衡心理的作用,其中积极的防卫利他与升华(如将情欲升华为宗教虔诚)则属“真阴”(具有滋养作用的阴),能将压抑的情结、负面情绪提升、转化为对自他和社会有益的行为。不少人信仰佛教,往往出于遭受挫折之后的升华,是一种自我防卫,这种防卫只能作为信佛的因缘,难以激发起强大持久的道心,在得到补偿后容易退惰,须明白认识,将信仰建立在更高层次的如实觉悟之上。修行中必须看破、撤去一层层的自我防卫,清净的本性、真我才会显现。

  又,从两性心理看,男性属阳,心理特点是阳刚,多占有欲、给予性、进攻性;女性属阴,心理特点是阴柔,多需求欲、依赖性、顺从性,佛经言:“多欲者名为女人”。因皆偏于一面,故皆求互补:男人需要女人的温存,女人需要男人的有力,这种需要支配着男女之间的爱情心理,人言:自古英雄爱美人(应补曰:美人爱英雄)。男人虽然有力,然即便有力到能征服世界,也常被女人的温存所征服,道教言:“水能灭火,阴能伏阳”。阴不能伏阳,便有被阳所摧的危险,女不能伏男,便有被男人抛弃之虞。爱情之有无深浅久暂,决定于两性心理阴阳的吸力,婚姻的美满与否,决定于两性心理是否阴阳平衡,保持和谐。

  四、趋归无极规律

  道家讲无极而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相激荡,合为一太极,阴阳平衡相交即太极,太极终是无极,无极,可以解释为虚无、空。物理学发现正负电子相遇即释放出很大能量而湮灭,正是阴阳相交而太极无极。禅定瑜伽修习者、修道者在进入忘我的无极状态时,会有极其宁静、快乐、超时空的心灵体验,斯际内气生起,具有强大能量。

  心理活动趋归无极,意谓阴阳两大心理动力的互动中,表现出一种趋归无极的势向,《微精神分析学》一书中从人追求性高潮等,认为人有趋归心理“虚空”的本能,虚空乃产生一切心理活动和万有的本元。其所谓虚空,名曰“无极”,用阴阳相荡太极而无极的原理最好解释,然最究竟的“无极”、“虚空”,应是佛教的自性空、涅槃寂静。

  不仅性高潮,从常人追求惊险刺激之失去自我、酒人追求醉酒的晕乎、瘾君子追求过瘾的“飘”、禅定瑜伽修炼者追求进入极其放松、平静、忘我的深定(“舍”),都表现出向虚无、无我、空或无极的趋归。马斯洛研究发现,达到自我实现的人,都有忘我、极乐的“高峰体验”,这种高峰体验,应是阴阳两大心理动力极其和谐时出现的太极无极状态。

  趋归无极的极点是佛教,佛教的出发点对世间苦的厌离超越说明:阴阳激荡、被烦恼所缠缚的迷昧人心,必然不离种种苦,必然不得平衡宁静,只有如实知见,深观无我、空之真实,断除或转化心中阴阳激荡而生的烦恼及烦恼之根无明(太极),超出二元对立的阴阳界、三界(色界、无色界可看作纯阳界,仍然不离阴阳),与本来空性相应(一致),才能超出世间而证得涅槃常乐。涅槃,被描述为寂静、寂灭、不可言说、不可思议,应是究竟的、真正的空、无极。几千年来无数求道者之追求永生,无数佛教徒之追求涅槃,正是人心趋归无极规律的明证。其信仰和求道的动力,源出于根本心理动力,受其趋归无极规律的支配。

  < 慧恩期刊 第十期精华本 2010年01月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